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y_1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学院坐落在长江中下游的历史文化名城,八一军旗升起的英雄城——南昌市。校园依山傍水,按照江南园林标准规划,占地面积1905亩,校舍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6万余人。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和民族预科部等8个院部,专业齐全,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六大学科门类。2009年招生专业达40个。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学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1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180余人,副教授以上职称240余人,较好地保障了各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需要。学院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注重快乐学习,全面发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共有学生社团百余个。
  学院立足就业导向,积极倡导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有机械加工中心、现代电子实训中心等数十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和广东奥威斯集团、江西省计算机研究所等6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与多家企业在教学、就业等方面达成校企合作协议(订单教育)。同时,在校生除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外,学院还特别重视贫困学生就学问题,每年拨专款设立奖学金和困难补助金,鼓励和帮助品学兼优而家庭生活困难的同学,并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学生半工半读,完成学业。
  肩负着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的神圣使命,学院为江西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50余所院校培养了9000余名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同时,按教育部专项计划,学院每年面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并培养了大量少数民族专科预科学生。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学院的办学成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被国家教育部指定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国务院扶贫办选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定为“创新能力培养试点院校”,江西省教育厅定为“全国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考点”。学院2008年以优异成绩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在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检查中获同类院校唯一优秀,在江西省教育厅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中被评为先进集体。
  
  学校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积极倡导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立足就业导向,加强使用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核心技能和动手能力。目前,学校建有机械加工中心、现代电子实训中心等数十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并与上海国维高科技有限公司、南昌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6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涵盖各个专业,为学生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保障;二是每年定期举办学生技能拓展培训班,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考取与专业核心技能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着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增加学生就业砝码;三是产学结合,订单教育,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按用人单位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实岗实训,工学结合,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四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让学生多见多想多动脑,激发其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军服也是一种武器,它是军人威严的标志,穿上它,无论在严寒酷暑或风霜雨雪中,军人们都不会忘记肩负的使命。”这是苏联著名元帅朱可夫的一句名言。正像朱可夫元帅所说,军服不仅是军人的标志,更体现了军人的使命。同时,它又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威,一个军队的军威以及这个国家的科技、经济水平。世界各国军队都积极致力于研究和开发军服。军服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常服、礼服和作战服。其中,迷彩伪装作战服,性能要求高,体现
期刊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保温节能结构体系—框架节能结构体系,该体系的轻质、高强、抗震并且节能的特点能够解决矿区的节能问题,在网格框架节能结构体系中,主要的承重构件为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