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0745c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探究式学习逐渐成为小学语文顺应新课标改革所使用的新方法。本文通过介绍探究式学习的概念以及含义,分析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应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为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新的启迪。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式学习     意义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很多弊端,比如说教学方法呆板、被动,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新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改变以前教学过程中的被动状态,更加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启迪学生思维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得以前沉闷的课堂展现了新的活力。因此,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采用新型的探究式学习方法迫在眉睫。
  一、探究式学习简介
  1.探究式学习的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述,探究式学习是一种积极倡导学生的主动性、协作性、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更加细致地讲,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生产生活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主题的学习,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并展开独立的分析、研究等探索活动,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提出问题、计划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评判结论的新式教学法。
  2. 探究式学习的含义
  探究式学习作为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启迪探究问题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大脑发育,还可以更加深刻地帮助学生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探究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历经独立地发现问题、收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整套思考过程的锻炼,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
  1.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课前自主预习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并不是说在课堂上单独使用就会取得最好的效果,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应该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练习三部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不仅需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也需要在课前预习中加强锻炼。首先,教师应该告知学生应自主提前复习哪一部分内容。比如在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前给学生布置以下预习的内容:我们以前学习了王安石的哪些诗歌?分别叫什么名字?王安石的诗歌有哪些特点?同时,让学生自主了解诗人创作《泊船瓜洲》的时间、地点、背景等内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正式上课前对《泊船瓜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受年龄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发育不是很成熟,其智力水平、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有待提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使用太过模式化的教育方法,模式化的教育方法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有可能降低学生学习的动力。采用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们真正融入所学习的内容中去,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 .增强学生课后自主复习、学习的能力
  前面已经提到,课后复习是教学环节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锻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也应该在这一部分中有所展现。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应该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作业,这些作业应该具有探究性质,用来帮助学生独立地回忆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提升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说在学习了课文《少年闰土》后,可以让学生们去找找关于闰土的其他小故事,去看看关于闰土的电影,加深对闰土这个形象的了解。另外通过了解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加强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了解他的生平,了解他写了哪些作品等等。这样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提升其成绩。
  三、探究式学习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
  增强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对于其人生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由于小学生处在思维发育期,他们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着极大的好奇心,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探究意识。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于桂林山水的热爱,让他们找到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句子,结合看到的图片,说说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主动体会、自主探索。这样激发学生不断地思考,帮助他们拓展思维,提高思考能力,拓展思考范围。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前的课堂教育中,老师严肃、呆板,给予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难以拉近学生与老师间的感情,再加上由于小学生处在感性认知的阶段,造成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了抗拒的心理。采用了探究式学习后,以前的“填鸭式”单向传播知识变为双向的过程,学生和老师建立了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一改以前威严的形象,使得学生在心理上对于老师有亲近的感觉,这样自然而然地创立起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课本上的知识,学生也只需要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但是限于篇幅,课本上的知识终究是片面的、有限的,小学生在掌握这些知识时都只能了解部分,没有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探究式学习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课本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学生们在自主探索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时,会不自觉地从各个渠道来收集信息,如网络、图书馆、亲身体验等。这样学生会在探究式学习中掌握大量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扩展了视野。
  四、结语
  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这一紧迫问题,本文介绍了探究式学习的概念以及含义;以具体实例从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复习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探究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最后,详细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的实际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为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些启迪,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米丽英.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J]. 课程·教材·教法,2003(01):37-41.
  [2]姜柳华.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探讨[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02) .
  [3]邓海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04) .
其他文献
随着传统文化热的不断升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进行研究,从加大教材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延伸、
目的改进严重腹部复合伤的急救手术配合方法,提高严重腹部复合伤的急救成功率.方法总结本院57例患者急救手术中配合经验,探索提高严重腹部复合伤的急救成功率的方法.结果通过
本文主要探讨了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模式,即网络合作化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学科知识门户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式服务模式、用户定题服务模式、专业化用户信息系统服务模式。
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兴趣十分重要,兴趣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不应该分开来谈。这样有助于学生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学生只有产生
数学概念教学是“双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还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本文针对如何进行新
摘要:操作便捷、读数精准的温度传感器为主的数字化实验技术的引入,将是对传统实验探究的一种很好补充,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深入认识。
课堂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
机械加工产品的质量受到零件、装配质量的影响,零件加工的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其主要包括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两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