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模式与路径分析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cd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有一部分的经济增长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近年来我国很多流域的污染状况都日益凸显,存在水资源污染严重,部分支流断流的现象。如何很好地治理流域的种种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笔者通过对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模式的优缺点进行探讨,最后对生态文明治理路径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生态文明;路径;流域治理模式
  进入新时代后,我国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对于流域治理模式的改革创新与路径的选择上,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维持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形态,制定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流域治理模式和路径。
  一、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模式分析
  (一)直接治理模式
  政府作为权力机关,在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直接治理模式就是通过政府的强制力为基础的,对流域的相关活动进行直接约束和调节。这种治理模式有利于调节流域治理活动中各方面的需求,如: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力资源等。在治理流域的同时确保社会的公平性,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而且政府直接治理也具有及时性,及时把握解决问题的黄金时期,使流域治理在合理的时间里确保效率。但是直接治理模式也有一些不足,一方面政府担任流域治理的主要责任,这种流域管理相对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政府的管理效率降低;另一方面流域治理的各个任务分担给不同的管理部门,表面上体现出了灵活运转的特性,然而在实际工作容易出现任务工作重复,分工不清楚,部门协调出现困难等问题。
  (二)市场调节治理模式
  市场治理模式是以政府指导为辅,市场调节为主利用市场正常的运转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使市场参与到流域治理的过程中。同时对于污染排放的企业加强监管,对企业法人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也要加大罚款力度。从一个角度来说,追究污染企业的法律责任能使企业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将罚款作为流域治理的部分资金,也能减轻政府的财务压力。市场治理模式的优点在于减小政府在生态文明流域治理的财政压力,同时参与流域治理相关活动的企业也能从中获利,为流域市场体制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市场体制起步较晚,具有片面性强、建议成本高的因素,因此市场治理模式不宜过于依赖,否则容易造成流域治理的社会公平性的不稳定。
  (三)协商治理模式
  所谓协商治理就是重在参与的一种治理模式,包括公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在内的社会团体对流域公共事务进行有必要的活动。比如说开放听证会、建议投票表决、排污制度等。流域管理机构定期开展民意调查活动,广泛听取民意,做到面对面交流。通过公民选举流域管理委员会成员,创建流域多元化交流体制,从而体现公民参与性。简单说协商治理模式就是推动流域公民对流域治理活动的参与度,进一步了解相关事宜并参与流域治理的管理事务。在当代,协商治理模式在世界上也成为一种主流治理模式,英国和美国的主要流域都有公民的参与。我国作为民主国家,本着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使公民参与到流域治理的活动中去,有利加强公民的自觉性和管理性,促进流域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二、流域治理路径的选择分析
  (一)流域内协调与合作制度的建立
  通常来说,流域的是一种整体性极强的区域,流域内上中下流的自然环境也相互联系密切,整体性是不可分割的。但在实际中一条流域流经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流域各个沿途主体把流域分割成不同的板块。由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重重压力,地方政府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同时,把流域中不同区域变成各自独立的主體。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对于治理问题时要考虑每个区域的种种问题,在协调环境与经济利益的关系时,总会存在难以兼顾调节的矛盾,严重的话还会产生冲突,影响流域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这无疑加大政府的工作压力和治理难度。因此建立一个可行的流域协调与合作制度变得尤为重要,由流域行政政府、公民代表、相关专家等成立流域协调治理委员会。用以协调各个区域的矛盾,保障流域内各地区的合作关系。
  (二)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随着流域沿岸人为活动的影响,带来的流域问题也日益严重,尤其是水土流失问题,我国政府为此每年的支出也很庞大。在保护环境的措施中,很多时候由上游地区负责造林、营林等保护水土的工作,所以上游地区的经济布局会受到严格的制约。长期以往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上中下游的贫富差距的拉大。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偿,那么将对上游公民保护环境的心态造成损害,甚至反其道而行之置环境不顾,快速发展经济效益高而过度污染环境的低端产业,这样就违背了初衷,也对流域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赔偿上游因保护生态环境付出的成本,这一措施可以很好地缓冲流域上中下各个地区的矛盾和冲突,使流域生态建设进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三、总结
  综上所诉,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是一个艰巨而长远的道路。在此道路中除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外还要建设好市场调解制度,利用市场的调控来帮助政府解决问题。另外政府要广泛听取民意,使公民参与到治理的过程中,促进流域问题更加完善的解决。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对流域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成立流域调节治理委员会协调流域各个地区的管理关系,以便解决因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种种问题。此外政府对生态环境作出巨大贡献的地区进行适当的补偿,肯定他们为流域治理作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泓波,贾长安.基于生态文化和多元治理双重视阈中的汉水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构建[J].湖北农业科学,2018,57 (09):112-115.
  [2]郑晓,黄涛珍,冯云飞.基于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机制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6 (04):37-40+91.
  [3]曹洪华.生态文明视角下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4]郑晓,郑垂勇,冯云飞.基于生态文明的流域治理模式与路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4 (04):75-79+101.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经济和人口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加快城市建设,人们忽视城市的环境问题,高楼越盖越多绿地越来越少,导致不断开垦绿地,占用林地面积,导致植被破坏日趋严重。生活用房和建筑用房无节制的建造,致使了城市生态严重失衡的问题。本文旨在针对我国公益林建设现状,结合丰城市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前生态公益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不同法域的人际交往也日益频繁。随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繁,涉外婚姻大量增加,同时,涉外离婚数量也在增加。财产分割问题便是离婚过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对我国公司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其使得公司、股东、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被打破之后,可以得到矫正。但是我国公司法对人格否认制度在司法适用中的规定过于笼
摘要:城市工业废弃地一直是我国城市环境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工业废弃地给城市带来的危害,着重讨论了对城市工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并得出城市景观更新需要在观察原址是否能能够使用的基础上进行规划。同时强调不要对已经适应了废弃地环境的生物和生态造成破坏。  关键词: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景观更新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工业发展也越来越快,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内的工业污
摘要:随着政府大力扶持农村发展,将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基本目标,政府也在帮助农村不断加快综合整治的步伐,并且将其作为工作重点,针对各个村庄都进行了水资源管理、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农村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美化等方面的整治,使得村庄从内到外出现了改变,并且也初步实现了美丽乡村的建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本文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带动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美丽乡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风能因具备环保和储量丰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内,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全球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但是,在风力发电场的建设过程当中,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等问题也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风力发电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缓解风力发电场对生态环境构成影响的相应措施,旨在对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风力发电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