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职学困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vvu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职英语大纲提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了贯彻这一目标,体现能力本位、学生主体、实践导向的原则,越来越多的老师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用到中职英语课程教学中。然而实践发现:优等生成了课堂的主角;学困生则成了配角。那么,如何提高学困生在中职英语课堂小组合作中的实效性,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呢,文章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中职学困生 小组合作 实效性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了贯彻这一目标,体现能力本位、学生主体、实践导向的原则,越来越多的老师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用到中职英语课程教学中。然而,如果细心观察小组合作学习的场景,就会发现看似热闹的课堂背后却隐藏着不和谐的音符,那就是学困生群体。
  这些中职学困生大部分文化基础尤其是英语差别很大,学习兴趣缺乏,动机不足,且学习习惯较差。有相当比重的学生到职业学校学习的目的是混张文凭以便就业,所以在学习时他们不愿下工夫。再从当前中职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大部分专业对英语的要求都不是很高,有些专业甚至没有要求,这样一来,降低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欲望。针对这些情况,如何使学困生能真正参与课堂小组合作,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本文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出发,分析总结了学困生在小组合作中低效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学困生在中职英语课堂小组合作中低效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方面。
  1.教师布置任务时不够清楚。小组合作学习前,有的教师没有结合中职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水平进行必要的讲述,导致任务布置下去,学困生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2.教师在学生角色分配上指导不够。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往往随意性大,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各小组成员学习能力、性格等个性差异,使小组成员不能均衡搭配,分工不明或角色落实不到位,往往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了各小组名副其实的常任报告员,形成小组活动被一二个“积极分子”垄断,而其他学生“陪坐”的局面。
  3.教师对时间的掌控不到位。教师有时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时,因为教学内容多、任务重,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敢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致使许多问题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表层理解或缺乏深度。或要求过高,学困生根本无法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只好被动接受别人和教师的观点和看法。长此以往,学困生对合作学习就失去兴趣。
  4.教师评价主观化。在评价小组学习时,教师习惯把肯定的眼光、赞许的言语、发言的机会投向有优秀学生的小组,那些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声中信心百倍,发言积极,甚至为教师的公开课增光添彩。相反,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稍逊,往往在无形中失去发言、表现和被肯定的机会。
  (二)学生方面。
  通过近几年的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笔者发现中职学困生的参与状态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形式性协作。能够倾听别人的争论和观点,但不能提出质疑。在整个小组活动过程中,能把小组成员的答案写到小组作业纸上,乐于为同伴服务。
  2.被忽视。在小组讨论中能够部分接受别人的观点,自己对问题的没有任何独特观点,发言不能切中要害,多数不能引起同伴关注。
  3.最小参与。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虽然表现出参与热情,但对别人提出的大部分观点缺乏判断能力。不能加入有效的讨论之中,但又不想拖小组的后腿。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就抄袭组内别人的答案。
  4.完全游离。不关心小组讨论或争辩的问题,整个活动过程都游离于小组活动之外。即使别人主动提出帮助,也不愿意或没能力接受。在小组中表现出消极情绪,对小组能否进步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如何提高学困生在中职英语课堂小组合作中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学困生在中职英语课堂小组合作中的实效性呢?要引导学困生主动参与,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策略着手:
  (一)激励参与,消除自卑心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激励优等生学会聆听。当学困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时,让优等生能静静地倾听,给学困生表达的机会。这样一来,学困生的自卑感随之消失,心扉打开了,信心也就慢慢培养起来,参与合作学习就不是一件难事。
  (二)精心搭配,加强组员沟通。
  精心构建学习合作小组是加强组员沟通的保证,让每位学生明确本人和小组的职责任务是决定小组合作质量的前提,让每一位学困生产生集体荣誉感和竞争力是合作学习的动力。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先要费心思地划分学习小组,做到科学合理。我们可以这样构建:小组以4人为单位,搭配比例为一个优生、一个中等生、两个学困生,这样利于同学间的帮助与竞争。其次,教师要把合作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小组和学困生头上。
  (三)主动交流,激发交流欲望。
  交流对学困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他们的基础差,无话可说;表达能力差,怕交流;自卑感强,怕笑话,不愿意交流。为了克服这些不良的想法,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我会听,我会说,我会写”的专题会,让学生大胆发言,克服以上这些毛病。如:班上有个叫赵军的学生,天生有点口吃,在小组合作整个过程经常一言不发,学生平时也不大愿意和他交流。可自从开展了“我会听,我会说,我会写”这一活动后,赵军在小组合作时也愿意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慢慢地自信起来,加强了和同学的交流。
  (四)创造机会,体验合作成功。
  成就感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学生体验成功的概率越多,获得的成功感就越强。创造成功感就越强,创造成功的积极性越高。为此,教师要经常给学困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本班学困生刘瑞,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很积极,经常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为此他很自信。有一天他找我说:老师,我有能力当组长,您能让我试一试么?我当时很震惊,也很激动,欣然答应了他的请求。结果在实施过程中,他积极工作,认真学习,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
  (五)提高实效,评价倾斜策略。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对学生采取评价倾斜策略,即对能有效帮助学困生的小组实行评价升级制度。各小组作为一个整体团队进行组间竞争,帮助学困生的业绩作为小组间竞争的一部分,与小组的成绩挂钩。教师要比较学困生在组内和课堂上不同时段的表现,在这方面表现出色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加分、小红花等)。这种评价倾斜能使每个学生更具责任感和成功感。
  总之,只有使学困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小组合作中,才能实实在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学困生虽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只要教师心中有他们,乐于为他们的进步动脑筋、想办法,相信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参考文献:
  [1]乔秀兰.对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反思[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29).
  [2]夏谷鸣.正确把握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的走向[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6).
  [3]黄金岩.实用英语教学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9).
  [4]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218).
其他文献
摘 要: 思维导图具有可视化,是一种可以实现思考的具体化的工具及方法。高中英语语法结构复杂、词汇和信息量都非常大、阅读量大,思维导图在教学上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决定了其引进高中英语教学的可行性,能够实现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有效辅助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英语教学工作。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不管在单词、语法、写作及阅读教学中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
摘 要: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后进生,后进生往往就是一个班级英语学习进步的绊脚石,如何转化后进生是英语教育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后进生 亲近 兴趣 学法指导  面对班级里为数不少的英语后进生,教师应该在感情上亲近他们,兴趣上引导他们,学习上帮助他们,多管齐下,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切实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  一、从情感上亲近。首先,教师要主动接近他们,建立情感纽带。所谓“
摘 要: 上海这座文化融合的城市,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传统四合院与欧洲联排别墅的碰撞,造就石库门建筑;各国洋行的蜂拥而至,成就了“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租界的设立,贸易的兴起,铸就独特的上海风情。本文通过回顾西方人笔下的上海老洋房,浅析建筑英语在专业与非专业环境下的适用,进而探讨英语文本形式与英文视角的特性、作用及其影响。  关键词: 上海租界 老洋房 建筑英语 英语文本 西
  本文旨在对比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小儿腭裂修补手术中对应激反应控制的有效性及麻醉苏醒时间,实验选择ASAⅠ-Ⅱ级的拟行腭裂修补术的患儿40例,分两组,分别是芬太尼组(F组)和
摘 要: 无论是从新课标要求还是考试评价制度看,写作教学依旧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是摆在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它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提高的瓶颈。那么,应该怎样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呢?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写作兴趣 写作教学  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在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写作技能占有重要地位。写作在高考中
摘 要: 本文就当前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沉默现象作分析,指出课堂上缺少足够的启思发问使得学生不知所措与答非所问。依据英语交际性原则,以互动交流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让他们在各抒己见中领会语言表达运用规则,起到活化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作用。创境导问、直言提出、模拟互问等模式的运用,帮助学生在主动参学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感知,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创境引问 直言提问 模拟互问 
摘 要: 学生作为英语课程教学的主体,理应获得更多的关注和尊重,理应让其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激活探学内生动力。围绕“让学导思”,从预学引导、协作探究和情景展示方面,鼓励学生主动融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其有效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便于其在深入研读文本和主动交流的基础上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学案 合作 模拟  让学生真正站在课堂中央主动表达自己的心声,引导他们在主动交流过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译林初中英语9上Unit3的中心话题是“Teenage problem”,青少年的困惑、烦恼、情感问题等一直困扰着学生,尤其是九年级的学生,面临着中考的压力,作业多、睡眠不足、家长老师的期望值太高、无暇顾及兴趣爱好等,他们希望减压、希望减负、渴望被理解。本单元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密切相关,单元学习会引起心灵的触动。  Comic stri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