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时代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课堂是核心素养形成的最常态的空间,以“核心素养”理念指导的课堂,值得我们实践和探索。 如果说课标更注重以“学科研究”的方式提出,那么“核心素养”便是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发展的角度提出的,这本身就是一种认识上的变革。从“眼中有人”到“终身发展”,对“教”与“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寓言类的课文在教材中并不鲜见,就以《鹬蚌相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时代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课堂是核心素养形成的最常态的空间,以“核心素养”理念指导的课堂,值得我们实践和探索。
如果说课标更注重以“学科研究”的方式提出,那么“核心素养”便是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发展的角度提出的,这本身就是一种认识上的变革。从“眼中有人”到“终身发展”,对“教”与“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寓言类的课文在教材中并不鲜见,就以《鹬蚌相争》一文为例,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都有收录,但因年级不同、目标不同,编录的文字稿也不同。虽然文本不同,但基于相同的“核心素养”,同样都要求“人在课中央”。这里“人”不只有文本的作者、编者、执教者,更有课堂的主人——学生,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回到学生身上。
一、目标定位:立足学生,指向“学会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用核心素养的理论来解释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学习”。根据这样的目标定位,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因为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互动生成的过程,课堂也不应是教师的一言堂。
寓言通过一个故事来阐述或说明一个道理(教训),往往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它具有文学与艺术的双重性,既可以从深刻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教材中的寓言类课文以短小有趣的特点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可以尝试以更开放的阅读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例如,在教学《鹬蚌相争》一课时,有以下几个片段:
1.老师写一个字“
其他文献
作前指导是习作教学流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它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指学生在作前对阅读积累、生活积累、情感积累、语言积累等进行集中整理、选择、展示,是落实习作目标、培养习作能力、获得习作方法的重要途径,启后是指为学生修改完善习作提供依据和标准。那么,如何让课堂作前指导简洁而高效呢?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前,不妨先来找一找作前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觉得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作法指导空洞 作法指导,其
三年级的教学,从低年级的字词训练过渡到高年级的篇章训练,读写结合可以架起这座桥梁和纽带。读写结合能够使理解和运用相得益彰。阅读教学中,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 一、积累语言,培养习惯 1.积累词语,说话写话 积累词语,是为“运用”做好准备,而如果在课堂上及时进行说话、写话训练,是将这种“运用”提前到了课堂,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也為习
摘要:探讨建构主义与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的内在联系和契合点,对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和人才培养有着深刻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作用。本文以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四大要素为理论基础,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角度调查南华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建构主义;高职;工商管理类专业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传统文化的渗透是统编本教材的一大特色,将汉字放在更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识字材料中,激活传统文化元素,让识字课堂蕴含着文化的气息,呈现别样的精彩。 一、借助插图,让识字教学充满趣味性 插图是一种艺术。教材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统编本教材有许多插图极具传统文化气息,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夏秋冬》,是看图识字,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四幅扇形图配合与四季相关联的词
“整本书阅读”这一提法始于叶圣陶先生,他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一文中深刻地指出:“把整本书作主体,将单篇短章作辅佐。”阅读教学,必须具有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眼光,实现篇与篇、篇与本、本与本之间的互动,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厚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有效整合:“篇”与“篇”的互动 整本书阅读,需要一种整体架构,实现
寓言故事多采用借喻的手法,将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体现在简单的故事中。统编本二年级教材编排的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简单易懂,寓意深刻,学生们都非常喜欢。教学寓言故事,教师要从文本的特点出发,着力让学生领悟到其中蕴含的寓意。围绕这个着力点,我在实践中就寓言故事的教学展开探究,下面就以统编本二年级下册《寓言二则》中《亡羊补牢》一课为例谈谈教学策略。 一、读通课文,整体感知意思 寓言故事简短
摘要:中职学校的学生受外来因素及自身情况的影响,造成特殊年龄阶段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决定了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艰巨性。本文探讨了中职德育管理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中职
统编本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主编温儒敏先生指出:教材远远不能满足阅读教学需要。因此,统编本教材除了设置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还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中。其中,很多精读课文都来自著名作家的经典原著,教师切不可就一篇课文教一篇课文,而要着力于一篇,着眼于整本,积极打造从一篇到一类的课堂教学体系。统编本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中《刷子李》一文,选自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主人公刷子李是奇人,身上
即将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社会的诸多领域都发生了或悄然、或重大的变化,各项改革方兴未艾,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职业教育从理念到实践都有了全新的尝试,成为教育领域实施改革创新的一大亮点。 再次确认职业教育战略地位。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再次确认,让职教人更加勇于改变社会的偏见,敢于突破思想的藩篱,推动职业教育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
省委全委会专项视察组赴中山调研职业教育 7月15日,省委全委会第九专题组赴中山市,就构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专题调研。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小川等参加专题调研活动。 调研组认为,中山市抓职业教育工作,抓得早、抓得实、抓得好,成效明显。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不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标杆提升,育才效果显著。 调研组强调,当前要紧紧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