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语文功利的阴影,还原语文本来的乐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m200630990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我的语文课堂中,我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课前美文朗读,快速进入状态
   “课前美文朗读”,即在每一堂课之前,我都让一个同学大声朗读一篇课前准备好的美文时文。读完后,该生还要 说说读后的感悟和个人心得, 说说可以學习的 佳词美句,写法上 的突出点等等。然后是老师 及时的点评,评价以正向肯定和鼓励为主。通过两年的坚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课前准备也充分了,听课的兴趣也变得浓厚了。
   课前美文朗读,打破了一般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迅速进入课堂,学生为了准备这样一篇美文,事先要充分准备:查工具书扫清字词这个拦路虎;写出心得体会;勾画佳词美句并进行赏析,这样既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课堂小组学习,引进竞争机制
  “语文功夫全在课外”。而当今的应试教育,都在追求高分,很显然,数理化似乎比语文来得更立竿见影,学生对数理化的兴趣也比语文浓,数理化的作业也比语文多,比语文费时,学生没时间阅读课外书。课堂上我就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学生成绩好中差搭配,一篇课文先自学,在组内讨论完成。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讲学到的知识。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我设立了“最佳小老师”奖;为了鼓励同学积极思考,多侧面的思考,我设立了“最佳问题奖”。最佳小老师,最佳问题奖等都纳入小组评比。这样引进竞争后,原来死水般的课堂一下子活了,老师真正的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而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传播者,不再是一个“教案剧”的导演者了。
  三、开展语文活动,增强生活积累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一方面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另一方面老师采用注入式教学方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机会, 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尤其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我们在课堂上不妨开展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让课内的语文与课外的生活相融,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第一,语文知识娱乐化。一期结束我们将这一本书上的成语进行归类积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搞一次“成语大拼盘”活动;引领同学们将一期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来一个“古诗苑漫步”等活动。比如学了《克隆》一课,我组织学生辩论,正方“克隆有益于人类”,反方“克隆危害人类”,然后各方学生合作一篇小论文,发到我的博客上。
  第二步:语文内容生活化。“生活处处皆语文”,把语文内容生活化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促使学生深入生活,关注生活。如每学期利用节假日或其他闲暇时间,组织学生旅游、采访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调查、辩论等,并及时指导他们写生活心得、调查报告等,要求学生利用课文学习中得到审美经验,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另外,我们还创设特定的生活情景,举办各种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活动,如“我是小记者”“我做节目主持人”“人才招聘”“假如我是爸爸妈妈” “实话实说”“焦点访谈”“名人专访”“走进英雄”“参观烈士纪念馆”“我是环保小卫士”等,鼓励学生睁大双眼看世界,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心”去明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
  比如学了课文《邓稼先》后,同学们被老一辈科学家那种无私奉献,以国家命运为己任的科学献身精神折服,我让同学们收集近当代的科学家的事迹,然后举办了“走近科学家——讲述科学家的故事”的语文活动;结合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奥运的知识,和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的口号、主题等有关知识,了解奥云冠军的感人故事,开展了“爱我祖国,走进奥运”的知识竞赛活动。
  四、应用课堂教育机智,让教学生动厚实
  过去,老师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教师期待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死的预设,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任凭那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课堂最终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它制约着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的思维创新,扼杀了师生的灵性。
  在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场景往往出现在教师的预设之外,它是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是教学中的机智与创新,它是在师生的智慧与灵动中自然生成的。
  记得一次作文课上,我一开始就将准备的话题“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请同学们围绕这一句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然后写一篇歌颂无私奉献精神的文章。话刚一出口,一个学生接嘴说“妈妈吃的是饭,挤出来的是奶。”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灵机一动,组织同学们对这句话展开讨论,我首先抛砖引玉,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将我的母亲曾经为了我的成长而含辛茹苦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他们听了我的一番话后,个个面面相觑,教室里一片沉寂。我这么一点拨,一个接一个的讲诉把我们大家都感动得流泪了。其中一个同学说 :“我的妈妈是一位小学教师,十分担心我的学习,上期期末,我考了班上的11名,我自己觉得还考得可以。妈妈看了成绩单,当时什么都没说。我也没放在心上,但是当我转身的瞬间却瞥见妈妈在一边拣菜,一边抹眼泪。当时我的心都要碎了,想想她平时为我付出的一切,我的成绩却从第5名滑到了11名,我真对不起她!”这位同学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后来竟就趴在桌上哭起来了。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纷纷起来讲自己母亲的感人事迹,同学们是边哭边讲,整个教师里呜呜的哭成了一片。
  像这样,同学们心怀一片纯洁的感情,一份至诚的感恩,写出来的文章恐怕要比那生硬的做作强多了吧。因此,抓住课堂上生成的问题,适时而恰当的引导,其结果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所以,当下的语文教学要真正走出困境,还得来一番真正的改革才行。目前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已经吹来,我想只要语文老师潜心体悟,不断超越自我,语文教育这片天地一定会春色满园。
  
其他文献
对于许多民族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乃是本民族的基本识别标记,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血脉与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在今天,中国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悄然消亡、湮没。面对这样的现实,中国的普通高校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传播弘扬基地,应当做些什么?  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有两种:一是记忆,融入历史课程,用现代手段记录下来;二是传承,鼓励传承,让文化遗产活态延续。  “强化非物质
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学生往往是听到要写作文时是一脸的不情愿,拿到一题目后是一脸的的茫然,不知从何处下笔。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提高写作兴趣呢?  一、首先应解决学生“写什么”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学生容易地写出作文,就得解决学生写作的温饱问题----“写什么”,只有学生发现到处都是写的东西,再不为“写什么”发愁,不用把
2011年5月28日至6月4日,我院第四期赴新加坡师生考察团一行32人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考察交流学习。因为学院领导具有了前瞻意识和国际化视角、国际化思维,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国门来到新加坡,真正地感受到国际化思维的美妙之处。   我们主要通过专题报告、实地参观与交流研讨的方式完成考察、培训、学习。分别听了《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南洋理工学院的概况概貌》、《新加坡的历史简介和经济简介》、《南洋理工学院
围棋有着悠久历史,自古便有尧舜以围棋教子,意在锻炼智慧,纯洁性情。随着社会的发展,给越来越多的孩子提供了接近围棋、走进的机会,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起围棋对孩子成长所起的作用。社会也给予围棋更多的关注,研究表明,围棋是很好的素质教育工具。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道德和身体素质。而围棋兼具智力和心理乃至身体方面的训练,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最好载体之一。更为有利的是:围棋入门极为简单,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 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更应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本人就几年来的历史教学工作作出如下几方面反思: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将尊师重教这一良好风尚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尊重教师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而尊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实现了教育的公平性,同时通过高素质教师的努力工作来振兴农村教育,是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快速更新,教学方法日益进步,教学手段逐步现代化……种种情况迫使教师专业化发展
【摘要】心理教育即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和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和辅导,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他们的个性和谐发展,人格完善。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关键词】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问题    新课程下素
【摘要】中职哲学理论课晦涩难懂,用哲学原理在课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吃透原理,改进传统教学模式,联系师生自身实际,才能深入浅出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必须做到:一靠理论;二靠技巧应娴熟灵活;三靠实践经验应丰富而且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四应检验、克服哲学课课堂效果不明显的局限性。  【关键词】中职;哲学原理;课堂运用    “哲学太深奥,人生更复杂,若为职业故,两者皆可抛”,此道出了哲
孩子是好奇好问的。但这种求知的火花如果缺少了成人的关注,往往一闪即灭。究竟该用何种方法对待幼儿的“火花”,使它能持续燃烧呢?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发问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教师提问,幼儿回答。随着《纲要》的颁布,幼儿教育已超越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观,提升到了一种“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新境界。它的核心是:尊重幼儿,相信幼儿,促进幼儿主动性学习,让每个幼儿在原有
【摘 要】美国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的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架设起一座座问题桥梁,让他们积极探索未知的世界。教师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为目的,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学习,在学习中找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提问 有效    美国哈佛大学有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的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