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我的语文课堂中,我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课前美文朗读,快速进入状态
“课前美文朗读”,即在每一堂课之前,我都让一个同学大声朗读一篇课前准备好的美文时文。读完后,该生还要 说说读后的感悟和个人心得, 说说可以學习的 佳词美句,写法上 的突出点等等。然后是老师 及时的点评,评价以正向肯定和鼓励为主。通过两年的坚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课前准备也充分了,听课的兴趣也变得浓厚了。
课前美文朗读,打破了一般的导入方式,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情况下迅速进入课堂,学生为了准备这样一篇美文,事先要充分准备:查工具书扫清字词这个拦路虎;写出心得体会;勾画佳词美句并进行赏析,这样既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课堂小组学习,引进竞争机制
“语文功夫全在课外”。而当今的应试教育,都在追求高分,很显然,数理化似乎比语文来得更立竿见影,学生对数理化的兴趣也比语文浓,数理化的作业也比语文多,比语文费时,学生没时间阅读课外书。课堂上我就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一组学生成绩好中差搭配,一篇课文先自学,在组内讨论完成。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讲学到的知识。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我设立了“最佳小老师”奖;为了鼓励同学积极思考,多侧面的思考,我设立了“最佳问题奖”。最佳小老师,最佳问题奖等都纳入小组评比。这样引进竞争后,原来死水般的课堂一下子活了,老师真正的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而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传播者,不再是一个“教案剧”的导演者了。
三、开展语文活动,增强生活积累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个中原因,一方面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的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另一方面老师采用注入式教学方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机会, 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尤其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我们在课堂上不妨开展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让课内的语文与课外的生活相融,让学生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第一,语文知识娱乐化。一期结束我们将这一本书上的成语进行归类积累,“”。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搞一次“成语大拼盘”活动;引领同学们将一期要求背诵的古诗词来一个“古诗苑漫步”等活动。比如学了《克隆》一课,我组织学生辩论,正方“克隆有益于人类”,反方“克隆危害人类”,然后各方学生合作一篇小论文,发到我的博客上。
第二步:语文内容生活化。“生活处处皆语文”,把语文内容生活化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促使学生深入生活,关注生活。如每学期利用节假日或其他闲暇时间,组织学生旅游、采访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调查、辩论等,并及时指导他们写生活心得、调查报告等,要求学生利用课文学习中得到审美经验,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表现美。另外,我们还创设特定的生活情景,举办各种与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活动,如“我是小记者”“我做节目主持人”“人才招聘”“假如我是爸爸妈妈” “实话实说”“焦点访谈”“名人专访”“走进英雄”“参观烈士纪念馆”“我是环保小卫士”等,鼓励学生睁大双眼看世界,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用“心”去明辨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
比如学了课文《邓稼先》后,同学们被老一辈科学家那种无私奉献,以国家命运为己任的科学献身精神折服,我让同学们收集近当代的科学家的事迹,然后举办了“走近科学家——讲述科学家的故事”的语文活动;结合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奥运的知识,和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的口号、主题等有关知识,了解奥云冠军的感人故事,开展了“爱我祖国,走进奥运”的知识竞赛活动。
四、应用课堂教育机智,让教学生动厚实
过去,老师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教师期待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死的预设,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任凭那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课堂最终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它制约着师生在实际教学中的思维创新,扼杀了师生的灵性。
在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场景往往出现在教师的预设之外,它是师生思维碰撞的火花,是教学中的机智与创新,它是在师生的智慧与灵动中自然生成的。
记得一次作文课上,我一开始就将准备的话题“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请同学们围绕这一句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然后写一篇歌颂无私奉献精神的文章。话刚一出口,一个学生接嘴说“妈妈吃的是饭,挤出来的是奶。”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灵机一动,组织同学们对这句话展开讨论,我首先抛砖引玉,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将我的母亲曾经为了我的成长而含辛茹苦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他们听了我的一番话后,个个面面相觑,教室里一片沉寂。我这么一点拨,一个接一个的讲诉把我们大家都感动得流泪了。其中一个同学说 :“我的妈妈是一位小学教师,十分担心我的学习,上期期末,我考了班上的11名,我自己觉得还考得可以。妈妈看了成绩单,当时什么都没说。我也没放在心上,但是当我转身的瞬间却瞥见妈妈在一边拣菜,一边抹眼泪。当时我的心都要碎了,想想她平时为我付出的一切,我的成绩却从第5名滑到了11名,我真对不起她!”这位同学说着说着就哽咽了,后来竟就趴在桌上哭起来了。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纷纷起来讲自己母亲的感人事迹,同学们是边哭边讲,整个教师里呜呜的哭成了一片。
像这样,同学们心怀一片纯洁的感情,一份至诚的感恩,写出来的文章恐怕要比那生硬的做作强多了吧。因此,抓住课堂上生成的问题,适时而恰当的引导,其结果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所以,当下的语文教学要真正走出困境,还得来一番真正的改革才行。目前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已经吹来,我想只要语文老师潜心体悟,不断超越自我,语文教育这片天地一定会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