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信息化就是在农业生产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随着农业产业化趋势的到来,为农民引入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激发农民奔小康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一、信息化的重要性
1.农业信息化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农民接触的信息少,对事物、外界的了解就少,见识就少,视野就狭窄,思路就不活。在没有更好的教育投资下,搭建一个覆盖广泛的农村信息平台就地培养农村人才,使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就能充分接触有用的信息,无疑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国情、既经济又高效的手段。
2.农业信息化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造就的网络体系,不仅能扩大传统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和交易范围,加快交易频率和速度,也能有效解决农村购物难的问题。
3.农业信息化是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农村穷并不是穷在资源的缺乏上,相反,发展滞后的地方往往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原因在于资源常处在“休眠”或“半休眠”的状态下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激活这些社会资源的要素就是信息。有了先进的科技信息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农民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打造农村优势产业集群也就成为可能。
二、我国一些成熟的信息服务模式
1.浙江“农民信箱”模式(www.zjnm.cn)
农民信箱系统是利用因特网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农民量身定制的信息工具。它以实名制注册使用并与手机相连,使农民群众能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双向交流,是一个集通信联系、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农技服务、办公交流、信息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三农”的公共服务平台。
农民信箱的四大特点:
特点一:真名实姓注册。浙江农民信箱所有用户都须凭身份证实名注册,也就是说所有的用户在网上都以真名实姓出现。所有的信息都可追溯,有效避免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的通病。
特点二:手机信箱捆绑。浙江农民信箱的每一个信箱都与本人的手机实行捆绑式服务,可以单发手机短信,可以单发电子邮件,也可以同时发送短信邮件。这一功能有三大好处:一是即时性。遇到寒潮、台风、火警等突发性的预警警报,由于手机随身带,收件人能即时收到,不会错失防灾时机。二是现实性。依靠手机与信箱捆绑服务,农民即使没有电脑,照样可以收到信息,手机作为一个简易的电子终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存在的“最后一公里断层”。三是相对只有手机短信来说,电子邮件同时发送,又实现了大批量的文字图像高效率低成本传输。
特点三:网上门牌号码。只要进入写信栏,点击“选择收件人”,网页上就会出现一本地址簿,它既可以按行政区域分类,也可以按身份类别分类,让每个会员都拥有自己的座位,就像街道门牌,目前里面的100多万人,人人都可以轻松地彼此找到,实现零距离沟通。
特点四:农民坐等服务。政府部门通过农民信箱对不同产业的农户进行合理分类,收集相关资料并精选加工,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到目前为止,已开设了22个供求专场,如农家乐专场、杨梅专场、放心家禽店等。
2.“12316”新农村热线模式
“12316”新农村热线是一种整合了企业的网络资源和农业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一种信息服务模式。吉林以省级“12316”新农村热线平台为调度中心,对于农民提出的问题做到分类处置,及时解答。一是在省级平台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协调组织市县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赴现场解决那些在电话中农民描述不清或需要借助仪器做出初步诊断类的问题。对县里专家解决不了的,由省市专家会诊解决。二是涉及农资打假方面的热线,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将热线记录转到农委法规处,由法规处出督办单,协调有关单位和市县农业部门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反馈给信息中心。三是为了确保省以下电话有人接听,问题有人处理,在专家队伍建设中,将市、县农业信息中心负责人纳入专家团,纵向指挥,有关热线问题由市县农业信息中心主任负责协调处理。
三、农民该如何利用信息致富
1.提高利用信息的素质
改变对获取信息的无所谓态度和对网络信息的怀疑和不信任态度,有步骤地踏踏实实地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掌握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信息获取能力。要选择优秀资源,提高利用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效益。
2.积极利用互联网
(1)浏览信息。千里之外某时刻的信息可以瞬间在网上得到,而且信息无所不有,及时掌握这些信息有利于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有选择地浏览网上信息,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及营销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经营策略。
(2)查询信息。通过在网上查询信息,能够知道需要的东西该到哪里去买,要卖的商品到哪里去卖。农民朋友经常会遇到某些生产技术难题而不知所措,可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学习各种农业生产新技术。用GOOGLE和百度都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农业网站也有许多:比如:www.agri.gov.cn www.aweb.com.cn www.farmer.com.cn等等。
(3)发布信息。在网上发布信息速度快,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月费用低廉。农民朋友可以在某些网站提供的免费发布信息的网页上发布信息,不少网站都开通了供求栏目,如中国农业信息网、浙江农网、阿里巴巴等。你在上网的电脑上输入需要发布的信息和你的联系地址、电话等,再将其点击发送到网络服务器上,其他上网浏览者就可以看到你的信息。不便发送的农民,可以委托各乡镇的农技110发布。
(4)制作网页。网上发布的信息一般都是单条的文字信息,如把单位的或个人的农产品规格、价格、产地或技术项目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网页,则作用更大,能吸引更多的买主,自己的网址可以长期保留在网上供浏览。还可开设网上农产品超市,实现网上交易。
互联网为相距千里的买卖双方的谈判提供了快捷、价廉的条件,农民朋友还可通过网上聊天结识更多的生意朋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当然,在网上发布信息无须审批手续,网上发布的供求信息难免鱼目混珠,掺杂虚假内容,因此,农民朋友在网上也要学会防止上当受骗。
3.积极利用传统信息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建立了许多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他们开展了很多有效的信息服务。要继续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获取农业信息,交流农业技术和市场变化情况,利用传统新闻媒体发布信息。我们相信,随着农村信息化如火如荼地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必将深深融入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河北廊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部队管理系 王鸿 邮编:065000)
一、信息化的重要性
1.农业信息化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人,农民接触的信息少,对事物、外界的了解就少,见识就少,视野就狭窄,思路就不活。在没有更好的教育投资下,搭建一个覆盖广泛的农村信息平台就地培养农村人才,使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就能充分接触有用的信息,无疑是目前最适合我国国情、既经济又高效的手段。
2.农业信息化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造就的网络体系,不仅能扩大传统农产品的销售规模和交易范围,加快交易频率和速度,也能有效解决农村购物难的问题。
3.农业信息化是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农村穷并不是穷在资源的缺乏上,相反,发展滞后的地方往往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其原因在于资源常处在“休眠”或“半休眠”的状态下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而激活这些社会资源的要素就是信息。有了先进的科技信息和准确的市场信息,农民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打造农村优势产业集群也就成为可能。
二、我国一些成熟的信息服务模式
1.浙江“农民信箱”模式(www.zjnm.cn)
农民信箱系统是利用因特网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农民量身定制的信息工具。它以实名制注册使用并与手机相连,使农民群众能借助电脑和手机短信进行网上双向交流,是一个集通信联系、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农技服务、办公交流、信息集成等功能于一体的面向“三农”的公共服务平台。
农民信箱的四大特点:
特点一:真名实姓注册。浙江农民信箱所有用户都须凭身份证实名注册,也就是说所有的用户在网上都以真名实姓出现。所有的信息都可追溯,有效避免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的通病。
特点二:手机信箱捆绑。浙江农民信箱的每一个信箱都与本人的手机实行捆绑式服务,可以单发手机短信,可以单发电子邮件,也可以同时发送短信邮件。这一功能有三大好处:一是即时性。遇到寒潮、台风、火警等突发性的预警警报,由于手机随身带,收件人能即时收到,不会错失防灾时机。二是现实性。依靠手机与信箱捆绑服务,农民即使没有电脑,照样可以收到信息,手机作为一个简易的电子终端,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长期存在的“最后一公里断层”。三是相对只有手机短信来说,电子邮件同时发送,又实现了大批量的文字图像高效率低成本传输。
特点三:网上门牌号码。只要进入写信栏,点击“选择收件人”,网页上就会出现一本地址簿,它既可以按行政区域分类,也可以按身份类别分类,让每个会员都拥有自己的座位,就像街道门牌,目前里面的100多万人,人人都可以轻松地彼此找到,实现零距离沟通。
特点四:农民坐等服务。政府部门通过农民信箱对不同产业的农户进行合理分类,收集相关资料并精选加工,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到目前为止,已开设了22个供求专场,如农家乐专场、杨梅专场、放心家禽店等。
2.“12316”新农村热线模式
“12316”新农村热线是一种整合了企业的网络资源和农业部门的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开展农村信息服务的一种信息服务模式。吉林以省级“12316”新农村热线平台为调度中心,对于农民提出的问题做到分类处置,及时解答。一是在省级平台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协调组织市县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赴现场解决那些在电话中农民描述不清或需要借助仪器做出初步诊断类的问题。对县里专家解决不了的,由省市专家会诊解决。二是涉及农资打假方面的热线,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将热线记录转到农委法规处,由法规处出督办单,协调有关单位和市县农业部门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反馈给信息中心。三是为了确保省以下电话有人接听,问题有人处理,在专家队伍建设中,将市、县农业信息中心负责人纳入专家团,纵向指挥,有关热线问题由市县农业信息中心主任负责协调处理。
三、农民该如何利用信息致富
1.提高利用信息的素质
改变对获取信息的无所谓态度和对网络信息的怀疑和不信任态度,有步骤地踏踏实实地提高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掌握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信息获取能力。要选择优秀资源,提高利用信息资源的质量和效益。
2.积极利用互联网
(1)浏览信息。千里之外某时刻的信息可以瞬间在网上得到,而且信息无所不有,及时掌握这些信息有利于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有选择地浏览网上信息,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及营销情况,及时调整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经营策略。
(2)查询信息。通过在网上查询信息,能够知道需要的东西该到哪里去买,要卖的商品到哪里去卖。农民朋友经常会遇到某些生产技术难题而不知所措,可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学习各种农业生产新技术。用GOOGLE和百度都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农业网站也有许多:比如:www.agri.gov.cn www.aweb.com.cn www.farmer.com.cn等等。
(3)发布信息。在网上发布信息速度快,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月费用低廉。农民朋友可以在某些网站提供的免费发布信息的网页上发布信息,不少网站都开通了供求栏目,如中国农业信息网、浙江农网、阿里巴巴等。你在上网的电脑上输入需要发布的信息和你的联系地址、电话等,再将其点击发送到网络服务器上,其他上网浏览者就可以看到你的信息。不便发送的农民,可以委托各乡镇的农技110发布。
(4)制作网页。网上发布的信息一般都是单条的文字信息,如把单位的或个人的农产品规格、价格、产地或技术项目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网页,则作用更大,能吸引更多的买主,自己的网址可以长期保留在网上供浏览。还可开设网上农产品超市,实现网上交易。
互联网为相距千里的买卖双方的谈判提供了快捷、价廉的条件,农民朋友还可通过网上聊天结识更多的生意朋友,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当然,在网上发布信息无须审批手续,网上发布的供求信息难免鱼目混珠,掺杂虚假内容,因此,农民朋友在网上也要学会防止上当受骗。
3.积极利用传统信息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层建立了许多农业信息服务机构,他们开展了很多有效的信息服务。要继续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获取农业信息,交流农业技术和市场变化情况,利用传统新闻媒体发布信息。我们相信,随着农村信息化如火如荼地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必将深深融入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河北廊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部队管理系 王鸿 邮编:0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