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师生情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245940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并结合具体的案例,从五个方面阐述在高中阶段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师生关系 学校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老师的信赖,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孩子在老师身上所看到的人道的典范,这些都是基本的,同时也是最复杂、最明智的教育规则,教师掌握了它就能成为真正的精神导师。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们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和纯粹性。是的,从理论上讲,师生关系不仅整体而直观地反映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更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本质上讲,师生关系又没有那么复杂,它只是以爱为纽带组成的,因为人间最美师生情。
  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从教八年来,我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
  一、用“爱”,即关爱学生
  有人说:“建立在缺乏师生情感基础上的教学行为,是一种纯商业行为。”没错,教师只有和学生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谁对他们好,他们也对谁投桃报李?那么,学生认为教师的关爱有几个要素呢?首先,学生认为教师管理课堂时常常能证明对他们的关爱,教师显现出管理课堂、维持秩序的能力,营造出安全而有趣的环境,就是关爱的证据。教师从某一层面讲也属于公众人物,其言谈举止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而课堂是教师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场所,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体现关爱学生的行为就尤为重要。例如,当你扫视全班时,发现有一个座位空着时,你当场询问该生的情况,同时请全班同学转达对他的问候,我认为这一场景学生会铭记很久。其次,学生认为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也是教师关爱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一年我担任高一的班主任工作,我所带的班级是所谓的“C班”,就是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差,其中最让人头痛的是艺术和体育特长生。这些特长生由于高考文化成绩要求低,加上他们平时忙于专业训练,可以说对文化课一点都不重视,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怎么办呢?难道老师也要放弃他们的文化课吗?不,我在寻找机会。有一天我上课的过程中,意外地看到一个体育特长生竟然在做笔记,我心中一阵窃喜,当场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表扬他,这一件事情对特长生的触动很大,以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可见,不管是哪一方面,我们都应该公平地对待学生。再次,学生认为教师关爱还表现在能够原谅学生的过失。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于勇于承认且改正错误的学生,我们不能再横加训斥,一味挖苦,而应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原谅和关爱他们。最后,学生认为教师真诚地表达出对学生的牵挂也是关爱的表现,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竭尽全力给予鼓励和帮助。有一次高三晚自习的时候,一个男生跑到讲台来问问题,每次我解答完之后,他总是很小声地“嗯”一声,我说你个子也挺高的,为什么说话这么小声呢?他又很小声地说他不善于表达。我旗帜鲜明地告诉他,语言表达能力也是现在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并且相信以他的能力在这一方面一定能做好,老师期待他的改变。不久,我发现他比以前健谈多了。我认为我的那些话至少起了一定的作用吧。
  二、用“信”,即信任学生
  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处理好师生关系更离不开信任二字。从教师的角度而言,信任体现在三个方面:融合、支持和共处。融合指教师完全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具备能进入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尽力弄清学生的真实感受。学生如果能对教师的言谈心领神会,他们就会有一种一见如故、心心相印的感觉。比如,上课时一定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表情,当讲到某一知识点时,发现一些学生呈现一知半解的表情时,如果继续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你就会发现这种表情的人会越来越多;反之,如果能立即停下来了解情况,你就会发现学生此时的表情会变成微笑。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代言人,即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来扶持和帮助学生。如果我们能站在学生一边,真心实意地关心他们,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就能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学生特别看重这种支持,只要看出我们是他们坚定不移的盟友,他们就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与我们密切合作去完成教育计划,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就好比甲不小心跌个跟头,如果乙过来搀扶他,那么乙就是甲值得信任的人,不是吗?共处表示教师完全和学生打成一片,但要承认师生有别,从而划清师生双方的界限: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这一点特别重要。记得从教的第一年,我总喜欢和学生交流想法,久而久之,你发现虽然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但是当你批评学生时,他并不怕你,甚至还会和你开玩笑,所以和学生打成一片是相对的,这点新教师要特别注意。
  三、用“术”,即运用技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见,技巧是否得当是能否成功的保证。做任何事情,正确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会事倍功半。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是需要技巧的。我简单概括为语言技巧、行为技巧和心理技巧。语言技巧最关键的是抓住要害,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切忌夸夸其谈、家长式作风。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学生因为没有佩带校卡被保卫科登记扣分,得知情况后,我没有立即粗暴地训斥,也没有简单地要求他下次务必佩带,而是跟他讲学校要求佩带校卡的原因:主要是不让外人进校,这样既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又保证学生的安全。他听完之后先是眼睛一睁,继而惭愧地低下头,从此再也没有违反这一校纪。行为技巧包括点头、微笑、肢体语言等。当学生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点头胜过千言万语,当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一个微笑胜过千言万语,当学生面对失败的时候,一个拍肩胜过千言万语。心理技巧简单讲就是和学生打心理战。有一次班上一位学生被人举报偷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呢?我陷入沉思当中。我认为,如果不是他偷的,长时间留他下来他一定会大闹,反之,如果是他偷的,就会保持沉默,于是我打起了心理战。一下课,我就把他叫到办公室,路上一句话也没跟他说,到办公室后,先瞪了他十分钟,然后又让他站三十分钟,中间一句话都没有跟他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默后,他终于如实招来。当然还有其他技巧,如多和家长沟通等。
  四、用“思”,即反思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有时候难免会处理不当,后悔已经来不及,但反思可以“亡羊补牢。”通过反思,我们可以了解事情的真相,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可以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样,当圆满地处理事情的时候更要反思,把成功的点点滴滴记录起来,那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认为,当教师开始学会和重视个人反思时,你的职业生活将变得更加充实。
  五、用“学”,即终身学习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成功。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借鉴老教师丰富的经验,可以阅读专业的书籍,可以收看电视等。总之,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以上就是我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五用”心得体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继续努力,积极进取,同时我将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关心和爱护学生,妥善处理好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杰弗里·科特勒,斯坦利·齐姆,埃伦·科特勒.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林华民.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2005.
  [3]肖川.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一线教师有共同的苦恼,就是没有展开活动的材料。每次活动之前,教师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但课堂上还是不够用。使用蒙氏数学课程之后,我感觉轻松多了。这套教材最大的特点我认为就是材料很丰富,注重操作性。每一节课内容都有配备的操作材料。我园使用这套教材已经几年了,通过几年的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见解、心得愿与大家分享。  一、真正体现学具的操作性  幼儿用的材料有学具、操作册、作业纸,材料很多,所
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这样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是进入九年级以后大家共同面对一门新的学科——化学。可要不了多久,成绩好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大多表现得也很好;而成绩差的学生依旧表现很差。二是有少部分成绩本来不错的学生,在学习化学后成绩却不是很好,反而有个别原来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化学却学得不错。对第一种现象很好理解,对于第二种现象似乎就不那么好解释了。因为人们总是习惯于用定势思维来思考问题
摘要: 教育已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需求。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要求,教师该如何教,让学生怎样学,才有利于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成为社会所需求的有用之才,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这是一个难题。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彻底改变旧观念,树立新型的教与学的正确理念,摆正教与学的关系,使教与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把握时机,从多方面开发学
摘 要: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在学生心中播撒知识的种子。教师的言传主要体现在教学语言中,一个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规范、生动,是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实践中效果比较好的四种教学语言的运用包括: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幽默──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含蓄──提高批评的实效;故错──启迪思维。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语言艺术 激发兴趣 活跃氛围 提高实效 
摘 要: 启发式“教学”,作为与“注入式”教学相互依存却又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从其始发的孔子时代,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教育沧桑,已演变成具有“课堂教学启导艺术的核心和精髓”,且具有巨大的生命活力的教学思想,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启发式 带传动 学生主体  一、引言  《机械基础》这门课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摘 要: 計算机已经成为现阶段办公的必要工具,成为人们正常工作要掌握的技能,因此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非常迫切。如何做好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到培养学生未来生存能力的高度,让学生认识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信息安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摘 要: 进入初中后,女生在生理、主观、客观三个方面对体育教学存在消极心理。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要发现并掌握女生的这些消极心理,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消除这些消极心理,增强体育教学教学效果,提升初中女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 初中女生 消极心理 产生原因 调控策略  经过十多年的教学观察和体育教学的实践,笔者发现女生在体育课上存在一定的消极心理。所谓消极心理是指对体育课起反作用
一、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浅析  通过对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大纲全国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重庆卷、江苏卷、山东卷、浙江卷、安徽卷、福建卷、广东卷、海南卷、四川卷等14套历史试卷的所有试题的逐一分析和归类比较,我们认为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一)立足基础,突出主干。  2012年历史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及各省考试说明,重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同时紧扣长效考点,突出考查学科能
摘 要: 动手实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操作实践活动对学生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知识的巩固、思维的发展及情感态度等的发展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操作活动如果只是为了形式、为了课堂“活”而不加以思考合理运用,那么这样的操作活动往往是无效的,不会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帮助作用。只有把握好操作活动的选材,操作活动的时机,操作活动中的启发,才能使操作活动行之有效,才能真正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学有所
摘 要: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都得到了进步和发展。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教学活动结束后的反思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因为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改进,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学生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用智慧保护自己》 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  在《用智慧保护自己》这节课中,笔者前后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主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