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治疗肿瘤内科常见的皮肤黏膜组织损伤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外用rhGM-CSF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手术切口不愈合、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组织坏死脱落,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rhGM-CSF外用对化疗后口腔溃疡效果好,各期溃疡均在10d内愈合,最快3d,平均5.5 d.对其他肿瘤内科常见的皮肤黏膜组织损伤并发症也有较好疗效.结论 rhGM-CS
【机 构】
:
712000咸阳,陕西中医学院,安阳肿瘤医院内科,安阳肿瘤医院内科,安阳肿瘤医院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治疗肿瘤内科常见的皮肤黏膜组织损伤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外用rhGM-CSF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手术切口不愈合、化疗药物外渗致皮肤组织坏死脱落,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rhGM-CSF外用对化疗后口腔溃疡效果好,各期溃疡均在10d内愈合,最快3d,平均5.5 d.对其他肿瘤内科常见的皮肤黏膜组织损伤并发症也有较好疗效.结论 rhGM-CSF外用对肿瘤内科常见的皮肤黏膜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修复和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高尔基磷酸化蛋白3(GOLPH3)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正常卵巢组织、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GOLPH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GOLPH3 mRNA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良性肿瘤组(2.97~7.0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 探讨遗传标志物血型与上消化道癌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住院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贲门癌及胃癌患者为病例组;健康对照组是以病例组为指示对象,选择同居住地、同性别、同职业,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健康人群,作1对1配比.另以山西健康人群血型分布作第二对照组,进行上消化道癌与血型的关联性分析,获得相对风险率(RR)、病因分数(EF)和预防分数(PF).结果 上消化道癌患者血型分
目的 探讨CT诊断在食管癌术前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对103例已手术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双源CT检查,根据淋巴结是否肿大得出术前的淋巴结分期,再与术后的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术前CT中淋巴结肿大患者29例(28.2%),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患者70例(68.0%).CT诊断与术后病理两种淋巴结分期诊断的阳性率结果不一致(x2=11.719,P=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并发第二肿瘤的发生情况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CLL并发食管癌和多发皮肤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和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2例女性患者均经骨髓涂片、免疫分型、骨髓活组织检查及淋巴结活组织检查诊断为CLL,分别在发病12个月和3个月后发生食管癌和多发皮肤癌.1例患者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后生存12年后死于骨髓衰竭,1例患者采取手术切除后至今生存约4年.结
目的 尝试在脑肿瘤放疗中用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磁共振成像(MRI)图像之间的精确融合.方法 39例脑部肿瘤患者放疗时,输入CT-MRI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六点”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按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信号叠加技术进行图像融合.结果 46.2%(18/39)的患者行CT-MRI异机影像融合后,显示出在软、硬组织病灶的性质和位置上为
Survivin是细胞内凋亡抑制蛋白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在人类正常分化成熟的组织中未检测到,但是在许多肿瘤中存在过表达现象,被认为是恶性肿瘤的一个标志物.同时,Survivin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肿瘤发病风险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可以为进一步揭示肿瘤的发病风险与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为肿瘤基因诊断和预防提供线索。
肿瘤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复发的判断对于预后有重要意义.微小RNA(miRNA)是一类具有调节作用的小片段RNA分子,近几年逐渐成为研究热点.miRNA分子在体液及循环系统中稳定存在,而且某些miRNA在肿瘤患者中特异性表达,对肿瘤的诊断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文章综述有关循环miRNA的研究报道,探讨循环miRNA作为新型肿瘤分子标志物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为了感谢广大订户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厚爱,凡2013年订阅本刊的作者,向我刊投稿时可凭邮局发票复印件,免交稿件处理费。稿件发表时版面费适当减免。凡自然基金资助、科研项目立项等课题论文,提交证明者,可优先发表。
目的 分析直径大于10 cm的巨大肾母细胞瘤术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效果,探讨中晚期肾母细胞瘤更为有效的术前治疗方法.方法 32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术前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剂量分割方式:DT(150~200)cGy/次,5次/周,总剂量DT 800~2 000 cGy,中位剂量DT1 600 cGy.治疗中每周复查B型超声、CT测定肿瘤体积变化,患者一般情况好、肿瘤体积缩小
目的 探讨影响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山西省食管癌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641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食管癌术后患者1、2、3、4、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92%、56.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