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成为一种习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z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一种有效学习方法,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给予时间,提升理解力、细品语言、增强技巧,借助形式,培养语感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优化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84-01
  小学语文教学的灵魂可用一个“读”字概括,一节成功的语文课业是围绕着各种形式的朗读而展开的。《小学语文新大纲》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小学阶段,朗读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语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朗读教学,不断丰富朗读教学内容与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从而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语文阅读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喜欢具体形象的事物,如果语文学习过于枯燥的话,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而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学的需要,适当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朗读氛围,借助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并且带领学生进入一定的情感氛围之中,通过朗读在学生头脑中生成动态的画面,实现情景交融的目的。
  如在讲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需要,安排学生充当父亲、儿子、警察、消防队长、群众等不同的角色,为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空白之处可以由全班学生来齐读。教师如若这样安排,必定能够促使学生充满兴奋,都非常用心地朗读,充分发挥对每个人物的理解:父亲的焦急,儿子听到爸爸声音时的激动等等。朗读教学情境可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最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二、给予时间,提升理解力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促使学生能够真正走近文本,仔细体验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在朗读中感受文学之美。如果教师一味的忽视学生,主导语文课堂,那么自然达不到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自觉担当起引导者与协助者的角色,在学生面临朗读困境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讲授《酸的和甜的》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在课堂上我像讲故事那样对整篇课文进行了泛读,接着我让学生去读,最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当我总结狐狸、小兔子、小松鼠和小猴子的性格特点时,学生在狡猾性格特点上还总结出了狐狸“贪吃”“、自私”等字眼,这是学生读课文自己体会到的。而对于“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这个问题,学生竟然读出了“自己吃不到也不让别人吃”这样的理解。可以看出,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通过朗读的方式是可以读懂课文的,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三、细品语言,增强技巧
  朗读是学生获取课本信息,鉴赏文学艺术魅力的有效方式。通过朗读品位语言的本领并不是很容易掌握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品位与赏析词句段、体会感情,通过长期的朗读训练才能够获取的。第一,选取具有浓烈感情的句段。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的语段能够体现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朗读这样的句段,仔细揣摩分析,从而深入挖掘句段的情感。第二,选取具有深刻含义的句段。课文中有一些句子和段落是解读文章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其中蕴含着很多情感与思想因子,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进行体悟、思考和探讨。第三,选取精彩的描写句段。小学课文大多语言生动,运用一些容易理解的比喻、排比与夸张等表现手法,这些都是极尽描写之能事的句段,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
  四、借助形式,培养语感
  对于那些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小学生来说,朗读无疑是枯燥的。那么如何以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便是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范读、听读、赏读、分角色读、多媒体配乐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深刻的感悟,训练语感。
  如在講授《动物过冬》时,教师可用优美、舒缓的音乐作为朗读背景,在配上声情并茂的范读,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在聆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感受节奏、语调、语气、停顿、重音等恰当运用的艺术效果,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当然,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习惯的阅读方式,使学生能够自由的发挥,从朗读中感受到小动物说话时的各种语气,体会小动物的活泼可爱,从而激发出热爱与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当然,也可通过朗读竞赛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使整个班级形成朗读的氛围,促使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朗读教学,将整个教学置于朗读的背景下,不断更新朗读教学理念,探索新颖多样的朗读方式,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增强感染力,提高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钱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和语感培养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1).
  [2]李静.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8).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正处于塑造个性品格的启蒙阶段,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奠基性工程。农村幼儿教师要立足家长文化水平低、留守儿童多、祖孙隔代抚养监护等社会现状,潜心探讨家园共育的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式。真正实现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和谐同步、双赢共进,在家园教育无缝对接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农村幼儿 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摘要】良好的课堂开场白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开场白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30-0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同样道理,良好的课堂开场白对于课堂教学效果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巧设开场白,会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几个关于课堂开场白的故事。  (一)同是天涯沦落人,
期刊
【摘要】基于“构建对话式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型”课题实验一年多来的探究,以“召唤结构”视阈观察儿童与文本的对话关系,我们发现在小语阅读教学中,作为阅读主体的儿童的“召唤结构”与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的“召唤结构”存在着“同构”“异构”“重构”的关系。  【关键词】召唤结构 同构 异构 重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47-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35-02  近日来,我参加了各级部门组织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学习活动,有专家讲座、集中学习、小组研讨、个别交流还有自我学习,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具体有:  一、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幼儿教育  从事幼教工作16个年头的我,从来没有怀
期刊
近年来,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我国政府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通过政府自身的改革不断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总的要求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协同推进,即‘放、管、服’三管齐下”①,体现了政府部门理念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税务部门承担着税收政策解释、执行以及税款征收等一系列职责,其改革既要遵从国家行政改革的主线,又要根据税收的经济职能和税务部门的工作实际将改革内容具体化、特色化。国地税合并让纳税人享受更多办税便利,报送资料不断简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8-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只有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让学生拥有向往学习的主动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摆正地位,
期刊
【摘要】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语文教师,不单单要教学生学好语文,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也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入手,阐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中职 语文教学 人文素质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65-0
期刊
【摘要】中职教育是我国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中职语文是中职教育极具人文气息的学科,也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合礼仪教育,是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要做到语文教学处处有礼,教师就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礼仪资源,加强中职生礼仪教育,提高中职生沟通能力,促进其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为日后成功步入社会打好基础。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将中职语文教学与礼仪教学相融合,从而提升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62-02  当我课堂上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他们带给我太多的惊喜:一次次精彩的学生发言,一次次激烈的生生互动,一次次领导听课后给予学生的高度评价……  怎样做才能培养好小组长的“接棒”能力呢?在平时的训练中我是这样做得:  一、构建小组,选拔组长  小组长是小组有效合作学习的核心人物。在尽量根据学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下的中职政治课尤其注重“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中职政治课对于中职生来说是一门道德思想课,基于中职生即将面临社会生活的现实,在中职政治中采用贴近生活现实的教学方式,是中职教育实践的需要,也是中职生社会能力完善发展的基石。  【关键词】中职政治 生活化教学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77-01  一、中职政治生活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