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11-115-01
当学生时,我也有过一次中学时代的最后一课,仅有的一次,照理该弥足珍贵,记忆犹新,但什么记忆的碎片都没有留下。是那些老师不尽职吗?肯定不是。是自己不认真听课吗?我想也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应该是那一课没触动我的神经末梢,没拨动我的情感世界。
一、临门一脚,谆谆教诲
同学们,高考前,最主要的是情绪平和,心态自信。你还可做些有益的事情:
先复习背诵篇目,看错题集;后翻名著故事情节,读休闲读物,看新闻时事。
高考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少丢分!因此要尽量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一)尽快调整应试状态。语文是第一场考试。走进考场,会有些新奇、兴奋、紧张。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尽快找到考试的感觉。建议你在浏览整份试卷,检查试卷有无破损,页码是否齐全,答题卷有无折损后,马上阅读现代文阅读,自然地进入文本呈现的生活,唤起你熟悉的相关生活情境,渐渐进入了熟悉的考试氛围。
(二)合理安排做题顺序与做题时间。因为作文很特殊,不足400字即为五类卷,20分以下。另外,如果不完卷,也会被判为结构不完整,会严重失分,所以必须保证作文的有效完成,写作时间应不少于50分钟。其它试题按照1分分值1分解答时间的进度安排。
(三)仔细审题,从题目中明确答题的范围和方向。作文最好能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从不同角度立意,并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佳立意。作文不涉及早恋问题、应试教育、政治敏感等问题,不写错别字。
……
一二三……,分条罗列,中规中矩,老师可谓尽心尽职,循循善诱;在场诸生,也是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倾耳细听,唯恐漏记一条,误了美好前程。但高考过后,即如一阵微风拂过,没有任何痕迹。
二、执手相看,无语凝咽
2012年的6月8日,高考后的当晚,年段策划了一场师生毕业典礼,这是一节人生“爱”情课。主持人话语寥寥,大家自然地在没有伴奏的情形下唱起了校歌,“晋水流長,石鼓山香,莘莘学子,桃李芬芳·····”,歌声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但每一句歌词,都仿佛带着学生走进一次又一次的升旗,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会,一次又一次的……,那里有曾经的嬉笑打闹,那里有从前的奋斗拼搏,那儿有昔日的携手团结……大家的心情随着音乐而起伏,有的眼眶已红,有的哽咽不已,有的则潸然泪下。段长真心地祝福学生“从不高的石鼓山起航,驶向更高远的人生旅程”,地理老师款款深情希望学生“从这儿走出,要记得时时走进来”,数学老师幽默地说“人生的课堂要和平时的课堂一样注意力集中”……平时老师的讲话,一直都是学生最反感,最头疼的说教,往往是“台上开大会,台下开小会”,可此时此刻,都屏气凝神地听着,有的同学用手抹着泪,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啜泣,甚至泣不成声。往事历历在目。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或相机记录下了一双双通红的泪眼,记录下一张张感动的脸庞,也记录下我们高中生活的最后回忆。
这一节课,老师的话语很少,学生的收获却很大,王晶茹同学说“这一刻,我们才真正懂得:珍惜每一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所拥有的友谊和亲情,珍惜每一句看似“唠叨”,却时刻提醒着我们的金玉良言,不要让自己留有遗憾。高中虽然给了我们沉重的学习压力,但却也给我们珍贵的回忆和人生的历练。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快乐。生活要靠着自己去体验和感受,让自己成长起来,去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再见!我的高中生活。”
无声的教育,也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可谓言简意赅。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999年的7月,三年的相处,磕碰,磨合,到最后的默契,一切尽在不言中。那最后的一课就在沉默中悄然过去。回到家里,却收到了一个学生的来信。
致林老师
相识 相知
两年前,我认识了你;你认识了我。轻轻的一声问候,如清泉滋润心头的小花;微微一个笑容,似柔风吹拂眼中的青枝。言传身教你是我的良师;互吐心声你是我的益友、知己。流露心中的烦恼,你我同当;洋溢心中的喜悦,你我共享。
离别
轮船已停泊在离别的码头,那斑驳的梦层层叠叠。故人将辞,只留下忧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人非草木,谁能无情,谁能无动于衷这段美好的相识、相知。你心自向往他乡的天空,只好将我的思念与祝福鼓起你梦想的风帆,陪你闯荡,助你去成功的彼岸。不必悲伤,不必落泪。因为今天的离别,是为了那明天动人的重逢。愿我的老师一帆风顺!
离别在即。难忘师恩,以下是一首不成诗的小诗聊表我此心。
赠林老师
缘系千里来相聚,
无奈今朝泪别离。
不知重逢在何时,
待到桃李成熟时。
他朝的重逢必定更动人。“待到桃李成熟时”,必来报师恩,日月昭我心!
梁彬伟
1999年7月14日
这一堂课,无言有请,沉淀成记忆的美酒。
作为老师,我们有过太多的最后一课,怎么上才成功很难界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学生记住的是感人细节,而不是你传授知识的长篇累牍。
当学生时,我也有过一次中学时代的最后一课,仅有的一次,照理该弥足珍贵,记忆犹新,但什么记忆的碎片都没有留下。是那些老师不尽职吗?肯定不是。是自己不认真听课吗?我想也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应该是那一课没触动我的神经末梢,没拨动我的情感世界。
一、临门一脚,谆谆教诲
同学们,高考前,最主要的是情绪平和,心态自信。你还可做些有益的事情:
先复习背诵篇目,看错题集;后翻名著故事情节,读休闲读物,看新闻时事。
高考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少丢分!因此要尽量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
(一)尽快调整应试状态。语文是第一场考试。走进考场,会有些新奇、兴奋、紧张。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尽快找到考试的感觉。建议你在浏览整份试卷,检查试卷有无破损,页码是否齐全,答题卷有无折损后,马上阅读现代文阅读,自然地进入文本呈现的生活,唤起你熟悉的相关生活情境,渐渐进入了熟悉的考试氛围。
(二)合理安排做题顺序与做题时间。因为作文很特殊,不足400字即为五类卷,20分以下。另外,如果不完卷,也会被判为结构不完整,会严重失分,所以必须保证作文的有效完成,写作时间应不少于50分钟。其它试题按照1分分值1分解答时间的进度安排。
(三)仔细审题,从题目中明确答题的范围和方向。作文最好能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从不同角度立意,并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佳立意。作文不涉及早恋问题、应试教育、政治敏感等问题,不写错别字。
……
一二三……,分条罗列,中规中矩,老师可谓尽心尽职,循循善诱;在场诸生,也是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倾耳细听,唯恐漏记一条,误了美好前程。但高考过后,即如一阵微风拂过,没有任何痕迹。
二、执手相看,无语凝咽
2012年的6月8日,高考后的当晚,年段策划了一场师生毕业典礼,这是一节人生“爱”情课。主持人话语寥寥,大家自然地在没有伴奏的情形下唱起了校歌,“晋水流長,石鼓山香,莘莘学子,桃李芬芳·····”,歌声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但每一句歌词,都仿佛带着学生走进一次又一次的升旗,一次又一次的运动会,一次又一次的……,那里有曾经的嬉笑打闹,那里有从前的奋斗拼搏,那儿有昔日的携手团结……大家的心情随着音乐而起伏,有的眼眶已红,有的哽咽不已,有的则潸然泪下。段长真心地祝福学生“从不高的石鼓山起航,驶向更高远的人生旅程”,地理老师款款深情希望学生“从这儿走出,要记得时时走进来”,数学老师幽默地说“人生的课堂要和平时的课堂一样注意力集中”……平时老师的讲话,一直都是学生最反感,最头疼的说教,往往是“台上开大会,台下开小会”,可此时此刻,都屏气凝神地听着,有的同学用手抹着泪,有的同学趴在桌子上啜泣,甚至泣不成声。往事历历在目。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或相机记录下了一双双通红的泪眼,记录下一张张感动的脸庞,也记录下我们高中生活的最后回忆。
这一节课,老师的话语很少,学生的收获却很大,王晶茹同学说“这一刻,我们才真正懂得:珍惜每一天,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所拥有的友谊和亲情,珍惜每一句看似“唠叨”,却时刻提醒着我们的金玉良言,不要让自己留有遗憾。高中虽然给了我们沉重的学习压力,但却也给我们珍贵的回忆和人生的历练。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快乐。生活要靠着自己去体验和感受,让自己成长起来,去面对未来的风风雨雨。再见!我的高中生活。”
无声的教育,也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可谓言简意赅。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999年的7月,三年的相处,磕碰,磨合,到最后的默契,一切尽在不言中。那最后的一课就在沉默中悄然过去。回到家里,却收到了一个学生的来信。
致林老师
相识 相知
两年前,我认识了你;你认识了我。轻轻的一声问候,如清泉滋润心头的小花;微微一个笑容,似柔风吹拂眼中的青枝。言传身教你是我的良师;互吐心声你是我的益友、知己。流露心中的烦恼,你我同当;洋溢心中的喜悦,你我共享。
离别
轮船已停泊在离别的码头,那斑驳的梦层层叠叠。故人将辞,只留下忧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人非草木,谁能无情,谁能无动于衷这段美好的相识、相知。你心自向往他乡的天空,只好将我的思念与祝福鼓起你梦想的风帆,陪你闯荡,助你去成功的彼岸。不必悲伤,不必落泪。因为今天的离别,是为了那明天动人的重逢。愿我的老师一帆风顺!
离别在即。难忘师恩,以下是一首不成诗的小诗聊表我此心。
赠林老师
缘系千里来相聚,
无奈今朝泪别离。
不知重逢在何时,
待到桃李成熟时。
他朝的重逢必定更动人。“待到桃李成熟时”,必来报师恩,日月昭我心!
梁彬伟
1999年7月14日
这一堂课,无言有请,沉淀成记忆的美酒。
作为老师,我们有过太多的最后一课,怎么上才成功很难界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学生记住的是感人细节,而不是你传授知识的长篇累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