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育人观解决好网络推进中小学家校互动育人中的几个问题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认为育人既离不开学校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在马克思主义育人观的启示下,本文针对家校互动育人中存在的家校互动意识淡薄且被动、传统家校互动方式耗时耗力且滞后、家校互动途径不畅且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提出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双方主体思想认识;坚持以生为本,科学利用网络创新互动育人方式;加大制度保障力度,借力网络推进家校互动育人等可实施性对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行心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2017年9月1日~2018年2月1日,对216例行心脏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在检查前、中、后分别采取针对性护理措
语文教学是奠定学生教育的基础,它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具有重要作用。兴趣是激发学习的关键,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从幼儿时期的古诗背诵、认字识字,到高年级阶段的文段赏析,都是对学生语文兴趣的一种培养。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和课程的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有所减弱。再加上语文学习的范围和内容也在不断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
我国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科学研究也发现:8~16岁是一个人阅读积累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将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由此可见,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其人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农村中学许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进而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三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事实证明,在初中语文中落实名著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丰富文学素养、积累写作素材,对提高语文成绩有明显作用。本文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究名著阅读教学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实施。  一、提高自身素养,改进教学措施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教师努力充实自身的文学修养,養
“让学”理论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首先提出的思想,海德格尔认为教比学难,教师不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去学,让学生学会学,即“让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运用“让学”理论,引导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方法,促使其主动思考,发展起阅读思维,并令其思维状态始终处于亢奋。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不仅能读懂文本的内容,更能举一反三,利用掌握的方法阅读更多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