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1234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教学媒体被现代教学媒体所代替,教学上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机会不断增多,美妙的音乐、精美的图片伴随着知识一起走向教师的课堂,使得教师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在逐渐提升,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传统课堂,到图文并茂、声光俱全的多媒体教学,确实使很多未曾深涉多媒体教学的老师眼前一亮,甚至觉得“这才是现代化的语文教学”。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略谈几点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
  一、在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利”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动感,激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将语文教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的内容,难以表述的意境,借助多媒体技术予以再现,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达到形象生动,生动有趣的效果。应用多媒体技术以辅助教学,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深奥的知识浅显化,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凸现教学的重点,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深化课文,拓展学生视野
  寓言故事这一类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往往很难体会其中的寓意,运用多媒体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没去过南方的学生,他们感受不到“杏花春雨江南”的柔美;对于没来过北方的学生,他们无法理解“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雄奇。而利用多媒体视听材料,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影像,使他们犹如身临其境,弥补了这种缺憾,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信息容量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它把很多的视频材料、音频材料、感性材料、理性材料,依次呈现出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了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因此,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是我们当今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法宝,应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运用。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课件也是一把“双刃剑”,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来说它有自身的优越性,然而使用不当,也会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二、在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弊”
  (一)重视课堂的“教”,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和情感交流
   学生上课就会像看电影一样,只看屏幕,不看老师,使双边的活动更少。有的语文课件把教案搬上屏幕,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上课教师只需点击鼠标,对其他教学手段置之不理,使课堂由“人灌”变成“机灌”这些只是简单应用了计算机的演示功能,教师成了播放员,学生成了观众。
  (二)想象表象的替代,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思维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任何程式化都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多媒体正好存在这个缺陷。由于多媒体课件是由老师事先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问题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上课时,老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的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按照设计的思路走下去,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只能仰着脖子看画面,竖起耳朵听答案,时间一长,什么思考创新都没有了。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三)过分追求快节奏
  在语文多媒体课堂教学下,语文课文已由老师肢解成图片、文字等形式。这些图片和文字在演示的过程中往往一闪而过,学生完全缺少思考、消化的余地。造成学生对学习内容印象不深、理解不透、记忆不牢。待到复习迎考还得花很多时间复习,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怎么说也不值得推介。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有其利也有其弊,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用传统教学手法不能让学生很好理解的,而多媒体又能弥补这方面的就充分地让其优势尽现,不用多媒体就能解决问题的就尽量不要用。另外我们要摆正观点,多媒体是辅助我们教学的,不要受其所累、不要为展现或其他目的而用多媒体。我相信只要我们能用正确的态度、心态来看待和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我们的语文教学,只要我们能看清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利与弊,相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其他文献
新生的入学教育,是中职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对新生入学后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如何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引导中职学生树立信心,完善人格、勤奋学习,争做合格中职生的关键。  1. 抓好新生入学军训教育  开学初,学校统一为新生安排了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通过军训,既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更重要的是为新生的规范管理起好头。同时班主任利用军训的机会,发
【摘 要】这篇文章从Flash教学实际出发,用事例来分析说明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考验教师的智慧,更考验教师的情感投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能力 教学 设计 乡村月夜 情感    Flash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平面动画设计。用Flash制作的动画文件容量小,便于在互联网上传播。鉴于此,中学生对这一软件的学习普遍感兴趣。他们在学习中,每掌握了一种动画制作的方法都感到很欣慰,
从教多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认识到: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能否在班级管理中渗透这一思想,实现这一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把班级还给学生”,是关系班主任工作成败的重要一环。本文结合个人的工作实践谈点粗浅看法。  一、在班集体里,要把主人的
现如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让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信息素质的载体,从而培养适应新世纪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为学生创设出广阔、自主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终身学习技能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在说话教学中,学生很少有自己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能使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数学潜能,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合理运用 电教媒体 激发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    在科技迅速发展,电化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人们已经逐渐体会到电教走进教学课堂的优越性。它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
【摘 要】信息时代,教师可以很方便地采集他人和自己的课堂视频。带有主题、诊断性的视频案例研讨,可以使研究者和当事人更清晰地把握研究的脉络,获得课堂教学前后的多种信息,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便捷、有效、动态的平台。  【关键词】视频 有效 改进教学 专业发展    在听课调研中,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较多地关注、把握自我的教学设计,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组织。因而,有些课呈现出老师本人的学科素养较高,却因组织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我对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做了一些尝试。  一、电教媒体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都出自名家之手。其中有引人深思的寓言、优美动人的散文、生动感人的故事等等。针对农村小学生生活经验贫乏、知识积累薄弱的特点,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直观化。   1.出示画面,感受内涵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于一体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美术教育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育整合的特点、必要性以及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深入思考,力求推动美术教育向信息化、多元化、高层次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美术教育 整合    一、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育整合的特点  (一)多媒体技术与美术教育结
【摘 要】不可否认,当电子计算机技术走进课堂教学后,以其极大的优势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成功和丰富多彩的变化。因此,培养学生在课堂上以新的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是信息时代教学的必须,教学改革的必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必须。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一直进行不懈的努力探索和改革,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智力潜能,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工具和方式,学会走捷径猎取知识的精华,以求在
【摘 要】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新课程 多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优化    2005年,江苏省高中新课程改革拉开序幕,作为处在改革一线的教师,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变化。历史的人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情感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