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t1234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師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效,初中英语教学也是如此,所以,初中英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切实提高和优化其课堂教学行为。初中英语是一门基础性的科目,其语法、单词以及句式等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涯至关重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切实加强并有效提高其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学行为;有效性
  【作者简介】黄亚邻,漳州市过塘中学。
  初中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更是我国教育界极为重视的一个主要环节,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今后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从我国当前初中英语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师的教师行为过于传统,限制了学生发挥的空间,无法有效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导致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不能够得到很好地提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依然将教师作为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初中英语教学行为的水准,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是极为不利。
  一、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所存在的问题
  1.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初中英语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希望按自己的教学计划主导课堂的教学流程,一旦发现有学生思路偏离其教学设计,就会想法将其拽回,整个教学过程按照教案照本宣科,虽然环环相扣,但这一课堂教学行为缺乏有效性。
  2.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初中英语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甚至为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将英语教学课堂变成“满堂问”,导致无法突出教学重点,学生被动地接收教师传授的知识或者说教师希望传授的知识,难以达成教师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缺失。
  3.缺乏调控课堂的能力。很多初中英语教师通过采取许多新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学习等,力图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但由于缺乏调控课堂的能力,学生学习方式较为单一,导致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回应和解决,应变能力欠缺。多数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指导中对优等生较为重视,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缺乏应有的关注,甚至有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对学生问题直接进行包办,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能进行良好地合作和交流,缺乏自主探索的机会,无法畅快地表达自身的见解。
  4.缺乏提问技巧。有效的课堂提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旦得到了理想的答案就会立马给予肯定,同时结束这一提问过程,而未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容易滋生学生的依赖性和思考上的惰性。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学习是最为困难的,需要花费最多精力的,走马观念式的课堂提问,不能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思考,导致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完成,进而也就无法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二、优化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建议
  1.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语言、肢体动作等,进一步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初中英语教师应当根据其所教授的学生在英语知识方面掌握的水平和程度以及当前所使用的的英语教材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重视并发挥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具有较好的语言艺术,在英语课堂上通过使用具有幽默感、清晰和音调适中的语言能够很好地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目标能否达成。初中英语教师还应当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将文字与图像、声像、音像等相结合,提高课堂趣味性,用多媒体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2.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自信心,有勇气利用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初中英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要以学生的性格、英语掌握程度等为依据对学生提出与其层次相适应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在提问过后,教师还应当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反馈,除了师生互评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互评,或者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等。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能够在学生身上进行直接体现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切身感受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帮助教师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3.不断学习,提高初中英语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初中英语教师要想出色地完成教学内容的课堂教授必须将其自身所掌握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教学行为进行有效地结合,为此初中英语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唯有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才能较好地解决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口语化严重这一问题。在初中英语的新课改要求中,明确规定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发音、语速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听得清并且听得懂,切实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结语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学生的英语能力,为此提高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十分必要。需要初中英语教师从多个方面加以着手,并持之以恒,方能切实提高其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学娟.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分析[J].英语广场,2017(9).
其他文献
摘 要:2014年国际电影大师张艺谋携手力作《归来》创作了中国文艺片票房的新高。张艺谋在现代消费文化主义背景下,一贯坚持不重复的电影创作风格,力求新突破,对故事叙述和人物塑造上追求新的视点,注重时代感表现方式的同时保留了浓郁中国韵味。作者结合时代特点,从电影本体研究切入,以电影《归来》为例阐述张艺谋创作风格。  关键词:电影;张艺谋;创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一、设计思路  本文以“喜好”为情境主线展开活动:教师的喜好—Millie的喜好—自己的喜好—同学的喜好。通过谈论教师的喜好,学习重点词汇和句型。再通过阅读Millie的喜好图表,了解Millie的喜好程度和原因。分析Millie的喜好日记,掌握文章的框架结构,为写文章提供思路。通过小组开展竞赛等活动,学生水到渠成地写出自己的喜好。课后作业设计海报展示小组成员的喜好,围绕主线。  二、教学过程  
【摘要】《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作为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听说领先”、“提高小学生听说能力”,已经成为我国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能力,我们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小学生进行经常性、系统性的听说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关键词】听说能力;提高;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听说是交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成了初中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中。现阶段,国内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仍存在令我们感到遗憾的地方,而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简要分析了英语写作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存在的问题,尝试提出英语写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陈冬霞,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山霞中学。  英语写作是一项综
【摘要】听力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内容,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不少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普遍偏低,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本文将以语篇分析为基础,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关键词】语篇分析;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作者简介】李辉,高丽梅,赵楠楠,防灾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为防灾科技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
2020年以来,武安市档案馆高度重視机构改革涉改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专门成立了档案工作指导小组,主动上门搞好服务,为相关部门档案有效的集中统一管理、高效的查阅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1月29日上午,武安市档案馆档案工作指导小组到市应急管理局进行档案业务指导和管理培训。在听取了应急管理局近年来档案管理、保管、利用等情况和全局26个科室档案员日常在档案管理和文件收集整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后,档案馆同
【摘要】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从生态学视角综观翻译,具有四个鲜明的特点:翻译学研究的生态范式,整合适应选择度,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和生态整体主义。该书从无到有,构建了翻译学研究的崭新框架,为翻译学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生态范式 整合适应选择度 生态整体主义  【Abstract】Eco-Translatology: Construction
1  在这所三流高中里,没有人不认识盛小凌。她爱带最耀眼的耳钉,敢跟老师在课堂上公开叫板;她手下有许多粉丝,她们叫她“老大”,她也装得像自己名字似的“盛气凌人”,尽管她笑起来的时候总有两个幼稚的酒窝。她以自己要考音乐学院为名,组织起了“凌点”乐队,她是吉他手兼主唱,常常很酷地抱了吉他在校园里走来走去,让全校的人都“未见其人,先闻其音”。基本上,盛小凌就是这所学校的“超女”。当然,这名号是她自封的。
老校易地新建,需要去把老校做“新”,把新校做“老”,使学校蕴含精彩的历史语言、光亮的现代符号、理想的未来远景。把老校做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善的需要,也是破“旧”立“新”的具体表达。然而,学校是孕育、传播和传承文化之地,如何在“变”中求“不变”,在“不变”中寻“变”,是学校和校长教育智慧的具体表达。  我是亲身经历把两所百年老校易地新建的校长。一所是始建于1904年的百年老校木渎实验小学,
【摘要】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较强跨文化能力人才的前沿阵地。本文以吉林外国语大学(JISU)商务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其跨文化能力现状开展研究,并针对问卷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生跨文化能力提升之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现状;策略;大学生  【作者简介】匡颖(1979-),女,汉族,吉林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基础教学等。  【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