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文摘要]:本论文从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尝试探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关键字]:新课标 高中英语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纳器,丧失了学习的能力。有效教学的提出就是要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学会学习,即教会学生拥有根据自己的特点确立、选择、改进和调试正确的学习策略的能力。有效教学多年来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所探索的一个焦点问题。新课程改革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
以下是本人通过这几年的教育实践,认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教学理念上,有不少教师滞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围绕高考要求转,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还有不少教师注重知识量的过密的输入,用语言做事完成任务型教学的相应措施不配套,不到位。第三,在教学手段上,依然"一根粉笔一张嘴"。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等设备缺乏或不能得到有效的综合运用。具体说来,一是误把"自主"等同于"自流"。二是"有效评价"变成"夸奖鼓励"。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并不是意味着对学生的一味表扬,而是指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整体受益。三是误把"师生对话"简单演变成"师生问答"。四是误以为"合作"就是"配对或小组活动"。在不少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或配对活动,随意性过强。五是误以为"体验"就是"活动"。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六是有些研究性学习空泛。许多老师开设的研究性课往往只停留于英美影视欣赏﹑中外风俗习语比较这类陈述性知识的表层,探究有"浅""俗"倾向。七是语法课只练不讲或只讲不练。新教材强调学习语言知识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淡化了学生对语言点等知识的掌握。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这在语法编排上更为明显。
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使许多英语教师感到困惑,本人就此认真研读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并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将自己关于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体会总结如下:
1.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毋庸置疑,扎实的学科知识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首要前提,广博的文化知识是基础。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如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普通话,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等。
2.十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语言实践。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从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和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
3.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4.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失去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激情,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开放式教学氛围,尽量让学生多想多听多看多讲,教师不包办代替。比如词汇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同义解释、情景等不同的形式来呈现,让学生理解词的意思。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常有这种情形:某一学生与某一门课的老师关系很融洽、和谐,学习效果比别的科目要好。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魅力既来自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才华和能力,幽默风趣的个性,又来自教师课外对学生的关心。
6.合理加减,活用教材。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教;教的不一定要求全会;会的并不一定全考。教师要把握的度就是在新课程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较高要求,以实现学生英语学习最近发展区。
针对一般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活化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新教材全新的,多源化的,原汁原叶的英语环境,对于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在完成教材内容之余,可以进行拔高和拓展,对于基础知识尚有困难的同学,应该具体分析每单元上目标底线,取舍Warming-up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Grammar,以人为本,尊重大班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大胆就Speaking和talking作删减。即便listening也应该有较多的听前铺垫和提示语言,并考虑改编成Multiple choice等形式。基本生词则要求掌握,如通过听写等老办法。在教会学生了解相关的语法现象的前提下,突出补充阅读,贯彻篇章整体教学,在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多花功夫。
7.充分用足多媒体,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英语教学与计算机的应用整合是相得益彰,两美两赢之举。教师在运用媒体时,要做好以下事情:(1)帮助学生掌握internet的常用技巧;(2)推荐、介绍合适的英语学习网站,如中小学英语教研网、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室,中学英语合作网、英语猫、高中英语网、万千英语族、英语之声、21st century online等等;(3)鼓励使用网络图书馆,适时完成研究性任务;(4)用好网络交互性,增强口语交际水平和笔头写作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通过网络可以得到更多自我充电的机会,提高自身语言文化、信息技术素养,提高英语素质,主动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促进英语教学向更高层次延伸拓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全面关注学生的知情意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牢记为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原则,整合多元学习方式,勇于实践,积极反思。以教材为基础,激活教材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关系等都将发生较大的转变。
[关键字]:新课标 高中英语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纳器,丧失了学习的能力。有效教学的提出就是要通过教师的教,使学生学会学习,即教会学生拥有根据自己的特点确立、选择、改进和调试正确的学习策略的能力。有效教学多年来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所探索的一个焦点问题。新课程改革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指出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
以下是本人通过这几年的教育实践,认为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教学理念上,有不少教师滞留在传统教学的层面,围绕高考要求转,高考考什么,就教什么。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还有不少教师注重知识量的过密的输入,用语言做事完成任务型教学的相应措施不配套,不到位。第三,在教学手段上,依然"一根粉笔一张嘴"。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等设备缺乏或不能得到有效的综合运用。具体说来,一是误把"自主"等同于"自流"。二是"有效评价"变成"夸奖鼓励"。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享受成功体验,并不是意味着对学生的一味表扬,而是指以评价为手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整体受益。三是误把"师生对话"简单演变成"师生问答"。四是误以为"合作"就是"配对或小组活动"。在不少课堂上教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或配对活动,随意性过强。五是误以为"体验"就是"活动"。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六是有些研究性学习空泛。许多老师开设的研究性课往往只停留于英美影视欣赏﹑中外风俗习语比较这类陈述性知识的表层,探究有"浅""俗"倾向。七是语法课只练不讲或只讲不练。新教材强调学习语言知识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淡化了学生对语言点等知识的掌握。知识点分散,缺乏系统性,这在语法编排上更为明显。
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使许多英语教师感到困惑,本人就此认真研读了《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并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将自己关于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体会总结如下:
1.教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毋庸置疑,扎实的学科知识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首要前提,广博的文化知识是基础。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如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普通话,能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等。
2.十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语言实践。教师首先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功能。从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做起,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和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
3.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4.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失去它的魅力。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激情,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开放式教学氛围,尽量让学生多想多听多看多讲,教师不包办代替。比如词汇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实物、同义解释、情景等不同的形式来呈现,让学生理解词的意思。
5.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常有这种情形:某一学生与某一门课的老师关系很融洽、和谐,学习效果比别的科目要好。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魅力既来自课堂上表现出来的才华和能力,幽默风趣的个性,又来自教师课外对学生的关心。
6.合理加减,活用教材。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教;教的不一定要求全会;会的并不一定全考。教师要把握的度就是在新课程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较高要求,以实现学生英语学习最近发展区。
针对一般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教师活化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新教材全新的,多源化的,原汁原叶的英语环境,对于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在完成教材内容之余,可以进行拔高和拓展,对于基础知识尚有困难的同学,应该具体分析每单元上目标底线,取舍Warming-up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Grammar,以人为本,尊重大班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大胆就Speaking和talking作删减。即便listening也应该有较多的听前铺垫和提示语言,并考虑改编成Multiple choice等形式。基本生词则要求掌握,如通过听写等老办法。在教会学生了解相关的语法现象的前提下,突出补充阅读,贯彻篇章整体教学,在阅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多花功夫。
7.充分用足多媒体,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英语教学与计算机的应用整合是相得益彰,两美两赢之举。教师在运用媒体时,要做好以下事情:(1)帮助学生掌握internet的常用技巧;(2)推荐、介绍合适的英语学习网站,如中小学英语教研网、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室,中学英语合作网、英语猫、高中英语网、万千英语族、英语之声、21st century online等等;(3)鼓励使用网络图书馆,适时完成研究性任务;(4)用好网络交互性,增强口语交际水平和笔头写作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通过网络可以得到更多自我充电的机会,提高自身语言文化、信息技术素养,提高英语素质,主动构筑终身教育体系,促进英语教学向更高层次延伸拓展。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全面关注学生的知情意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牢记为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原则,整合多元学习方式,勇于实践,积极反思。以教材为基础,激活教材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关系等都将发生较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