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肺静脉前庭前壁消融的环肺静脉隔离术联合上游药物治疗房颤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fis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强化肺静脉前庭前壁消融的环肺静脉隔离术联合上游药物治疗房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顺序入选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59例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采用环肺静脉隔离术,持续性房颤采用环肺静脉隔离加左房顶部及二、三尖瓣峡部线消融。术中均强化肺静脉前庭前壁消融的时间及能量。上游治疗药物选用瑞舒伐他汀及替米沙坦。术后第1、3、6、12及18个月进行随访。

结果

随访(12±6)个月,联合治疗成功率为86.4%。治疗前后左房前后径[(45±7)mm比(41±5)mm,P<0.05)]左房排空分数[(46%±4%)比(54%±5%),P<0.05],改善明显。

结论

强化肺静脉前庭前壁消融的环肺静脉隔离术联合上游药物治疗房颤安全可靠,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减小、左心房排空指数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Qanadli及Mastora肺动脉栓塞指数评价骑跨型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计算机断层肺动脉造影(CTPA)确定的38例骑跨型肺栓塞患者[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2±17.4)岁]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水平数据;测定Qanadli及Mastora肺动脉栓塞指数;分析Qanadl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治疗中老年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疗效及其对癫痫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改变的影响。方法筛选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癫痫患者,入选112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LEV组和未服药组,每组56例。LEV组患者均给予左乙拉西坦片单药治疗,起始剂量500 mg/次,2次/d。根据阵挛发作情况和患者耐受情况,每1~2周加量500 mg/次,最大剂量为
随着中国文旅融合的开启和文化遗产旅游的深入开展,充分认识文化遗产旅游所涉及的真实性概念尤为必要.文旅融合前的文化遗产和旅游体系倾向于分别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来单独考虑真实性,而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需要综合考虑所有文化遗产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多样真实性认知及其互动关系.本文基于国际思辨遗产研究视角,揭示和调整参与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构建的七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提出了“真实性互动”的概念模型.该模型批判地继承了国内外关于文化遗产、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真实性的前沿理论成果,立足中国文旅融合的现实,用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