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舆论格局下党报的改革与创新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huang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走向双向互动传播模式,造就了一个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全新时代。面对新的舆论格局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党报只有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探索适应时代的新举措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舆论格局 党报改革 创新发展
  一、舆论与政治舆论的作用
  舆论即公众的意见或言论,社会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的共同倾向性看法或意见。政治学中社会政治舆论是多层次、多种类的,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出阶级政治舆论、阶层政治舆论、政党政治舆论等。从纵向上看,我们可以剥离出精英政治舆论和群众政治舆论两个层次。精英政治舆论是政治精英代表着一定的阶级、阶层、政治团体而表达的态度在群众中传播的结果。群众政治舆论是群众相互沟通后达成的共识。从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政治动员都是靠政治精英、通过精英组织、直接面对公众进行的。到了现代社会,民主制度的建立,也导致公众舆论中心的形成具有可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政治舆论可以借助更广泛的媒介传播。
  政治舆论在今天的作用主要有:
  1、实现政治沟通
  政治沟通意味着各种政治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而且主要是政治态度的交换。政治主体间的沟通(国家与社会团体、社会团体内部之间)能使交换信息的各方了解对方的政治需求、政治态度,并力图将自己的政治态度加于对方之上。
  2、推动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是指公众接受一定的政治观念、整治规范并将其内化为个体的政治人格、积极参与政治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在于,政治不再局限于少数人、少数集团之间,而是引发了公众的独立政治意识,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参与。
  3、政治监督
  通过舆论实现政治监督既指国家以教育、宣传为手段要求公民与国家保持一致,防止社会中的反国家力量,更特别的表示为由社会对国家权力进行道义上的制约。政治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民意,使掌权者不能无所顾忌地滥用权力,有时甚至可以改变政府的决策。
  当前,政府对社会舆论的控制主要包括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等,以此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舆论战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作为党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
  二、新媒体时代舆论格局的新变化
  在大众传播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拥有专业的传播机构和庞大的受众群体,成为最重要的舆论力量,构建着整个社会的舆论环境。进入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走向双向互动传播模式,造就了一个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全新时代。如今,随着3G网络的普及,手机报、手机视频、手机上网等新的媒体形态改变了传统的社会舆论格局,新舆论格局的特征主要有:
  第一,舆论传播世界化。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的时空限制大大降低了,舆论传播原有的地缘壁垒和政治壁垒也不复存在。
  第二,舆论主体多元化。新舆论格局下,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也可能是新闻内容的生产者,新闻信息的制造者。
  第三,舆论内容碎片化。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对普通受众的话语权限的解放,使舆论主体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态度,舆论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网络言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新舆论格局下党报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党报是我国报业的主力军,占据着新闻宣传的主阵地,它为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执行,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但是也应看到,新舆论格局下,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党报应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来适应新的舆论形势,提高新环境下党报的宣传地位。
  面对新的舆论格局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党报既要有所坚持,更要有所创新。
  1、创新办报理念,适应市场需求
  党报报道主题单一化和枯燥的政策宣传使广大受众觉得乏味不堪。面对受众需求的转变,党报应该不断探索贴近读者的风格,将内容报道更加贴近大众。《安徽日报》的“政策解读”版块就是一项成功的探索。党报一般比较容易获取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第一手权威资料,《安徽日报》“政策解读”版块对报道的方式进行了改变,把枯燥的说教转变为深入浅出的解读,围绕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从百姓视角入手,赢得了百姓的支持。
  要创新报道理念,还要善于抓住几个“结合点”:在报道形式上,要把党报风格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在主题的提炼上,要把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在新闻选题上,要把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与普通受众关注热点结合起来。
  2、创新办报形态,拓展党报传播途径
  任何一种媒介,要想拥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就要在公众中保持较高的媒介接触率,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这成为可能。进行报网融合,使党报的社会功能得以极大的扩展,使党报不仅能更好的引导社会舆论,而且也能更多地承担起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使党报在进行新闻传播的同时,利用网络新技术可以将新闻内容迅速报道出来,派生出了更多的内容产品和后续服务,满足受众更多的需求。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在2006年就组建了新闻门户网站——中安在线,随后又推出《安徽手机报》等无线互联网媒体,实现了报网有机融合。通过手机报发送新闻信息,通过网上设置议题,引导网民关注安徽社会发展,为安徽发展建言献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3、创新发展策略,以新的机制激发党报的发展
  集合各种有效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的又一创新举措,它不仅充分集合省内外的资源,还与国外大型传媒集团携手合作,互利共赢。2008年9月安徽文化产业首次引进境外资本项目,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与南非米拉德(MIH)传媒集团联合组建的新安传媒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引进国外机制,不仅激发了党报发展活力,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对安徽形象进行了有效宣传。
  体制改革也是党报改革创新的一个突破口。为扩大报纸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安徽日报报业集团进行了全面的资源整合,组建两级发行站,通过精心规划运行线路,开展多层次的岗前培训,形成了全省最大的以报刊发行为主体的物流配送网络,使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笔者认为,在新的舆论格局下,各媒体都在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新的舆论格局下,党报只有不断改革创新,使党报的新闻报道和话语体系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汤宇时,《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转型》[J].《中国传媒科技》,2010(8)
  ②王斌、刘林青,《数字化时代传统报业的新媒体观》[J].《中国地市报人》,2011(8)
  ③张桂花、杨文华,王炳军:《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激情对话》[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10)
  ④刘洪涛、赵志刚,《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突围》[J].《新闻爱好者》,2010(5)
  ⑤李怀亮:《新媒体:竞合与共赢》[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实习编辑:何璧
其他文献
在今天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知识与能力日益彰显出它特有的魅力。往选拔人才时,不仅注重文凭,更关注个人能力i.现代社会并不缺乏懂知识的人,而是缺乏在某一领域起革新作用的领军
【摘 要】在社会的大转折时期,舆论监督这一词汇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人们也越来越期盼舆论监督。而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开始普及。人们开始借助网络来进行舆论监督,相比起传统媒体,网络有着自由、全民的优越性,虽然也有其缺点,但不可否认,网络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 舆论监督  中国在从一个传统的社会向现代化社会“速进”过渡时期,在举世公认的工业化、城市化的成就后面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疗效并探讨其并发症。方法选取自1996年以来采用克氏针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48例,克氏针固定26例,重建钢板固定22例。结果克氏针内固定组优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溶栓时间和血管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
从历史的视角来分析全球化,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走向全球化的趋势并不是一个突然的过程,它实际上是人类相互之间横向扩张和纵向深入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这些
第二种意义社会必要劳动价值论者一个错误是,认为在商品经济只有通过交换,产品才转变为商品,劳动才形成价值。它们忽视了马克思把《资本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由此得出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