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馆校学生的学习以户外活动居多,他们的思维方式中形象思维、动作思维、抽象思维并存,学习中以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为主,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我。但武术馆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技术、技能的学习,轻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比较厌烦,因此武术馆校学生文化素养普遍偏低,个人修养欠缺。激烈的竞争,培养了他们的勇往直前、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也形成了他们争强好斗、易于冲动的不良习气,再加上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差,往往会因一些小事而导致打架斗殴等违纪事件的发生。
在武术馆校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男性,平均年龄在14左右岁,这个年龄段正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决定着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德、性格等个性特征的形成,智力、体育能力在此时期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如果这一阶段学生不能受到正规系统的良好教育,做到全面发展,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也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针对学生的特点,武术馆校在长期的办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
武术学校一般都实行了一套严格有序的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模式,要求学生要有部队战士那样严谨的生活作风,同时也要求教职工全面关心学生的生活。这种封闭式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生活独立性、行为自觉性,减少了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满足了家长择校的要求,特别是武术学校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管理,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为了克服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的弊端,武术学校在办学形式上实行全方位开放。一是向家长开放,建立定期与家长书面联系、家访、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广泛参与武术馆校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向校外开放、向社会开放。武术馆校往往利用读报、网络、看电视、听广播、外出表演、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请校外知名人士作报告等形式来拓展学生视野,同时注重对外往来,积极与上级管理部门和其他武术馆校交流信息。
二、加强学生管理的规范化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让全体教职工在工作中有法可依。这是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保障。规章制度是学校一切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准绳,是全体学生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明确规定学生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应该怎么做;如果学习中、生活中违反规定则相应受到什么处罚,如果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取得成绩则有相应的奖赏。这样,管理者、学生职责清楚,相互协作,可以有效减少武校学生管理成本,从而提高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章制度的制定只是第一步,规章制度出台后要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检查与监督,保证各项工作都能按规定和条款去执行和完成,并对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反馈,以便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实践中,结合武术馆校的不断发展进行修订和完善。
2规范工作程序
程序,从法律学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为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和手续来作出决定的相互关系。具体到学生管理,就是按照规章和制度整理争论点,公平地听取各方意见,在使当事人可以理解或认可的情况下作出决定。按程序办事,是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程序化的另一个好处在于防止专制,充分保障学生的权利,排除人为因素,保证决定的客观正确。
3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
武术馆校军事化的管理在一定规模、一定时期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模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武术馆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法制化的不断推进,学生和家长法治观念的不断加强,对武术馆校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具有双重的身份,作为公民,他们享有法律所对应的各种权利和义务,作为学生,他们同样享有学校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但在武术馆校的学生管理上存在着轻学生权利的倾向,更多的是把学生看成一个被管理的对象,没有认识到学生和学校是一个平等的法律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关系,以致给学校造成很多的纠纷和损失。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武术馆校的学生管理者要有极强的法律意识,制定完备的学生管理制度,使学生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
三、增加学生管理的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是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
1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武术馆校学生大都比同龄人成熟,他们的自主意识、自我价值意识和自我理想意识比同龄人更强。武术馆校学生管理工作应着眼于学生自身面临的基本问题,如就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恋爱问题、未来发展问题等,从这些问题和矛盾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成长与整个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深刻领悟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成长,武术馆校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作为学生工作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激发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选择空间。
2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的就是尊重。尊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让每一位学生的人格都受到应有的尊重。
3开展学生自主管理
所谓“自主管理”是指学生在认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意识能力的形成和主体地位的确立,包括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方面。把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分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工作目标,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守其职,各负其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让他们主动管理自己,管理别人,管理班级,管理宿舍,管理各种活动等等。学生自主管理的好处有:第一,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激发“自我锻造”动机,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实现学生自身的发展、获得创新性人格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第二,通过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成为管理的双重载体,促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通过开展自主教育,促进自我教育,实施自我教育系统工程,能打破常规,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
四、妥善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
“学生突发事件”主要是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性意外事件,如学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学生打架或群殴事件,学生重大失窃事件,学生发生交通意外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事件,学生突发性疾病、食物中毒或发生群体性流行疾病等事件。学生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妥当,将会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每个武术馆校都应该制定相关的《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到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为每个武术馆校的规模、构成、性质等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方式方法上也千差万别,但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原则却是相同的。
1分类管理原则
学生突发事件按照发生的性质来进行分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处理。比如武术馆校学生突发事件可分为普通学生突发事件和重大学生突发事件两大类。普通学生突发事件分为同一事件中只涉及校内学生的事件和同一事件中涉及校外学生的突发事件两个小类,重大学生突发事件包括政治安全事件、重大治安事件、重大消防安全事件、交通安全事件、教学与实验室安全事故、仪器设备使用安全事故、网络安全事故、学生意外伤亡事故、食物安全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等。
2及时处理原则
对学生突发事件的任何一类或多类,从出现苗头时就进入突发事件的处置阶段,有关人员要核实信息,及时报告,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力量控制局势,正确进行处置,制止事态发展,严禁无关人员卷入事件,以便将其尽快平息。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做到:第一,及时报告,发现者要根据发生事件的性质,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第二,现场处理,接报的相关责任人要第一时间到达事件发生现场,对事件进行现场处理。
3统一指挥原则
统一指挥的原则是为了保证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更及时、更高效。一般的规定是:发生学生突发事件的现场由在场职级最高者负责统一指挥,如果几位职级相同的干部同时在场时,由主管职能部门领导负责统一指挥;在馆校领导在场的情况下,由馆校领导统一指挥。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时,各责任部门和人员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听从指挥,各司其职,积极相互配合。馆校保卫科接到发生学生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后,要及时到位,服从指挥,充分发挥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骨干作用。
4有效作为原则
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各责任部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果断采取措施,有效作为,抓住解决问题的时机,平息事态,把突发事件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对于在学生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玩忽职守的,按各个武术馆校有关规定处理。
在武术馆校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男性,平均年龄在14左右岁,这个年龄段正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决定着世界观、人生观、思想品德、性格等个性特征的形成,智力、体育能力在此时期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如果这一阶段学生不能受到正规系统的良好教育,做到全面发展,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人的成长,也会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针对学生的特点,武术馆校在长期的办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
一、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
武术学校一般都实行了一套严格有序的半军事化封闭式管理模式,要求学生要有部队战士那样严谨的生活作风,同时也要求教职工全面关心学生的生活。这种封闭式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生活独立性、行为自觉性,减少了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满足了家长择校的要求,特别是武术学校开展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管理,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同时,为了克服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的弊端,武术学校在办学形式上实行全方位开放。一是向家长开放,建立定期与家长书面联系、家访、召开家长座谈会等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邀请家长广泛参与武术馆校的建设和管理。二是向校外开放、向社会开放。武术馆校往往利用读报、网络、看电视、听广播、外出表演、参观访问、社会调查、请校外知名人士作报告等形式来拓展学生视野,同时注重对外往来,积极与上级管理部门和其他武术馆校交流信息。
二、加强学生管理的规范化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一套系统完善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让全体教职工在工作中有法可依。这是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保障。规章制度是学校一切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与准绳,是全体学生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明确规定学生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应该怎么做;如果学习中、生活中违反规定则相应受到什么处罚,如果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取得成绩则有相应的奖赏。这样,管理者、学生职责清楚,相互协作,可以有效减少武校学生管理成本,从而提高武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章制度的制定只是第一步,规章制度出台后要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不断检查与监督,保证各项工作都能按规定和条款去执行和完成,并对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反馈,以便在今后的学生管理实践中,结合武术馆校的不断发展进行修订和完善。
2规范工作程序
程序,从法律学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为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和手续来作出决定的相互关系。具体到学生管理,就是按照规章和制度整理争论点,公平地听取各方意见,在使当事人可以理解或认可的情况下作出决定。按程序办事,是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程序化的另一个好处在于防止专制,充分保障学生的权利,排除人为因素,保证决定的客观正确。
3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
武术馆校军事化的管理在一定规模、一定时期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模式,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武术馆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法制化的不断推进,学生和家长法治观念的不断加强,对武术馆校学生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具有双重的身份,作为公民,他们享有法律所对应的各种权利和义务,作为学生,他们同样享有学校规章制度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但在武术馆校的学生管理上存在着轻学生权利的倾向,更多的是把学生看成一个被管理的对象,没有认识到学生和学校是一个平等的法律主体,具有平等的法律关系,以致给学校造成很多的纠纷和损失。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武术馆校的学生管理者要有极强的法律意识,制定完备的学生管理制度,使学生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
三、增加学生管理的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是由现代行为科学演变出来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是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
1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武术馆校学生大都比同龄人成熟,他们的自主意识、自我价值意识和自我理想意识比同龄人更强。武术馆校学生管理工作应着眼于学生自身面临的基本问题,如就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恋爱问题、未来发展问题等,从这些问题和矛盾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成长与整个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深刻领悟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成长,武术馆校就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作为学生工作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激发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选择空间。
2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的就是尊重。尊重,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学生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让每一位学生的人格都受到应有的尊重。
3开展学生自主管理
所谓“自主管理”是指学生在认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意识能力的形成和主体地位的确立,包括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方面。把学生管理的各项工作分给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工作目标,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各守其职,各负其责,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来选择,让他们主动管理自己,管理别人,管理班级,管理宿舍,管理各种活动等等。学生自主管理的好处有:第一,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激发“自我锻造”动机,培养学生“自律”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实现学生自身的发展、获得创新性人格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第二,通过开展自我管理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成为管理的双重载体,促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第三,通过开展自主教育,促进自我教育,实施自我教育系统工程,能打破常规,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学生。
四、妥善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
“学生突发事件”主要是危及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突发性意外事件,如学生自杀、自残、自虐性事件,学生离校出走或失踪事件,学生打架或群殴事件,学生重大失窃事件,学生发生交通意外或其他重大恶性事故,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事件,学生突发性疾病、食物中毒或发生群体性流行疾病等事件。学生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妥当,将会给学校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每个武术馆校都应该制定相关的《学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到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为每个武术馆校的规模、构成、性质等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方式方法上也千差万别,但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原则却是相同的。
1分类管理原则
学生突发事件按照发生的性质来进行分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处理。比如武术馆校学生突发事件可分为普通学生突发事件和重大学生突发事件两大类。普通学生突发事件分为同一事件中只涉及校内学生的事件和同一事件中涉及校外学生的突发事件两个小类,重大学生突发事件包括政治安全事件、重大治安事件、重大消防安全事件、交通安全事件、教学与实验室安全事故、仪器设备使用安全事故、网络安全事故、学生意外伤亡事故、食物安全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刑事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等。
2及时处理原则
对学生突发事件的任何一类或多类,从出现苗头时就进入突发事件的处置阶段,有关人员要核实信息,及时报告,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力量控制局势,正确进行处置,制止事态发展,严禁无关人员卷入事件,以便将其尽快平息。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做到:第一,及时报告,发现者要根据发生事件的性质,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第二,现场处理,接报的相关责任人要第一时间到达事件发生现场,对事件进行现场处理。
3统一指挥原则
统一指挥的原则是为了保证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更及时、更高效。一般的规定是:发生学生突发事件的现场由在场职级最高者负责统一指挥,如果几位职级相同的干部同时在场时,由主管职能部门领导负责统一指挥;在馆校领导在场的情况下,由馆校领导统一指挥。在处理学生突发事件时,各责任部门和人员要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听从指挥,各司其职,积极相互配合。馆校保卫科接到发生学生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后,要及时到位,服从指挥,充分发挥其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骨干作用。
4有效作为原则
处理学生突发事件,各责任部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果断采取措施,有效作为,抓住解决问题的时机,平息事态,把突发事件化解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对于在学生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玩忽职守的,按各个武术馆校有关规定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