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成因与对策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日,我参与处理了一起体育课堂教学中发生的事故。事故过程很简单:一名中学生在接力跑回程的时候,另一在列的学生为了争取好的名次,正在自作主张的压腿,此时返程跑的学生被他伸出的脚给跘了一下,跑步的学生倒地,跑在他后面的同学没来得及躲掉,趴在倒下学生的身上,致使该学生锁骨骨折。这个事故的发生令我感慨颇多,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实在马虎不得。下面根据本人多年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所见所闻的伤害事故案例,梳理后粗略列出学生在体育课中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一、学生在体育课中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一)教师本身的原因
  1.教师安全意识不强。在备课时没有认真备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场地、器材等,平时缺少因地制宜的安全教育。
  2.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场地的安排与检查不到位,器材的检查不够细致,或者是根本就不去检查,这些都是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3.体育课堂管理不善,学生上课常规不够严格,教师没有严密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选择不够妥当,致使教学秩序混乱,无法有序掌控课堂。
  4.教师课堂教学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发现不良行为或异常现象没有及时制止,任其发展,从而导致伤害事故的发生。
  5.教师安排教学内容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任意拔高学生的运动能力,盲目增加运动难度与技术要求。
  6.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身体情况作详细的了解,一些隐疾学生教师不知道,临时身体不佳的学生教师也不清楚,对这些学生教师没有区别对待,致使留下伤害事故的隐患。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生年龄结构有问题,自控力不够,而且对活动的兴趣缺少持续性,这些都是安全的不利因素。
  2.学生的习惯不够良好,如果再加上教师的无序管理,他们就会自由散漫的参加活动。
  3.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没什么概念,没有教师的明确引导,那出点安全问题是家常便饭一样的平常。
  4.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不高,所以有的学生在练习时力不从心,实际是超出了他们的生理极限,这样难免不出事故。
  5.独生子女的合作意识基本很少,因此在活动时单打独斗的场面比较多,但是很多的项目是需要学生之间的通力合作才能正确的完成,失去合作就与安全背道而驰。
  (三)其他不利的因素
  1.场地不符合运动的要求,器材陈旧老化,这些都是不安全的因素之一。
  2.器材摆放位置不当,如过于紧凑,学生的活动空间明显不足。
  3.器材数量的不足,致使学生无序争抢。
  4.器材选、使用不当,如障碍跑用凳子作为障碍物等。
  二、安全措施的路径与方法
  虽然不利因素这么多,但是体育课堂是与运动分不开的,课堂上往往会有不同类型和程度的伤害事故发生,但我们只要对伤害事故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之细心的课堂工作,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合理的组织形式,就能够把体育课堂伤害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甚至完全避免。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安全措施的路径与方法:
  (一)师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体育教师首先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避免發生安全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的学习。其次需要强化学生的体育课活动的安全教育,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平时的教学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安全教育,让学生懂得健康与安全的关系、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关系及一些常识性的自我保护知识,并且让学生知道体育课中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因素和预防方法。
  (二)教师课前工作的准备
  教师要在接受班级前对全部学生的身体健康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且要对特殊体质或有生理疾病的学生建立健康个案,这样在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内容及运动负荷,有机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师生安全细节的培养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的前提。严格课堂流程管理,使学生觉得有章可循,保证教学安全顺利的进行,培养学生听众指挥遵守纪律,服从组织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室外上课时,要根据不同的天气,不同的项目做好不同的准备活动,教育培养学生养成体育课要认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的好习惯,同时在做好一般准备活动基础上,突出强调能结合主教材内容,进行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各关节肌肉充分活动开,并能为学练主教材做好身体准备。
  每节课必须做好整理放松活动,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布置好收还器材的学生。思想上要高度重视,防止因为麻痹大意产生的运动损伤。
  总之,体育教学中确保学生安全,一定要求真务实、落到实处;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贯彻执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要实施“安全第一”的体育教学要求,这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只要我们把体育课堂安全工作做细、做扎实,认真组织课堂教学,体育课堂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其他文献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的改革,我们提倡的创新教育,不但在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要更新,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  [关键词]创新意识 教育环境 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教育提出的要求。培养学
在高职高专,生理学是最基础的课程,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之一。在高职高专生理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生理学理论的构建和掌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
大部分沦为妓女的女性都是迫不得已的,她们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欲望,因而她们是值得同情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从乡村进入城市的妓女,她们的心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对复习课存在着种种错误的认识,如:复习课即练习课,搞题海战术;复习课就是炒冷饭,把学过的课文再读几遍,把做过的练习再讲几遍;复习课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如何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英语的“四步高效复习法”。  一、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某一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他们会调动各种器官去充分感受,思维也会
阅读能力作为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素质教育下,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阅读教学,要从多角度入手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
幼儿攻击性行为一直是幼儿教育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除了先天因素外,最主要的还是受到了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因此只有明确了解导致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
高中生数学思想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如何能够有效地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与培养,是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生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爱的教育”“教学做合一”“创新教育”不但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在教学中学习、借鉴和实践陶行
“拓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常态。它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给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拓展”是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