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学农两度“下课”的政治意义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680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年前在SARS风暴中被免职的孟学农再度下台,中秋节这天,他以山西省长的身份引咎辞职。孟学农这回“下课”,是因为山西“9·8”特大溃坝事故。截至9月14日18时,这起严重的责任事故已导致254条生命逝去,30多人受伤。根据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初步调查,导致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违法违规生产和建库,隐患排查治理走过场,安全整改指令不落实,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得力”。显然,调查结果认定:事故并非天灾,而是“人祸”,关键正是“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得力”。
  身为一省之长,孟学农对“9·8事件”难辞其咎,但辞职之举,仍然引发了诸多议论。连日来,不時有人说到孟学农的“背运”:作为一个省部级的高官,他出任北京市长不到半年就因SARS蔓延被免职,如今出任山西省长不到8个月,又因为辖内安全事故引咎辞职,可谓史无前例。另有议论认为,在矿产大省,谁负责生产安全谁就像坐在“火山口”,理由是这些地方频发重大安全事故实乃“病入膏肓”——地方官商利益链盘根错节,谁去治理都要面对重重阻力;恐怕神仙到山西也徒唤奈何,不要说孟学农一介凡人了。
  我们认为,这样的议论固然反映了某种现状,结论却有失偏颇,它反映出这样的问题:对于孟学农以及当地其他相关干部在“9·8”事故中如何“监督管理不力”,应负何种责任,要受到什么样的追究,甚至是我们应当吸取哪些教训,目前尚不明晰。
  中国矿企的安全事故频率之高举世闻名,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屡见不鲜,每次惨祸发生,人们总希望通过对事故的处理,能真正挖出病根,采取切实措施,彻底解除高悬在矿企工人和周边民众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遗憾的是,尽管矿产价格一涨再涨,企业利润一翻再翻,“矿产老板”和入股的地方官员们的收入水涨船高,我们至今远未走出“警钟年年敲,事故年年有”的怪圈。
  我们认为,安全事故从表面上看头绪复杂,从本质上看,根子还在于当地的发展理念。发展经济,谋求富裕,可谓正正当当,但是切不能一味追求速度、产值、利润,不顾社会和谐,忘记了人民的生命安全重于泰山。新一届中央集体强调“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结合一些地方的实际情境,就应该切实做到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尤其要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将抓安全、促发展视如一句空话。这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任务,也应当成为地方官员业绩考核的主要内容。山西“9·8”事故发生后,从“因暴雨发生泥石流”到“特别重大责任事故”,有关事故说法的前后变化扑朔迷离,国务院及时组织调查,严肃追究山西省行政一把手的“领导责任”,正说明对于省市行政领导必须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责任,决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或者对安全监督有着“不作为”的态度,是有着明确职责要求的。有职就有责,既然发生人命关天的特大责任事故,迅速追究官员责任理所应当,这也是责任政府模式下看得见的政治文明。
  我们认为,孟学农引咎辞职,不是因为他“运气欠佳”,而是因为他身为一省之长,未能克尽职守。他的再度落马,不只事关一人之得失,也折射出官员问责制度之进步。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思考“官员问责制”的深层涵义。
  2003年孟学农和时任卫生部部长的张文康因SARS被免职以来,伴随着松花江污染、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北京密云灯会踩踏事故、吉林中百商厦火灾等重大事故的发生,一大批高级官员或辞职或受到更严厉的处分。此间,中共中央出台了《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该《规定》对“引咎辞职”做了严格规定,明确指出:“党政领导干部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等,不宜再担任现职,本人应当引咎辞去现任领导职务”。由此,“官员问责制”成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中一个重要标志,昭示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权为民所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执政理念,客观上强化了责任政府的角色定位和各级行政官员的责任意识,赢得了社会舆论的积极肯定。5年以来,包括省部级干部在内,已经有上千名官员因重大责任事故或恶性违法事件而或“下课”或遭处分。此次山西“9·8”事故究竟导致多少人伤亡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在这样的时刻,“官员问责制”及时发挥效力,有助于对此事故的背后原因及时组织深入彻查,它再次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从严治党治政,进一步推进“官员问责”的决心,它鲜明地给出信号,即:对于有负民众所望和政府所寄的各级“一把手”,凡工作不力,因重大事故导致严重后果的,必然要为此付出代价。
  如今,人们将沾染了不幸者的鲜血的煤炭称作“血煤”。“9·8”事故中血的教训再次提醒人们,一些地方官商“利益链”严重存在,安全防范制度形同虚设,官员行政不作为相当普遍。我们希望,孟学农的引咎辞职,能够引起全社会对权力与责任的关系的思考,真正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让中国的矿产不再染有无辜生命的鲜血。
其他文献
如果说孔亚雷在《不失者》中所搭建的那奇妙的不同凡俗的卡罗尔宇宙是世界的“里面”的话,那它也就是我们所生活的整个世界。  大约七八年前,应我的好友夏季风之邀,和海力洪一起作为上海的作家到天目山参加由杭州作协廉声先生主持的一个青年作家讲习班。其实,说是讲习,好像并没有讲什么东西,除了集體爬山之外,我只记得有一天我们在电闪雷鸣之中围着一个长桌聊了一些自己从事文学的感受。但早已不记得有些什么人,说了些什么
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只有内需是绿色马车。轻徭薄赋之后才有全民分享的盛世。  坊间关于减税的议论不绝于耳。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分组审议中,一位委员提出个税免征额应当再提高。而国税总局的非负责人士不约而同放风,目前没有什么减税空间。真相简单到只需要小学算术:从1994年到2007年,税收约以两倍于GDP增速持续增长,2008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0.4%,而同期国家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3.27%。
男性服装总不外乎套装和裁剪刻板的衬衫。但在本季和下一季,设计师们正在呈现柔美的一面。以设计高技术含量运动衫为特色的山本耀司(Yohji Yamamoto)推出的Y-3款服饰,性感的秋季外套配上红丝绒花纹图案,是一个城市旅行者进行一次浪漫旅行的完美搭配。  Alber Elbaz和Lucas Ossendrijver,两位设计师策划了兰文(Lanvin)男士系列,展示了扣皮带的开司米套头衫,洋溢着性
录用邱晓华纯粹是因其“熟悉经济并且有较深理论素养”,还是与落马前的职位难脱干系?    2006年10月12日,担任国家统计局局长不到一年的邱晓华,因“在任职期间收受不法企业主所送现金;生活腐化堕落,涉嫌重婚犯罪”被宣布免去职务,开除党籍,移交司法机关接受调查。  两年后,邱晓华突然现身,并在8月底以“国家统计局原局长、现中海油高级研究员”的身份发表文章,引来一片哗然。华商网近日载毕诗成文章说,公
麦凯恩的荣誉信念  荣誉,是麦凯恩的人生信条。对他来说,荣誉意味着说真话,做正确的事,永远把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所以,当年作为战俘被关押在越南河内时,麦凯恩拒绝接受任何特殊待遇;北越得知麦凯恩的父亲被任命为越南战场美军最高指挥官后,曾几次提出要释放他,但是都被他断然拒绝,因为这是“不光彩”的。50年来,麦凯恩就是这样秉持着“荣誉”信念,服务于自己的国家。不过,这位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也明白,要想坐
当京沪楼市降价风云渐浓时,一场滂沱大雨早已将置身深圳楼市的狂热众生砸得面颊生疼。  有人说,深圳楼市像极了一个江湖,从来没有哪座城市的楼市“水,像它这般深”,开发商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各路炒家刀光剑影、斗智斗勇。  2007年上半年,深圳楼市缔造了中国楼市半年暴涨50%的神话,无数楼市富翁应运而生。当年7月,《新民周刊》在对深圳楼市“疯癫”幕后推手进行调查后,刊登了《深圳楼市怎么了?》的封面报道,一
“断供潮”至少短期内在深圳不会出现,但在断供边缘的人却不是一个小数目。    一年前,深圳楼市炒客云集,有说法70%的购房者都是炒客,在这个偌大的炒盘中,各色炒家、开发商、营销机构、中介,还有那些身披多重外衣的“网络剑客”以及若隐若现的银行,各自承担着自己的角色,推动着炒盘疯狂地运转,门槛之低,以至连扫马路的清洁工只要愿意都可以炒上一把。  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深圳的教训让人们明白了没有
“不是帮开发商解围,也不是简单砍价。”    9月4日晚8点,深圳某咖啡厅,35岁的湖南人邹涛掏出一堆有关万人团购的材料摊满桌面,这个经营着一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高尔夫用品公司的退伍军人,现在被一些人视为“不务正业”。  3年前,就是这个邹涛,在深圳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不买房运动,他喊出口号:房价一日不调到合理的价位,一日不买房。当时的深圳,房价已经露出暴涨的端倪,他这一声呐喊,应者无数,此后一段时
口述·国世平 整理·杨 江(记者)    我建议后年隆冬时再买房。2010年隆冬会结束,2011年房价会大幅上升,但是,别再指望股市、楼市能再像几年前那样涨几倍。    深圳的房价自去年11月开始下跌,至今年8月尚未见底,特区外大幅下挫,幅度可能已有40%,但我们一般观察深圳楼市,主要看特区内的房价,我们把它视为指标性价格。这样看好像没怎么跌,我认为,下一步跌的应该是指标性价格。  大家有一个普遍
口述·宋 丁 整理·杨 江(记者)    如果不看到深圳涨和跌背后的问题,你将步入深圳后尘。    这几个月深圳楼市量价齐跌,成交量回到10年前。就新盘成交量而言,2005年至2008年4年的数字非常有意思,2005年是900萬平方米,2006年700万平方米,2007年是500万平方米,而房价在2005年涨了17%,2006年涨了26%,2007年涨了50%以上,今年呢,上半年是100多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