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步向上登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caohuozi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在名著《数学的精神、思想与方法》中指出:数学是由简单明了的事项一步一步地发展而来,所以,只要学习数学的人注意老老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并同时记住其要点,以备以后之需用,就一定能理解其全部内容. 就是说,若理解了第一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二步,理解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必然能理解第三步. 这好比梯子的阶级,在登梯子时,一级一级地往上登,无论多小的人,只要他的腿长足以跨过一级阶梯,就一定能从第一级登上第二级,从第二级而登上第三级、第四级……这时,只不过是反复地做同一件事,故不管谁都应该会做. 只要长年累月地不停地攀登,最终一定可以达到“摩天”的高度,一定可以达到连自己也会发出“我竟然也能来到这么高的地方”的惊叹的境界.
  最近,我曾有机会为六年级毕业生及部分家长做了一次讲座,其中谈及初中数学的特点时,引用如下一组例题:
  例1 计算:(-2) (-5) ( 4) .
  例2 化简:-2x-5x 4x.
  例3 解方程:-2x-5x 4x 3=0.
  例4 解不等式:-2x-5x 4x 3>0.
  例5 求直线y=-3x 3与x轴交点的坐标.
  相信例1~例3是六年级同学都能理解的,而它们正是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整式加减》、《一元一次方程》要学习的内容,例4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例5是《一次函数》的内容. 列举出来,正是想说明,数学知识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前进. 试想,如果例1的计算不熟练甚至出错,那么对于化简“-2x-5x 4x”就容易出错,当然接着求解一元一次方程“-2x-5x 4x 3=0”时又会遇上困难,等到八年级所谓的新知识“函数”出现时,解方程这个必备的技能又需要发挥作用. 当我从这样的“知识点链”角度解释给孩子们和家长听后,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个家长说:“我印象里中学数学就是做更多的题,接触更多的数学概念,原来中学数学是在一条主线下生长、扩张,刘老师的报告让我们家长也很受益!”.
  米山国藏的论述启示我们:若不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前进,而是企图一次跳过五六级地往上走,则无论有多长的腿,也是做不到的. 我们相信:只要一步步地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则谁都会达到极高的高度,一定能发出“我竟然也能来到这么高的地方”的惊叹!
其他文献
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一出肥皂剧,曲终人散之后也就归于沉寂,毫无一点儿余味;而充满苦难的人生,却是一部史诗,阅尽人生沧桑之后,弥久留香。  “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运,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伟大的科学家霍金就是很好的证明。没有了健康的体魄,没有了自理能力,然而,身体上的残疾并没使他的心理出现残疾和绝望。他用他的一生、他的行动与成就,恰当地诠释了“身残志坚”的真谛。当普通人还在唉声叹气的生活中绝望地等待死
一、选择题  1. 恒温条件下,测得某密闭容器中苹果细胞呼吸强度(用CO2的释放量来表示)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温度下,苹果进行无氧呼吸时释放的CO2比有氧呼吸时多  B. 氧气浓度为6%时,苹果只进行有氧呼吸  C. 氧气浓度大于18%后,氧气不再是有氧呼吸的限制因素  D. 随氧气浓度的增加,CO2的释放量先减少,后增加,最后趋于稳定  2. 下列有
《礼记·学记》说:“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礼记·学记》还说:“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这些论述对于帮助我们思考教育教学中如何教育学生有着极大的启示。    豫——道而弗牵    “老师,颜齐(化名)让我们看黄色画,看裸体女人。”“好色!”一进入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