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方法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思想方法向一切领域渗透,数学的应用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把数学教育转到提高公民素质教育轨道的一个重要措施。目前,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应用意识弱。长此以往,必将学而无用,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的原因
  1.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数学不仅是从事生产、生活、学习、研究的基础,而且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应用意识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育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加强数学的应用是这场改革的一个明显特点。数学是现实的数学,它属于客观世界,属于社会,数学教育应该是现实的数学教育,应该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教育应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传授抽象的数学内容,应该从学习者所经历、所接触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加强应用意识,才能显露数学、数学教育的本色。数学知识的应用是近几年数学教改的热点,新编高中数学教材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在教材编写的始终。
  3.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时代的到来。在这样一个时代,数学出现了技术化的倾向,它的全方位渗透,正日益转化为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社会对数学应用的需求和数学的社会化功能,是当今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站在新世纪的数学教育的角度讨论高中的应用题,可以更加深化我们的认识,更自觉地指导我们的行动,因此,强调数学的应用是未来社会的需要,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重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比如,“比的意义”讲完之后,可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体重比血液之比大约为13:1,身高与脚长之比大约为7: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途呢?如果要知道自己血液的重量,只要称一称自身的体重,马上就可以算出来;如果你当了公安人员,凭借坏人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到坏人的身高。再比如,学完了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期数,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节省的钱存入银行,并且预算一定时间后得到的利息。
  三、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从知识的掌握到知识的应用不是一件简单、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事情,没有充分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不会形成的。教学中应该注重从具体的事物提炼数学问题,这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比如在讲“行程应用题”时,利用这样一个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甲乙两地有三条公路相通,通常情况下,由甲地去乙地我们选择最短的一条路(省时,省路);特殊情况下,如果最短的那条路太拥挤,在一定时间内由甲地赶到乙地我们就选择另外的一条路,宁肯多走路,加快步伐(速度),来保证时间(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从数学角度给学生分析这个问题用于“行程应用题”,是路程、时间、速度三者关系的实际应用。又比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时,可利用这样一个实际问题。修建某扬水站时,要沿斜坡辅设水管,从剖面图看到,斜坡与水平面所成的  四、重视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
  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实质是由“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过渡的教育策略。定期开展数学知识应用竞赛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好形式。竞赛的内容可以制作教具、模型、实地测量、讲解实物、计算实际问题、面画(与比例、平行、垂直、对抽等数学知识有关的)。此类竞赛与书面形式的竞赛相比,由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际操作性强、应用知识灵活,可以吸引很多学生来参加,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得到很好地培养。
  五、注重加强课外实践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作用。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因此,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垂线段最短”性质学完了,利用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跳远,并测出自己的跳远成绩;等分圆周学完了,让学生制作五角星图案;统计初步知识学完了,让学生自己估算学习成绩波动情况等等。这样做,学生既理了知识,又学会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经常让学生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就会逐渐形成。这也是课堂教学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创新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创新能力是指人类突破旧认识、旧事物,探索、创造有价值的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能量。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种潜在的心理能量主要是靠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加以体现。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改进教法,探索出一条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
摘 要 编织艺术是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历史悠久,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服饰设计领域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民间艺人和设计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运用编织工艺和各种材料设计出极具民族、田园、古朴、高雅、环保、实用特色的服饰品,引导时尚潮流。  关键词 编织 服饰 设计 运用  我国的服装设计在与国际时尚接轨的同时,民间艺人和设计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创新运用编织工艺、材料等
电力企业在三集五大改革升级下,企业员工社会保险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在贯彻国家政策的同时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稳定员工队伍并为员工提供可靠保障,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
现代企业在人事管理中都会采取绩效考核及绩效管理策略来鼓励员工,提升员工的工作价值,促进其工作效率提高.但目前有些企业的绩效管理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现实价值和
摘 要 我国新媒体背景下对编辑出版人才有新的要求,而民族类高校对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异同和问题,对此研究出既适合社会大环境又能振兴民族出版业的对策。文章主要讲述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我国编辑出版行业现状;(2)民族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现状;(3)我国民族出版业发展趋势;(4)民族高校应如何适应出版行业变化设置编辑出版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民族高校 编辑出版 人才培
1901年,一位名叫哈尼格的德国科学家所发表的论文,得出了甜味敏感区域在舌尖的一系列结论。比如,舌头上的味蕾可以感受甜、咸、酸、涩四种味道。甜味味蕾主要分布在舌尖,咸味味蕾在舌缘,酸味在舌头后缘两侧,涩味则在舌根。甜、酸、涩、咸是构成葡萄酒口味的主要元素,品尝葡萄酒时要注意它们在口腔中的细微变化。  甜味支撑葡萄酒醇厚感  葡萄酒中的甜味物质是构成柔和、肥硕和圆润等感官特征的要素。葡萄酒中的甜味物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要求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那么,面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瓶颈”问题,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提高教学效益,展现作文的精彩呢?  一、营造宽松的习作氛围  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写作是一种激情,燃烧着思想的光辉,闪烁着青春的年华。在平时的教学中,教
自2015年7月海口开始“双创”以来,各项工作全面进入“双创”模式.广大市民从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的自觉参与,全市上下以“愚公移山”之志,弘扬“四种精神”,培植固化“三种特
期刊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五水共治是浙江经济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惠及民生的治理措施。五水共治中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方式,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承认自然客观实在性,“劳动创造美”以及“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价值意蕴。加强对五水共治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