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留洋记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n395924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词不是在热捧中灭亡,就是在热捧中“脱草”——被主流招安收编,以英语形式走进权威词典。
  
  如果你从没上网vegeteal(偷菜),坚持看foulsball(中国足球),出差必坐don’train(动车),就太niubility(牛逼)了,我只能smilence(笑而不语)……antizen(蚁民)的智慧不可小觑,自创英语热词像病毒一样风靡网络。
  比起怎么用一个中文热词,怎么翻译输出更让人纠结。
  就像年度热词“给力”,不管塞在句子哪个部分,即使再“萌”,联系上下文也会“懂的”,但要为它寻找一个处处通用的翻译,皓首穷经也未必如愿,不如索性心一横,套用音译生造一个“gelivable”。随后,“ungelivable”(不给力)、法语guélir也在网上遍地开花。
  “gelivable”的构词法并非独创,当年神六上天时,热极一时的“taikonaut”(特指中国宇航员)也是音译加意译——“taiko”源自“太空”,后缀“-naut”指“驾驶员、操作员”。按照约定俗成的国际惯例,拥有载人技术的国家都能很长脸地享受一个量身定做的专有名词,外媒在报道神六时杜撰了“taikonaut”,目前除“taikonaut”之外,只有特供美国的“astronaut”和特供俄罗斯的“cosmonaut”。
  “gelivable”们现阶段基本只供国人自娱自乐,但有“taikonaut”的光荣传统在前,很可能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完成一次“山鸡变凤凰”的改造。
  
  从“纸老虎”到“不折腾”
  
  译热词难,译时政热词更难,译举足轻重的时政热词是难上加难。
  2009年,一个“不折腾”把无数翻译家折腾得人仰马翻。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上,领导人的三个“不”(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里,“不折腾”尤其意味深长。这些深意不是三言两语能解释明白的,更何况翻译?
  官方解释一时缺位,民间发挥草根智慧,译法五花八门:dont flip flop(别翻来倒去,朝三暮四),dont get sidetracked(别走岔路),dont sway back and forth(别反复),no dithering(不踌躇),no major changes(没有重大变化)avoid futile actions,(不做无用工),no self-consuming politicalmovements(不搞自我消耗的政治运动)……
  直译还不“解渴”?没关系,译手孜孜以求翻出“不折腾”的延伸含义,比如“avoid power abused”(避免权力滥用),试想没有权力滥用,怎么会折腾?也有人提出“no making movement”(不搞运动)。另有一种思路,“不折腾”是不给百姓增加负担,不給百姓出难题,不能为个人利益而做一些无用的事,那就是“dont setback for personalinterest”。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译法“no trouble making”,直译为“不找麻烦”。
  似乎每个人都言之成理,却总是意犹未尽。于是,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到与“不折腾”有关的问题时,现场翻译干脆根据汉语拼音念出“bu-zheteng”!
  词汇一旦与政治相关,翻译就要留神。早年斯诺采访,毛泽东形容自己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据说被译成“一个没有头发的和尚打着雨伞,看不到天日”(A monk without hair is taking an umbrella,he can not see the sun and the sky),于是西方世界解说纷起,令人捧腹。女记者斯特朗来延安采访,毛泽东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时担任翻译的余光生创造性地找出一个对应词scarecrow(稻草人)。但毛泽东纠正了他的翻译,“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纸糊的老虎,是paper tiger。”日后基辛格访华时和毛泽东谈起paper tiger,机灵地接话:对了,纸老虎,就是指我们。
  
  新词如何“脱草”?
  
  随着《牛津英汉汉英词典》在线版将“囧”(Dumbfounded),“山寨”(Knock-off),“剩女”(Old spinster),“愤青”(Angry youth),“房奴”(Mortgage slave),“自由行”(Free individual travel)等词收入词条,越来越多中文热词修成正果。但
  更多热词由于找不到一个妥当的翻译,无法被主流招安“脱草”,走进权威词典,于是就在热捧中渐渐降温,走向寂灭。
  在1600年前,仅有typhoon(台风),Japan(日本),li(里),litchi(荔枝)等6个中国制造的词汇被收入牛津;17世纪增加了31个,18世纪又有44个词杀入英语家族,19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爆发,新词达到112个词,而上世纪截至1992年最后一个中文词编入《牛津英语辞典》为止,新词又增加了152个。不过在一季度更新一次的牛津在线辞典中,中文借词数量可以乘上十。
  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发布报告称,自1994年以来加入英语的新词汇中,“中文借用词”的数量独占鳌头,以5%-20%的比例超过任何其他语言来源。该机构长期扫描网络以发现突然冒出的英语新词汇,并且跟踪它们的主要用途与使用频率。据说平均每天将14.7个“新词”收进英语家族,折算一下,平均每98分钟就有一个英语新词问世,平均每天有一个中式英语杀入“标准英语”家族。
  前不久“dia”(嗲)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在线版,原本来源于英语dear,同一词根延伸出diaism(名词,嗲主义或崇尚嗲的理念),diaist(名词,嗲人),diaistic(形容词,嗲的),diaisticable(形容词,令人觉得嗲的),diaisticate(动词,发嗲)。cyber-diaist(网络红人),superdiaistic(超级嗲的)。
  怎样的中式英语能进入英语家族?负责《牛津英语词典》新词收录工作的首席编辑格莱姆
其他文献
一些评论者更激烈地指出,“小三”被追究侵权,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止痛药,婚姻爱情问题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法律不能越位,大众的道德不应凌驾于私权之上,否则,即使法律插手太多,最终恐怕仍拯救不了道德。    “小三”会被法办?一则“第三者或被追究侵犯配偶权”的消息,近日在网络迅速流传,引发广泛争议以及无数的口水战。  “‘第三者’或被追究侵犯配偶权,无过错方有望要求过错方和与之通奸的‘第三者’赔偿其经济和
如果欧洲再建一座博物馆,如何才能成为传世经典?比利时建筑师文森特·考尔博德已经有了设想——既实用又艺术的水上生态建筑——僧帽水母号(Physalia),它既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艘工业船。  文森特·考尔博德的杰作是个庞然大物,看上去既像它的名字——一顶巨大的僧帽,也像一只在水中嬉戏的巨兽猛犸。这只水母是一座有品位的浮动博物馆,水生态系统方面的科学家将在这里奉献一座隐藏着的“地球花园”实验室。游客们
如今,世界各地相继建立的精武体育会已经多达56个。    在上海虹口区的横浜桥,有一个名闻遐迩的精武体育会。从1910年霍元甲在上海创立“精武体育会”,到如今“精武体育”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历经百年沧桑,掀开了人们对尘封历史的回忆……    百年庆典忆宗师    广州亚运会再次“不走寻常路”,首金的出处不是人们熟悉的射击或举重,而是非奥项目——比“国球”还收放自如的武术。有人说,组委会之所以把武术
总结伊利的品牌之道,那就是:责任是铸就品牌的基石,品牌是传承责任的载体。    2010年,重大事件一件接一件,给有着长远品牌建设愿景的企业提供了难得机会。而对于怀揣更高理想的伊利来说,要在后奥运时代不断地取得成功,凭借的还是品质。    品质赢得国际盛事青睐    成功牵手奥运,伊利率先开始了产品结构的战略升级,先后推出了多款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奥运品质”产品,其中包括首次破解了困扰亚洲人的
七匹狼未来的品牌发展,希望能够代表一种中国精神,引领主流文化时尚。    前不久,七匹狼2010秋冬的一组时尚大片以及随后推出的电视广告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在这则制作精良的广告片中,陆川的求近思远、张涵予的隐忍激昂、张震的时尚经典、孙红雷的铁骨柔情,以及胡军的锐意进取——五位一线男星通过演绎成熟、优雅、豁达的当代男士风范,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的男人精神,传递出“男人不只一面”的品牌文化内涵。  “这是
酒席上人人都在谈微博,酒席回来再到微博上谈酒席。微博装饰了你的梦,你装饰了别人的微博。在微博上,每个人都会失去自己的声音,也会找到自己的声音。    我上微博近一年,粉丝5万多,发帖2000多,收到评论7万多,转发13万多。盘点下来,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句式是:万能的微博啊,我现在有个什么什么的问题,应该怎么怎么办呢?与以往BBS上的求助帖不一样,微博上即时涌来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是的,即时,我真喜欢
“弑父”是很多男人的心结,如果看过《少年凯歌》,就知道他为什么把孤儿报仇的年龄从20岁改到了15岁。    影片《赵氏孤儿》在豆瓣的打分很低,低于很多真正的烂片。看电影真的是一件很私人的事,当然有很多人太容易受他人左右,或者受以往的印象左右。比如很多篇影评的题目就是:因为《无极》,不看《赵孤》;陈凯歌能拍出什么好东西?  这些话恍惚让我想起了“文革”,被游街的那些惨白的脸,背后都插着一根木条,上面
民间审判在实施过程中,并不天然地体现法律的根本意义与公约价值,相反,它容易掩盖或模糊法律与民间情感的边界。    20多年前,香港好几部通俗故事片热映大陆,围绕情与法、理与法的话题夹缠不清,频频施放催泪弹,结果观众哭得稀里哗啦,一脚踏出电影院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应对一起简单的离婚案。那么今天,中国人是否就厘清了情与法的边界?我看不可乐观。  12月5日14时20分,发生在长春市工农大路与红旗街交会处一
网络是热词的接生婆。   原先,一个新词从诞生到流行,需要数月甚至数年;如今,只要新词足够生猛、生动、生机勃勃,从火山爆发般蓬勃而出,到如飓风般席卷众生,只需要几个小时,甚至更快。   每个人都是口水之源,再也不像以前的传播渠道有编辑、校对加以“规范”,即使许多新词只是昙花一现,但人们突然发现,汉语变得如此丰富,这样活泼——“伪娘”“乙男”,“亮叔”“凤姐”,演绎网络男女百态;“姐”和“帝”是百搭
热词的特点在于精阅读和快传播,它们生产迅速便于传播,但随着社会热点的转移,往往来得快也去得快。    无需在论坛发帖或潜水,只要电脑挂在网上,搜狗拼音最新热词更新提示的小窗口就会从屏幕右下方跳出来,提醒你哪些是最新的热词。  热词就像本山大叔的作品,从某人灵机一动信口道来之后,就进入了工业化的传播流程。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最新最in的社会潮流,对应着越来越快速和碎片的后现代社会状况。我们需要更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