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高教学与普通高中教学的显著区别在于,职高教学在进行文化课教学的同时,实施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教学,培养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等职业人才,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因此,职高的数学课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要努力提高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注重职高数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
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命题、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其中有的是职高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职高数学教学的节奏。如:“函数”教学可以将初中关于“函数的定义”与职高关于“函数的定义”相对比,使学生掌握前者重在“变量的依赖关系”,后者则是集合的观点,区别它们在形式上的不同与本质上的联系,认识职高阶段函数定义的严谨性。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为学习其它专业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专业需要重新构建数学教学体系
职高数学教师应对各个专业目前所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这个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作一个详细的调查,确定在职业高中阶段有哪些数学知识是必须传授的,哪些数学知识是介绍性传授的。同时还要与专业课教师建立沟通的渠道,了解数学内容对各专业所需的时间段和侧重点,做到根据专业需要,认真选择或编写教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从而重新构建以专业需要为主的新的数学教学体系。调整过程中可不必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的完整性,关键是要突出职业学校数学的实用性和服务性。我通过调查确定了各专业的侧重点:财会专业要以学习函数、概率与统计初步等知识为主;电子电子专业要以学习角函数及复数等知识为主;机械专业(包括数控专业)要以学习立体几何、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为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等差数列时,不妨引导他们从算法的最优化说起:旅游业专业主要侧重点是利润计算和最优化方面规划。而与学生专业知识联系不大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一般性地了解,教师更不必要深入和拓展。实践证明,调整过的职高数学教学,一方面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普遍感到学习数学足有用的,不是空洞的,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也积极反应,普遍认为这样的数学教学有力地服务专业知识传授。我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基本上适应了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习热情高涨,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三、加强课外辅导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批阅、课堂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助。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有的采取启发式,有的采取指导式,有的个别辅导,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識,如对后进生出现基础性的问题,应帮助其复习学过的旧知识,举浅显易懂的例子,使旧知识能够自然向新知识过渡。对中上层学生出现一般问题,一般不予直接讲解,而是多进行启发,做到点到为止,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后走人社会,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因此,在课外辅导时,教师要多启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因此,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交流。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合作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搭建舞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为了共同的目标互相帮助,共同分享成功与快乐,同时在矛盾中学会沟通、理解。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消除职高学生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走进职高的学生大多较自卑,因此,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是教师做好教学丁作首先应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求心理策略,对学生加强暗示法、激励法、表扬法,精神奖励比物质鼓励更重要。教师通过语言、行动把精神传给他们,学生自然感受到“我行”“我能”“我可以”。例如:上课提问时,对于那些比较基础的、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后进生剐答,哪怕他只答对一小部分,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肯定性或赞赏性的语言,学生会感到教师关心自己,注意自己,就会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学习上有点滴的进步时,教师都应当众表扬。这样学生为辜负老师的一番期望就会更加努力。教师平时要多和学生聊天,多鼓励他们,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认为自己其实很聪明,只是没有用心在学习上而已。
总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时既要“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较多的实用的数学知识”,又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针对“职业高中实践性强,应用性强,学生底子薄”的特点,又要注意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强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职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一、注重职高数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
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如:命题、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与锐角的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中的直线方程与代数中的一次函数、抛物线和二次函数……其中有的是职高的新内容,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通过联想对比,回顾初中知识,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使学习逐步深入,适应职高数学教学的节奏。如:“函数”教学可以将初中关于“函数的定义”与职高关于“函数的定义”相对比,使学生掌握前者重在“变量的依赖关系”,后者则是集合的观点,区别它们在形式上的不同与本质上的联系,认识职高阶段函数定义的严谨性。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识,为学习其它专业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专业需要重新构建数学教学体系
职高数学教师应对各个专业目前所需用到的数学知识和这个专业上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知识作一个详细的调查,确定在职业高中阶段有哪些数学知识是必须传授的,哪些数学知识是介绍性传授的。同时还要与专业课教师建立沟通的渠道,了解数学内容对各专业所需的时间段和侧重点,做到根据专业需要,认真选择或编写教材,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从而重新构建以专业需要为主的新的数学教学体系。调整过程中可不必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的完整性,关键是要突出职业学校数学的实用性和服务性。我通过调查确定了各专业的侧重点:财会专业要以学习函数、概率与统计初步等知识为主;电子电子专业要以学习角函数及复数等知识为主;机械专业(包括数控专业)要以学习立体几何、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为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等差数列时,不妨引导他们从算法的最优化说起:旅游业专业主要侧重点是利润计算和最优化方面规划。而与学生专业知识联系不大的内容可以让学生一般性地了解,教师更不必要深入和拓展。实践证明,调整过的职高数学教学,一方面受到学生热烈欢迎,普遍感到学习数学足有用的,不是空洞的,另一方面专业教师也积极反应,普遍认为这样的数学教学有力地服务专业知识传授。我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基本上适应了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习热情高涨,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三、加强课外辅导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通过作业批阅、课堂提问、学生提问等多种手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给予不同的指点和帮助。针对学生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有的采取启发式,有的采取指导式,有的个别辅导,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础知識,如对后进生出现基础性的问题,应帮助其复习学过的旧知识,举浅显易懂的例子,使旧知识能够自然向新知识过渡。对中上层学生出现一般问题,一般不予直接讲解,而是多进行启发,做到点到为止,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职业学校的学生,以后走人社会,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多是靠自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掌握的数学知识为基础,给予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养成自学习惯,培养自学能力。因此,在课外辅导时,教师要多启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因此,在职高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交流。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合作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对话式、交互式、融合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指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应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为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与交往能力的发展搭建舞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为了共同的目标互相帮助,共同分享成功与快乐,同时在矛盾中学会沟通、理解。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消除职高学生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走进职高的学生大多较自卑,因此,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是教师做好教学丁作首先应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求心理策略,对学生加强暗示法、激励法、表扬法,精神奖励比物质鼓励更重要。教师通过语言、行动把精神传给他们,学生自然感受到“我行”“我能”“我可以”。例如:上课提问时,对于那些比较基础的、简单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后进生剐答,哪怕他只答对一小部分,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肯定性或赞赏性的语言,学生会感到教师关心自己,注意自己,就会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学习上有点滴的进步时,教师都应当众表扬。这样学生为辜负老师的一番期望就会更加努力。教师平时要多和学生聊天,多鼓励他们,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认为自己其实很聪明,只是没有用心在学习上而已。
总之,职业高中数学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学时既要“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较多的实用的数学知识”,又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既要针对“职业高中实践性强,应用性强,学生底子薄”的特点,又要注意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加强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从而提高职高数学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