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作文想要取得高分,“创新”很重要。创新体现在立意的新颖和选材的新鲜上,以此反映作者独特的感受和发现,不蹈袭他人。但这个“新”是相对的“新”。作为高中生,又是在考场上,不可能创造出多么高深的理论,引用的材料也只能是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以,只要相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你的立意、选材有一点独到之处,文章就会显得与众不同。
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角色转换之间
当你还在娘胎的时候,父母就开始了胎教,他们给你听音乐,为你讲故事。可能那时候的你不一定听得到、听得清,但这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这一刻,父母开始了对你的教育。
在你出生之后,父母教你认数字、识拼音,把一些他们认为正确的事告诉你、教导你,你也在他们的教导下默默地成长。当你上初中的时候,他们教育你怎么对待教师、对待同学、对待长辈,还告诉你一些社会经历,总之把他们认为正确的、有用的都告诉你。
当你上高中的时候,科技越来越发达,你有了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但老一辈的父母不清楚这些该怎么用。他们只会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有些父母连短信也不会发。电脑里的很多程序父母都不会操作。虽说数码相机拍照很方便,但要调焦距、选择拍摄模式父母又不太懂……这些科技产品我们年轻人理解起来很快,但老一辈的父母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反应慢、记忆差,学了半天还是不知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充当老师,慢慢地、一点点地、耐心细致地教他们,就像小时候他们教我们一样。
到了大学,你考了驾照,可以开车了。你懂得快,适应起来也快,但父母就没那么容易了,手脚也不是很好了,也没我们这么有活力。所以这时候我们年轻一辈又站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教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讲解,手把手地教。角色之间的转换,就在于谁懂得多、了解得多。小时候,他们教我们;现在,我们教他们。
年轻人获得了反哺能力,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
知识的成长,就在于角色的转换。
这是根据201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写的一篇考场作文。从高考阅卷评分标准的基础等级看,文章审题准确、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只是字数上没有达到要求。从发展等级看,文章想阐述年轻人与父母一辈之间的文化反哺,却只粗略地叙述了教父母使用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以及教父母开车等事件,没有生动感人的细节,就事论事,泛泛而谈。这样的观点、材料无一丝新意可言,阅卷时随处可见,文章得分不会太低,但也绝对拿不了高分。
再看下面这篇文章。
角色转换之间
母亲,您面朝土地背朝天的身影曾令我尊敬,您在炎炎烈日下抖落的汗珠曾令我动容,您脸上那风霜雨雪留下的沟壑曾令我感怀。您就是这么一个勤勤恳恳坚守在土地上的庄稼人。
从我懂事起,您就用土地的厚实坚忍,用您身上的埋首坚持,教育我,鼓励我,塑造我。当我遭遇挫折、面临失意时,是您指着泥土地上的西瓜苗告诉我,要自强,要勇敢,要用微笑面对失败,要用毅力挑战自我。您的谆谆教诲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然而这一次,您却无法再用微笑面对。
我家以种植大田西瓜为业。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种在田里的露天大西瓜价格越来越低,日益下降的收益使家里的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眼瞧着满地西瓜,母亲常常用手撑着下颚,呆呆地坐在田埂上,眼里流露出痛苦、无奈和疲乏。这眼神让我心痛,那落寞悲伤的身影深深刺痛了我的眼睛。我要帮母亲渡过这一难关。
在浏览了报纸上的农业科技新闻和查找了相关资料之后,我静静地坐在母亲身边:“妈妈,您从小就在生活上、学习上教育我、鼓励我,这次就让我来帮帮你吧。”母亲将信将疑地看着我。我微微笑了笑,向母亲介绍了大棚小西瓜的种植方法、市场价格及发展前景,母亲听得连连点头。见母亲渐渐认同我的建议,我又带着她参观了县现代农业示范场的大棚小西瓜基地,请教了那里的技术员。走了这么一圈后,母亲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笑容里透着信心和热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与母亲分工合作,母亲负责种植管理,而我则负责收集技术资料。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家里的西瓜地焕发了新的生机。
通过这次的角色转换,我更加感受到了母亲的刻苦和执著,我还发现母亲变得更加豁达和开放,只要遇到不明白的,总是虚心请教别人,甚至还会来问问我的想法。对于日新月异的农业新技术,母亲的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而我在与母亲的角色转换中,也成长得更加成熟稳重,少了一份稚气,多了一份责任,懂得了学习、交流的真谛。
再次和母亲肩并肩坐在田埂上,看着一箱箱等待外运的小西瓜,想象着不断增长的销售额,我们一起笑了。
文化反哺,角色转换,我与母亲共同成长。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成功帮助母亲改种大棚小西瓜”这件事来体现“在文化反哺的角色转换过程中,我与母亲新老两代共同成长前进”的立意。这个主题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够反映出当今社会急剧变化、文化多元发展的特征,选择的事件也让人眼前一亮,比前一篇文章要新颖得多,给人的启示、教育、震撼也“给力”得多。
文章要有创新,挑选一个新颖的角度来立意是关键,审题时可以从纵向、多向、逆向三个角度出发来拓展思维。
纵向思维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思维方法,写作时,在正确审读、理解题目主旨以后,花些时间作进一步的拓展,就能得出不一样的见解。比如“角色转换之间”这个题目,很多同学和第一篇文章的作者一样,想到随着时代变迁,父母对手机、电脑等电子科技产品的接受度不如自己。但是,再进一步思考一下:随着社会的变化,父母跟不上的仅仅只有对科技产品的接受程度吗?新的技术只有手机、电脑吗?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就能得出像第二篇文章这样新颖的角度。
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同一个问题,从不同侧面或不同环节去思考,结论也会有所不同。多向思维就是要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能捕捉到许多新颖独特的信息。针对“角色转换之间”,笔者有一位学生以“角色转换”为轴心,从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四个方面展开多向思考,充分挖掘“角色转换”中的人物故事、思想火花、感悟体验、生活经历,从而体现文章立意:“角色转换之间,应该是传统或主流文化的华丽转身,而不是正统优秀文化的黯然离去。”这立意真可谓一鸣惊人。
逆向思维法,就是在提炼观点的时候,从反方向去思索、分析,勇敢地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笔者的另一位学生运用这个方法,在一边倒的对“文化反哺”的赞扬声中,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现代文化尚未成熟,有待于历史和未来的洗礼,此刻即言‘反哺’是否为时过早”的问题,然后分析指出,经典文化正因为经历了时间的冲刷才显露出它的精华和价值,而我们需要汲取精华才能成长,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文化来反哺我们的祖先,唯有如此,世界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青出于蓝才会胜于蓝。作者通过逆向思考,反弹琵琶,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把读者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当然,掌握审题时的思维方法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有丰厚扎实的生活积累与感悟,才能在考场上联想到独特的事例、材料来叙述、论证。只要在立意、材料上有与众不同的拓展,就一定能写出观点鲜亮、见解新颖的考场作文来。
想请徐老师给你的文章打分,并为你量身打造“进化”方法吗?赶快发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吧!
请看下面这篇文章。
角色转换之间
当你还在娘胎的时候,父母就开始了胎教,他们给你听音乐,为你讲故事。可能那时候的你不一定听得到、听得清,但这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这一刻,父母开始了对你的教育。
在你出生之后,父母教你认数字、识拼音,把一些他们认为正确的事告诉你、教导你,你也在他们的教导下默默地成长。当你上初中的时候,他们教育你怎么对待教师、对待同学、对待长辈,还告诉你一些社会经历,总之把他们认为正确的、有用的都告诉你。
当你上高中的时候,科技越来越发达,你有了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但老一辈的父母不清楚这些该怎么用。他们只会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有些父母连短信也不会发。电脑里的很多程序父母都不会操作。虽说数码相机拍照很方便,但要调焦距、选择拍摄模式父母又不太懂……这些科技产品我们年轻人理解起来很快,但老一辈的父母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反应慢、记忆差,学了半天还是不知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充当老师,慢慢地、一点点地、耐心细致地教他们,就像小时候他们教我们一样。
到了大学,你考了驾照,可以开车了。你懂得快,适应起来也快,但父母就没那么容易了,手脚也不是很好了,也没我们这么有活力。所以这时候我们年轻一辈又站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教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讲解,手把手地教。角色之间的转换,就在于谁懂得多、了解得多。小时候,他们教我们;现在,我们教他们。
年轻人获得了反哺能力,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
知识的成长,就在于角色的转换。
这是根据201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角色转换之间”写的一篇考场作文。从高考阅卷评分标准的基础等级看,文章审题准确、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只是字数上没有达到要求。从发展等级看,文章想阐述年轻人与父母一辈之间的文化反哺,却只粗略地叙述了教父母使用手机、相机等电子产品以及教父母开车等事件,没有生动感人的细节,就事论事,泛泛而谈。这样的观点、材料无一丝新意可言,阅卷时随处可见,文章得分不会太低,但也绝对拿不了高分。
再看下面这篇文章。
角色转换之间
母亲,您面朝土地背朝天的身影曾令我尊敬,您在炎炎烈日下抖落的汗珠曾令我动容,您脸上那风霜雨雪留下的沟壑曾令我感怀。您就是这么一个勤勤恳恳坚守在土地上的庄稼人。
从我懂事起,您就用土地的厚实坚忍,用您身上的埋首坚持,教育我,鼓励我,塑造我。当我遭遇挫折、面临失意时,是您指着泥土地上的西瓜苗告诉我,要自强,要勇敢,要用微笑面对失败,要用毅力挑战自我。您的谆谆教诲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然而这一次,您却无法再用微笑面对。
我家以种植大田西瓜为业。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种在田里的露天大西瓜价格越来越低,日益下降的收益使家里的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眼瞧着满地西瓜,母亲常常用手撑着下颚,呆呆地坐在田埂上,眼里流露出痛苦、无奈和疲乏。这眼神让我心痛,那落寞悲伤的身影深深刺痛了我的眼睛。我要帮母亲渡过这一难关。
在浏览了报纸上的农业科技新闻和查找了相关资料之后,我静静地坐在母亲身边:“妈妈,您从小就在生活上、学习上教育我、鼓励我,这次就让我来帮帮你吧。”母亲将信将疑地看着我。我微微笑了笑,向母亲介绍了大棚小西瓜的种植方法、市场价格及发展前景,母亲听得连连点头。见母亲渐渐认同我的建议,我又带着她参观了县现代农业示范场的大棚小西瓜基地,请教了那里的技术员。走了这么一圈后,母亲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笑容里透着信心和热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与母亲分工合作,母亲负责种植管理,而我则负责收集技术资料。我们的共同努力,让家里的西瓜地焕发了新的生机。
通过这次的角色转换,我更加感受到了母亲的刻苦和执著,我还发现母亲变得更加豁达和开放,只要遇到不明白的,总是虚心请教别人,甚至还会来问问我的想法。对于日新月异的农业新技术,母亲的学习热情也越来越高。而我在与母亲的角色转换中,也成长得更加成熟稳重,少了一份稚气,多了一份责任,懂得了学习、交流的真谛。
再次和母亲肩并肩坐在田埂上,看着一箱箱等待外运的小西瓜,想象着不断增长的销售额,我们一起笑了。
文化反哺,角色转换,我与母亲共同成长。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成功帮助母亲改种大棚小西瓜”这件事来体现“在文化反哺的角色转换过程中,我与母亲新老两代共同成长前进”的立意。这个主题符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够反映出当今社会急剧变化、文化多元发展的特征,选择的事件也让人眼前一亮,比前一篇文章要新颖得多,给人的启示、教育、震撼也“给力”得多。
文章要有创新,挑选一个新颖的角度来立意是关键,审题时可以从纵向、多向、逆向三个角度出发来拓展思维。
纵向思维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思维方法,写作时,在正确审读、理解题目主旨以后,花些时间作进一步的拓展,就能得出不一样的见解。比如“角色转换之间”这个题目,很多同学和第一篇文章的作者一样,想到随着时代变迁,父母对手机、电脑等电子科技产品的接受度不如自己。但是,再进一步思考一下:随着社会的变化,父母跟不上的仅仅只有对科技产品的接受程度吗?新的技术只有手机、电脑吗?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就能得出像第二篇文章这样新颖的角度。
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结果会有所不同;同一个问题,从不同侧面或不同环节去思考,结论也会有所不同。多向思维就是要发挥思维的活力,从正反、上下、内外、前后等多方面去思考问题,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能捕捉到许多新颖独特的信息。针对“角色转换之间”,笔者有一位学生以“角色转换”为轴心,从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四个方面展开多向思考,充分挖掘“角色转换”中的人物故事、思想火花、感悟体验、生活经历,从而体现文章立意:“角色转换之间,应该是传统或主流文化的华丽转身,而不是正统优秀文化的黯然离去。”这立意真可谓一鸣惊人。
逆向思维法,就是在提炼观点的时候,从反方向去思索、分析,勇敢地打破认识常规,得出全新的见解。笔者的另一位学生运用这个方法,在一边倒的对“文化反哺”的赞扬声中,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现代文化尚未成熟,有待于历史和未来的洗礼,此刻即言‘反哺’是否为时过早”的问题,然后分析指出,经典文化正因为经历了时间的冲刷才显露出它的精华和价值,而我们需要汲取精华才能成长,才能创造出更有价值的文化来反哺我们的祖先,唯有如此,世界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青出于蓝才会胜于蓝。作者通过逆向思考,反弹琵琶,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把读者引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当然,掌握审题时的思维方法只是一个方面,还需要有丰厚扎实的生活积累与感悟,才能在考场上联想到独特的事例、材料来叙述、论证。只要在立意、材料上有与众不同的拓展,就一定能写出观点鲜亮、见解新颖的考场作文来。
想请徐老师给你的文章打分,并为你量身打造“进化”方法吗?赶快发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