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分析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keaiche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探究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的方法诊断宫外孕患者为研究目的。通过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71例宫外孕患者进行诊断,随机分组,实验组42例患者采用经腹部的超声诊断,对照组29例患者选择经阴道的超声诊断,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并与手术以及病理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为实验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2.76%,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诊断结果表明:宫外孕患者采用经腹部的超声诊断,诊断结果的准确率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能够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值,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宫外孕;经腹部的超声诊断;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173―02
  宫外孕是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异常妊娠的过程,其中较为常见的为输卵管妊娠,因为输卵管腔狭窄或者周围出现炎症,导致管腔不畅,阻碍了孕卵的正常运行,并在输卵管中进行停留、着床和发育,从而造成输卵管的妊娠流产或者破裂[1]。属于多发的妇产科急腹症,近些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一旦出现宫外孕的破裂,就容易出现急性内出血的并发症,直接威胁着孕妇的生命[2]。若在孕早期能够准确诊断出宫外孕患者,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可以减少对患者身体的损害。在临床实践中,经腹部的超声诊断价格低廉、能够重复使用,安全无痛,属于价值高的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71例宫外孕患者进行诊断,分组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和经引道超声诊断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收治的71例宫外孕患者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42例,年龄范围:20-43岁,平均年龄为:(31.45±5.37)岁,停经时间:25-74天,平均的停经时间为:(46.91±3.58)天。患者阴道有不规则的出血,腹痛等症状。对照组患者29例,年龄范围:19-43岁,平均年龄为:(32.08±5.53)岁,停经时间:25-75天,平均的停经时间为:(46.34±3.61)天。患者阴道有不规则的出血,腹痛等症状。两组患者身体的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实验组该组患者选择经腹部的超声诊断,要求其在检查前1-2小时饮用800-1000ml的谁,当膀胱充盈后,其腹部探头频率设置:3.5-5.0MHz,将耦合剂涂抹在探头上,放在下腹部给予各角度的扫查,观察子宫大小、内膜回声、宫旁附件区有无包块的存在,盆腔中有无积液,以及宫内有无妊娠囊。
  1.2.2对照组该组患者选择经阴道的超声检查,阴道探头的频率:5-7.5MHz,使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将耦合剂涂抹在探头顶端,套上避孕套,将套内的空气排净,然后将消毒耦合剂涂抹在套外,缓慢把探头放入阴道,与阴道穹窿和宫颈紧贴,给予各角度的扫查。同样观察子宫大小、内膜回声、宫旁附件区有无包块的存在,盆腔中有无积液,以及宫内有无妊娠囊。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42例患者经腹部进行超声诊断,诊断结果和病理的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有40例,符合率为95.24%,2例患者为漏诊,漏诊率为4.8%。对照组29例经阴道进行超声诊断的患者,诊断结果和病理的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有24,符合率为82.76%,5例为漏诊,漏诊率为17.2%。实验组患者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宫外孕患者主要的表现为:阴道的不规则出血,停经,腹痛等,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的位置受孕。在常规的超声诊断中,对于急性盆腔炎和宫外孕在区分上有一定的困难[3]。在早期给予患者明确的诊断,能够给予准确有效的治疗。黄体破裂的超声图像是附件出现包块,为不均匀的低回声,盆腔和子宫直肠处有游离积液,和输卵管破裂型的妊娠超声图像比较相似,在诊断中有一定困难。但给予患者采用经腹部的超声诊断,可以清晰的表现附件边界,同时诊断过程中,还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出现,停经为典型的早孕症状,尿HCG为阳性,在超声检查后如果排除其为宫内孕,就有很大可能为宫外孕。诊断时,要给予全方位的交叉扫查,在宫外孕的诊断过程中,典型妊娠囊属于判断该疾病的一个重要证据[4]。一般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超声图像的附件区会有完全孕囊,具有胎芽和胎心搏动,在子宫腔中偶尔会有假孕囊的回声,并不均匀。如果在超声诊断中盆腔有积液回声,利用超声定位给予后穹窿穿刺,如果抽出不凝暗红色血液,就属于宫外孕。目前,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操作简单,患者没有痛苦,该诊断的准确率不断提高。我国很多育龄妇女因为宫内有节育器的放置,而出现宫外孕的情况,在子宫单侧的附件区容易有包块的出现,形状并不规整,且内部的回声并不均匀,和周围附件区有粘连的情况,导致子宫直肠凹陷显示有液性暗区。对照组患者选择经阴道的超声诊断,该种方法的诊断率低于实验组。经过诊断研究和分析,实验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82.76%,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经腹部的超声诊断宫外孕患者,诊断结果的准确率高,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可为患者在治疗方面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值,有助于患者身体得到早日恢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1]杨芳娟. 经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医学工程,2015,02:62.
  [2]尚晓斌. 经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2014,01:165-166.
  [3]李梅,张卓. 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比较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2013,26:110-111.
  [4]刘治荣. 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7:25-2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本次探讨小儿气管异物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气管异物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其气管异物的原因,并对其进行救治和护理,同时探讨降低小儿气管异物发生率的对策。结果:200例患儿当中,其中197例患儿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其中3例患儿在无麻醉情况下行气管镜检查将异物取出,未出现死亡病例,有效率为100%。结论:发生小儿气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婴儿母乳喂养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出生的婴儿200例,针对这些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随着月龄的增长,6个月以内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呈降低趋势,以 4个月以后尤为明显;其中以母乳不足导致母乳喂养失败的占65%、过早的添加辅食占30.0%,其他因素占0.5%。结论:加强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正确指导母乳喂养的技巧,帮助产妇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
·  【关键词】Fabry病;水解酶a-半乳糖苷酶;血管角质瘤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4―0169―01  Fabry病是由于溶酶体中水解酶a-半乳糖苷酶缺乏,导致糖(神经)鞘脂蓄积而导致多系统受累的疾病。临床以特征的皮肤改变(血管角质瘤)、感觉异常、肾功能衰竭等为主要表现。本症又称弥漫性躯体血管角质瘤。1898年德国Fabry和英国A
【摘要】目的:观察传统成骨诱导培养液诱导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发生成骨分化的效果,初步探讨肾乳头钙化斑形成的可能的细胞学机制。方法:实验分为2个组:传统成骨诱导液组和对照组;各组细胞分别培养至第6d时,用茜素红钙染色试剂盒对各组细胞进行染色,于倒置显微镜下拍照,观察钙结节形成的情况。结果:细胞茜素红染色:成骨诱导组可见典型阳性钙结节表现,而对照组呈现阴性。结论:人肾成纤维细胞在成骨诱导培养液的刺激作用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甲状腺肿块的B超与CT图像表现,探讨两种不同的影像方法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72例甲状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中56例为良性肿块,16例为恶性肿块患者。根据患者术前超声与CT的不同表现,结合手术病理可见的肿块边缘、囊变坏死等情况来进行对比。比较B型超声与CT的结果显示的正确率。结果:B型超声与CT在显示甲状腺
【摘要】目的:对照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X线、CT、MRI影像学表现。方法:选择68例ANFH患者对其X线、CT、MRI影像学检查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做X线平片、CT、MRI检查,阳性率及准确率分别为20%、73%、97%,准确率分别为10%、66%、88%。结论: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综合应用可明显提高ANFH的准确率,X线平片、CT、MRI检查各有优缺点。  【关键词】股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