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育在美育中的独特性

来源 :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x713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作为生活的多棱镜,是美丽多姿的。总凡是生活中的美都是人们创造的,我们教师的工作说到底就是陶治情操、美化心灵的工作,音乐艺术也属于美育的范畴,它的目的和功能在于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净化心灵、提高人们对事物的审美认识。音乐教育在美育中具有相对的独性,它的独特性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音乐是以形感人的艺术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就是说人们在欣赏各种的事物而产生美感的时候,都是从客观的直觉形象开始,并通过形象进一步深入认识它的内在本质,从而得到理智上的满足和和精神上的享受,如《苏武牧羊》教学中,通过讲解特定的时代背景,了解曲式第一段徵调式曲调反复强调主音 sol 和属音 re ,多次运用大跳音程塑造了苏武坚贞不屈、高大挺拨的形象。第二段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苏武坚定的意志以及不辱使节的民族气节。通过这一鲜明的形象,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民族情操,树立为国献身,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音乐正是通过有组织的音响运动塑造了音乐形象,表现人的情感和思想,反映人类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艺术。它是利用特殊的内容和形式、生动具体的形象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使他们在情操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教育;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好的音乐能起到远非语言所能达到的巨大的说服力。
  二、音乐是以情感人的课程
  美育的本质是以情感人的教育,一切审美活动总是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的,它以的美的事物、美的形象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从而得到情感的共鸣,性情的陶治。而音乐教育正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一门艺术课程。它不象美术那样静止,不象文学那样无声的记述,它是时间的艺术,是在不断地发展着,流动着的。愉快的舞曲使人手足蹈;哀乐催人泪下;激越的进行曲则使人勇往直前。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不也能激励人们去同命运抗争吗?当然,教师自身情感的投入也是很大程度上影响、感染着学生的情感,每次欣赏课前,必须翻阅大量的资料,培养自己的情感,拓宽知识面,在课上要始终以自己饱满的热情,通过生动的语言去影响感染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上《梁祝》这一课时,我用充满感情的话语叙述:“《梁祝》这首绚丽多彩、抒情动人并有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交响乐作品,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了大胆的创造与成功的尝试。在国内外的演出均引起良好的反映,群众称之为“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它在欧、亚、美各大洲演出,得到国际公认,香港、台湾翻版出售的《梁祝》受到普遍欢迎,引起各界重视。美国的舞蹈家根据它改编成了美丽动人的冰上舞蹈,西方音乐家称之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蝴蝶”的爱情故事,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这一段感情色彩丰富的语句引起学生对“梁祝”的强烈渴望,在教师情感的引响下,学生的民族感油然而生。经过长期音乐美熏陶的学生就会形成美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从而促使学生树立起崇高的道德,远大的理想,健康的趣味,宽广的胸怀,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音乐教育以愉悦性为特点
  审美对象的结果或结局给人带来愉快的情感称为愉悦性。音乐教育正是以愉悦性为特点的活动,都具有生动、活泼、愉快的特点,是青少年学生所愿意接受、积极参加的。因为音乐是一种艺术,教学中,最活跃、最生动、最富于感染力的一种艺术,具有悦目、悦耳的愉悦性,它不象数理化那样概念化,也不象德育的说教式,它以自己的愉悦性受到人们的青睐。例如:歌曲《牧马之歌》曲调豪爽开朗,短小精悍,富有民族气息,抒发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赞美。通过这优美轻快的音乐教学不仅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学生精神轻松愉快,心旷神怡,达到调节学生紧张的生活,促进其它课程的学习,.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所以,罗曼兰说:“没有什么能使我们感到还有比源源不绝的音乐更加美的东西。”
  四、联想性是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
  想象是人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新形象的过程。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留下的印象。
  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等方面的联想能力上是有其特殊功能的。例如:它通过音乐高低、强弱、快慢、音色等因素的变化可以使学生联想起自己经过的现实生活,体现出音乐作品所描写的思想感情,并受它的感染和影响。当学生听到音的高低变化时,就能联想起生活中情绪的激烈程度;听到音的快慢变化就能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行动的快慢……这些都证明音乐作用于人的感情是通过联想来完成的,而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工作、鉴赏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恩格斯就曾说过:“思维是世界上最美的花。”而思维之花的培养是离不开音乐教育的,这也是音乐的特殊功能。
  总之,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在中小学教育中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并有其本身的特性和特殊功能的,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我们应重视音乐教育,并把音乐教育提高到塑造一代新人的心灵美的高度上来,正确地认识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
其他文献
上好复习课,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我想这是我们每一位初三教师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多年从事初中毕业班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对我来说,复习无疑是教学工作的冲刺阶段。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运用,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对提高中考成绩至关重要。这段时间我一直对自己的政治教学和复习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和反思。现谈谈自己对于怎样提高思想品德课中考
2011年的暑期,县教育局和县进修学校聘请了中国教师报山东记者站站长李炳亭和杜郎口中学的部分教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高效课堂模式"的培训活动.培训中,同行们全新的教育理念,字字句句深入我心,许多美好的想法在我脑海里跳跃着,但也有很多迷茫。  新学期开始,我校的高效课堂课改研究在初一学年如火如荼的开展。很幸运,我能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经历了培训(更新观念)、探究(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探
摘要:社区学校应该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力争在为满足居民的学习需要所提供的有效文化载体和教育平台中,体现出自身的教育功能。本文从采用联合办学的方式,凸显学历教育的功能;采用开发社区教育课程的方式,凸显职业技能培训的功能;采用“能者为师”的方式,凸显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功能;采用“教育一体化”的方式,凸显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等四个方面,对体现社区学校教育功能的有效方式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摘要: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通过人际交往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人格成熟?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时期,但不少小学生在人际交往的障碍影响了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成长,如何辅导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成为小学阶段心理辅导的重要课程。本文将从小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出发,分析其交往障碍的成因,试析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辅导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