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指纹识别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但现有指纹身份识别装置由于容易被指纹膜欺骗而存在安全问题,手指表面弄脏、太湿或者磨损也会导致识别失效,存在鲁棒性差的问题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集成光电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技信息研究中心,军械工程学院电子与光学工程系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475199),中科院威高计划([2017]013)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纹识别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但现有指纹身份识别装置由于容易被指纹膜欺骗而存在安全问题,手指表面弄脏、太湿或者磨损也会导致识别失效,存在鲁棒性差的问题。手指内部220~550μm的皮肤层,具有表面(外部)指纹相同的拓扑特征。这些内部层,充当“主模板”导致外部指纹按照它的形状生长,另外,手指内部的汗腺和微血管结构也和指纹有跟随形状。这些皮下指纹,和对应层面的汗腺等组织结构,具有终生不变性,我们称之为内指纹。内指纹难以仿制,可以用于准确而高度鲁棒的生物身份识别。但是目前报道的用扫频层析术获得内指纹
其他文献
笔者自2001~2003年用加味止嗽散治疗喉源性咳嗽6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7例,女35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6天,最长5个月.临床
“变证”是指疾病由简单变复杂,由轻变重的证候变化,可由疾病发展引起,也可由误治所致。治疗“变证”,尤须仔细辨证,真正做到“审证求因,治病求本”。
目的:观察痛消散敷脐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淤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自拟方痛消散敷脐治疗,对照组用元胡止痛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
笔者1998~2003年间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4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头风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用头风汤,对照组36例用尼莫地平治疗,均连续3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减少头痛发作次数
笔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几种中药饮片中掺有伪品,现将其简易鉴别方法介绍如下。1 地肤子地肤子商品中混有草木犀、岗松、藜,外形相似,需注意鉴别。
眼球发生病变时,仅从其外观上来观察是不够的,只有深入检查,才能收集到细微的病理改变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观辨证,方能准确地揭示出病变的本质,有的放矢的治疗。微观辨证是在临床
患者,男,52岁,于2006年5月3日因“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伴昏迷15天”收治入院。15天前因车祸伤致“颅内出血”,经上海华山医院静安分院手术治疗后转入我院。入院时神志昏迷,双侧瞳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