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

来源 :家园·建筑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P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形式及建筑规模均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中,建筑结构设计的应用形式偏向于更为便利的形式,装配式建筑以其便利经济的特点,在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中发挥重大作用。装配式结构设计的应用,使得建筑设计的工作更为简易,有利于施工效率的提升,满足我国建筑行业的要求。基于此,本次研究以装配式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集中分析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以期为改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分析要点
  现阶段,伴随着广大群众经济水平的提升,对建筑功能需求日渐增加。对此,我国建筑形式以及建筑规模都在持续的发展中,建筑结构设计的应用形式偏向于更为便利的形式,装配式建筑以其便利经济的特点,在建筑施工结构设计中发挥重大作用[1]。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类新型建筑形式,逐渐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其具有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高、经济环保等特点,满足广大群众现阶段的建筑功能需求。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探索装配式建筑结构要点对推动装配式建筑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次研究以装配式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集中分析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以期为改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提供相应的参考。具体分析如下:
  1装配式建筑概述
  装配式建筑工程首先需要在建筑构件预制场内提前完成预制梁结构、预制板、预制柱以及预制墙体等主要结构构件,然后将预制构件统一运输转移,到施工现场之后通过焊接、浇筑或者螺砼连接等多种方式实现构件的组装连接,从而形成完整的建筑结构。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建筑领域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传统建筑,其具备突出的应用优势,同时也是未来工程的主流建筑之一[2]。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预制过程中都是在专业厂房内部完成,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操作,此过程不易受到外界天气情况的干扰。装配式建筑整体的施工方式整体能够降低工程对于人力成本和施工成本的投入,在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不会产生较多施工噪声以及可以控制现场的扬尘情况。
  装配式建筑是由结构系统、内装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管线系统组成。设计是所有建筑工作的源头,是建造活动的起点,也是后续工作的依据和信息数据的来源。为了提高建造活动的效率,提高建筑产品和建筑物的质量,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必须进行标准化设计,即以少量规格的部品部件,通过排列组合,以模数化、集成化、模块化的方式,形成多样化、适应性强的建筑功能和建筑形态,以满足成本、功能和审美的需求。标准化设计是提高装配式建筑质量、效率、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建筑设计、生产、施工、管理之间技术协同的桥梁,是装配式建筑在生产活动中能够高效率运行的保障。因此,发展装配式建筑必须以标准化设计为基础。
  2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2.1构件拆分设计要点
  标准化设计是装配式结构的一大特点,即采用标准化的部品部件,形成标准化的模块,进而组合成标准化的楼栋,在部品部件、功能模块、单元楼栋等层面上进行不同的组合,形成多样化的建筑成品,这种具有工业化特征的建筑成品也称作建筑产品。
  标准化设计首先要坚持“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少规格”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减少工程的复杂重度,降低管理的难度,降低模具的成本,为专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协作提供一个相对较好的基础。“多组合”是以少量的部品部件组合成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2.2预制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
  预制结构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基础工作,要想保证预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需对预制结构构件展开深入分析。通常情况下,预制构件结构设计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1)预制结构构件持久性设计参数分析,具体涉及到预制结构构件承载力、变形以及裂缝等,对上述内容展开验算,确保上述参数符合国家现行规范的具体要求。(2)地震设计参数分析,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預制结构构件的设计须保证构件承载力达到相关标准要求,需进行反复验算。(3)关于制作、运输、堆放以及安装等环节的预制构件的验算,需保证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要求,确保其达到相应的标准。上述环节之所以加强预制构件的验算,是因为在上述环节中具有较大的几率出现预制结构构件损坏现象,情况严重的将影响后续施工质量。因此针对制作、运输、堆放以及安装等环节,均需进行结构验算,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要求,才能为后续的生产、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对于上述环节的验算,可采用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作为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的方法。动力系数的选择需结合构件具体施工情况,首先是构件运输、吊运等,动力系数通常选择1.5;其次构件翻转、安装中的就位与临时固定,动力系数通常选择1.2。预制构件进行脱模验算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应取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与脱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构件自重标准值的1.5倍。动力系数与脱模吸附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动力系数不宜小于1.2;(2)脱模吸附力应根据构件和模具的实际状况取用,且不宜小于1.5kN/m2。
  2.3结构构件连接节点设计要点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其构件连接部分的计算环节是非常重要的,设计人员需根据相关参数完成预制构件相关连接节点图纸的绘制,其中主要的预制装配连接节点主要包括叠合梁结构节点、预制梁柱拼接节点以及叠合楼的拼接点等,以上几种结构构件类型在进行连接节点选择的时候,需根据结构实际特点进行设计。构件连接节点部分使用混凝土材料,其中混凝土强度有严格的参数要求,一般来说必须要超过预制砼结构的强度[4]。预制构件节点连接的方式有很多,最常见的有螺砼连接方式、套筒灌浆连接方式、结合面构造方式以及浆锚搭接方式等等。工程设计人员需结合实际需求对于以上连接方式进行选择。
  2.4预制结构构件设计要点
  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工作内容是预制结构设计,要想保证装配式建筑的建筑质量,首先需要确保构件设计的合理性。工程设计人员进行预制结构构件设计时,需重点考量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工程设计人员需针对建筑的预制结构构件的持久性进行专业测算分析,其中主要参数包括构件的承载力、变形参数以及开裂概率等。第二,工程设计人员需对构件的抗震参数进行计算分析,测算构件的稳定性和实际受力状态,同时根据相关参数对构件抗震性能进行强化处理。第三,工程设计人员需对预制构件制作参数、运输模式选择以及构件安装等重要环节,设计人员需进行科学计算和反复校验,以此避免预制构件在生产、运输、后续安装期间出现问题或者出现数据误差,导致装配式施工质量造成较大不良影响[5]
  结语
  本次研究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要点,对构件拆分设计要点、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结构构件连接节点设计要点、预制结构构件设计要点进行详细分析,丰富了预制结构构件设计要点的研究成果,并为其他装配式建筑改善预制结构构件设计提供了参考,关于这一问题还可以从根据传统建筑对比角度进行分析,以此进一步凸显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参考文献:
  [1]赵鹏,陈浩,章明友. EPC模式下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设计应用和实践[J]. 建筑结构,2019(S1).
  [2]牛昌林、冯力强、张雷、魏宏亮、吴星蓉.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装配式建筑研究可视化分析[J].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0,v.37(05):71-79.
  [3]周景阳,何鹏旺.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 工程管理学报,2019,033(001):39-44.
  [4]江韩,赵学斐,张并锐,等. 某装配式建筑抗震设计及BIM技术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9(2).
  [5]周景阳,何鹏旺.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装配式建筑 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2019年3月1日 免费全文[J]. 工程管理学报,201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测量工程中无人机的应用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引入无人机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增加监测尺度,同时也有助于改善监测精准性与效率,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基于此,本文将对测绘工程中无人机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人机技术;测绘工程;应用;实践  1无人机测绘技术的概述  无人机测绘技术就是一种对空间基准的一种导航技术,通过无人机对一些复杂的地形进行测绘。现在是高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有了强有力的推动力。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息息相关。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于水工环地质灾害的治理过程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针对岩土工程勘查过程中开展的水工环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其存在的常见问题和不足,并探讨合理的改善措施。 
摘要:建筑市场前景一片大好,在建筑行业之中,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优质的建筑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项目施工的先驱,优质的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影响了后续的施工过程,更能直接影响到居住房的舒适性、安全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为明显,需要相关人员加以警惕和解决,本文就建筑结构中遇见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对策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国力鼎盛,市场经济也随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高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80岁以上股骨近端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出院后采用Renoibs方法对护理效果进行判断,术后采用Harris评分量表对患者髋功能进行评定,同时观察患者术后褥疮、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心衰、便秘、肺部感染的发生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也日益成熟,在这一系列情况的推动下,土地整治项目也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是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多元化操作的重要工作,能够有效的促进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土地管理水平,而测绘技术则是土地整治项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核心依据,其的实际应用贯穿了土地整治项目的各个细节,对于提升土地整治项目的工作质量,确保其的顺畅开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基于此背景下,本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这对于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建筑结构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近年来,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各地区的地震灾害也逐渐增多。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越大,损失就越大。阐述了影响建筑结构体系设计质量的因素,总结了应用抗震技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100例PICC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指导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PICC知识的知晓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带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置管期间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
摘要:近十年来,中国建筑工程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其质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通过采用有效的方法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进行论证,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为其良好的设计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技术  一、建设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控制重要性分析  首先,科学实施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控制,有助于更好地发现
摘要:随着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与时俱进,我们有了更多的方式去探讨城市变化和城市设计。而城市生活恰恰是城市活力研究的基础,对当代城市生活的剖析是我们研究城市活力的切入点。城市生活可分为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三大活力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城市活力进行了表述;经济活力是城市活力的基础,是产生现代城市活力的前提;而社会活力是城市活力的核心,是城市活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文化活力则是城市活力的内涵品质要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应用的频次持续增多,国家及行业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发布了多项设计、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是水泥,水泥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才能起到胶凝作用,同时会产生大量热量,造成混凝土结构整体温度升高,结构内外会出现较大的温差,产生的温度应力极易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贯穿裂缝,直接影响结构的质量、安全及使用寿命。文章结合工程案例及特点,从前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