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保加利亚的巴尔干山头屹立着一座插着一支香烛的“飞碟”。它建于前苏联时期,是为了纪念19世纪保加利亚抵抗土耳其侵略的一座巨型纪念碑,名为buzludzha。这个“飞碟”曾经辉煌无限,但随着苏联解体,保加利亚共产党的倒台,buzludzha不消几年已化为危楼,成为废墟。几年前的一天,杨潇在无意间看到几张关于此地的照片,却被这种破败中满是英雄末路的凋零美感动得一塌糊涂。随后的兩年内,她利用各种假期先后在此处度过了6个日夜,看到了它的每一面:白天、夜晚、迷雾、暴雪、电闪、雷鸣、盛夏、严冬。从此之后,她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探索奇境旅途。在酷暑的沙漠中穿行,在零下30多度的夜间翻越雪山,在古堡内被巡逻直升机搜查,在军事基地的雪夜躲避搜寻犬,在水位到大腿全是蝙蝠的地下管道浸泡整夜,在雷雨天70多米高的纪念碑顶端与闪电擦身而过……这些极限的体验,每一次都将她的身体推向体能边缘,却将心灵牵引到更高的顶点。
“对这件事上瘾,根本停不下来。”杨潇的原因非常简单。从寻找世界各地的废墟建筑,到整夜不眠的夜间拍摄,再到后期处理,杨潇的拍摄是个极其庞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体力和物力,可她却乐此不疲。工作之余,她每年都会安排3-4次的旅行。2016年,她在冬天前往了克罗地亚,启动了前南斯拉夫的废墟遗迹与纪念碑这个大主题拍摄;夏天去了法国大西洋沿岸,进行了惦念已久的大西洋壁垒系列的拍摄;9月份去了乌克兰,走访了基辅地下设施和切尔诺贝利。新的一年,她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保持纯粹、忘我的状态,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游戏中去。

“对这件事上瘾,根本停不下来。”杨潇的原因非常简单。从寻找世界各地的废墟建筑,到整夜不眠的夜间拍摄,再到后期处理,杨潇的拍摄是个极其庞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体力和物力,可她却乐此不疲。工作之余,她每年都会安排3-4次的旅行。2016年,她在冬天前往了克罗地亚,启动了前南斯拉夫的废墟遗迹与纪念碑这个大主题拍摄;夏天去了法国大西洋沿岸,进行了惦念已久的大西洋壁垒系列的拍摄;9月份去了乌克兰,走访了基辅地下设施和切尔诺贝利。新的一年,她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保持纯粹、忘我的状态,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游戏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