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改革说到底是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而教育观念改革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怎样看待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以启发式教学为核心的、以学生“乐学、会学、主动学”为标志的“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课堂教学中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己研究探索、积极思考的教学方法。物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怎样才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怎样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呢?怎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呢?我认为这不仅需要妥善处理教材,安排内容,更要注意课堂教学艺术,而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1.语言的形象性物理教学语言技巧性的特点是它的形象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富有力度,能使学生感到惊讶、感到不同凡响,使学生情绪兴奋,对认识产生兴趣,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要特别注意,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并非基于活跃课堂气氛,逗逗风趣。与此相反,教师运用形象化语言施教,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本身,而不是诱使他们乐趣而使知识撇在一旁。2.语言要符合科学性、思想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用准确无误、合乎逻辑的语言来讲。例如,在讲欧姆定律R=时,要注意它的适用条件,不能说当I趋向于0时,电阻无穷大,从数学语言上说得通,但在物理学上,电阻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由导体的长度、电阻率、横截面积决定。我们要讲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但又不能片面地、一味追求什么概念都要严格地科学地定义,应根据学生的接受实际知识的能力循序渐进,不断完善深化。例如,在讲力的概念时,首先只是叙述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接下来在高中讲授牛顿第三定律,对力的概念加深一步,指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到了讲授牛顿第二定律后,又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叙述,力能使物体产生形变和加速度的原因,这样对力的概念就逐步深化和完善了。所谓思想性,就是教学语言的鲜明的教育性。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任何语言都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有目的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3.语言要注意严谨性、针对性物理教材中用来表达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的语言都是十分确切和精练的,常常是少一个字不行,多一个字不好,前后颠倒也不行。例如,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将“所”字漏掉,也不能在“平面”之前加什么词修饰,不能将“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线”位置互换,更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是物理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的要求。
  教师的语言应该是简练的,但也必须考虑针对性,物理教学语言的针对性首先应受教学内容的限制,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其次还要受学生年龄的制约,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运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否则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再次是受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的制约,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有灵敏性、随机性,也就是因材施教。4.语言技巧的源泉——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是无止境的。丰富的想象力,理智的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物理学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说想象力是物理教学语言技巧的源泉,其原因是:教师可以想象知识的演化,想象实验的结果,想象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不同特点,想象课堂教学过程的情景,借助于想象提高语言技巧。从想象中采集,由造化中迸发出语言的技巧性,不是造作而得,而是语言的技巧性恰是自然形成的。5.语言要有较强的幽默性、趣味性原苏联教育学家米·斯洛特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在课堂讲解中运用幽默,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可以使讲解的内容变得有趣,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师生间的隔阂,融洽师生间的关系;可以突出一些概念、规律的特征,解决教学的难点;还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使教学转入正规。例如,在讲“照相机”时,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某君照相时头顶地、脚朝天,问他为何如此照相,答曰:照相只能成倒立的像。学生听后发出笑声,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牢牢地记住了成像的特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幽默可以搬到物理课堂上来,只要运用恰当,通过幽默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讲解,学生兴趣倍增、情绪高涨,容易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6.要考虑语言的直观性、趣味性在物理教学中,还要注意语言的直观性,要运用语言艺术,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书面文字口语化,枯燥知识趣味化,这就是说教学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深入浅出,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例如,学生对如何区别电磁感应中的左手右手定则,不难看出感应电动势的“感”字有个“口”字,而右手的右字也有个“口”,口对口判定感应电动势方向用右手,而左手下面有个“工”字,做工就要用力,故左手定则就是用来判定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这种拟人化的语言使学生津津乐道,注意力集中。
其他文献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当今,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研究中的化学实验是一致的。化学实验能形象、生动、直观地产生化学问题,化学实验能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和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
期刊
目的:发挥传统中医六经辨证论治优势,创建防治紫癜性肾炎少阴经府特色方案,以期统一紫癜性肾炎标准化临床诊疗,最终形成以少阴辨证为主的紫癜性肾炎临床诊疗方案。本研究是其中的
摘要:健康教育课和心理辅导不能满足全体学生随时都会产生的不良情绪,在各个学科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及时转化学生消极心理,减少负面影响,帮助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科学课 心理健康 信念 自我意识 归因 积极学习 管理情绪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日益增大的学习压力,学生们时刻都有可能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这不仅制约孩子们的发展,还会给学生的身心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单靠每2周1节的健康教育课
摘要:信息技术因其无可取代的直观性、形象性,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物理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完成一些在物理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和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生成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物理课堂。本文从信息技术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对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信息技术在师生互动方面的作用三个层面,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动态生成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物理课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促进社会各项生产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加丰富、更为方便,由此也带来各种公害以及破坏自然环境的隐患。只有当人们,尤其是作为跨世纪劳动者的中学生普遍树立起环境意识之时,才能形成社会力量,来共同保护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 环境化学 环保意识  人类以其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却给自身带来环境污染的不幸。近代屡屡发生的公害事件终于使人们承认
本课题建立了由细菌脂多糖诱导的人子宫内膜细胞的炎症模型,并通过细胞毒实验(MTT法)观察了三七有效成分及对照药宫血宁胶囊作用于人子宫内膜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确定了三七有效成分及对照药宫血宁胶囊干预子宫内膜细胞的最佳浓度(三七皂苷12.5mg/ml+三七氨酸3.13mg/ml;宫血宁5mg/ml),并从NF-KB、TNF-α、IL-1三个方面观察三七有效成分对人子宫内膜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结果显示:1
[摘要]通过新课程改革,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利用探究实验引入概念已发挥显著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科学探究。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探索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这意味着物理课程应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通过探究实验引入概念教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