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培期和养成期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新品系养殖密度的研究

来源 :海洋与湖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11年10月—2012年4月选择同一批次的墨西哥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concentricus)新品系贝苗,采用大板笼和小板笼对该贝类进行中间培育和养成实验,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该贝类生长和存活的影响,以及养成期养殖密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培阶段,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壳高、体质量、壳高相对生长率、体质量相对生长率、日增壳高、日增体质量和存活率均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养殖密度对该贝存活和生长参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Duncan法多重比较分析显示,中培阶段大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180个/层(壳高30.93mm,存活率91.00%),小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120个/层(壳高30.84mm,存活率91.40%)。在养成阶段,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存活率、出肉率、及壳高和体质量的生长参数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养殖密度对墨西哥湾扇贝存活率、出肉率和生长参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大板笼养殖密度60个/层时,壳高42.81mm、存活率86.33%、出肉率16.75%,小板笼养殖密度50个/层时,壳高42.35mm、存活率84.21%、出肉率16.91%。养成期经济效益分析表明,随着扇贝养殖密度的升高,养殖笼单层产量、产值和收益均呈现峰值变化规律。大板笼养殖密度为60个/层时,产量、产值和收益均达最大值,分别为177.17g/层、5.03元/层和2.33元/层,小板笼养殖密度为50个/层时,产量、产值和收益均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53.15g/层、4.48元/层和2.27元/层。经多重比较不同养殖密度下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差异,以及分析养殖密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提出养成期大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60个/层,小板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50个/层。
其他文献
随机抽取中国及日本海域的1龄青蛤(Cyclina sinensis)245个,分别测量其壳高、壳长、壳宽、韧带长、壳重及软体部重等形态学和生产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系数分析
为深入分析热休克蛋白响应胁迫的分子机制,实验以宽体沙鳅(Botia reevesae)为研究对象,利用同源克隆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克隆得
通过在对称平面玻璃光波导上下表面各制备一层纳米多孔TiO2薄膜,形成了一种简单新颖的光学湿度传感器。其原理为,导波光在平面对称光波导中的传播损失依赖于纳米多孔TiO2薄膜
针对目前的手掌静脉识别以掌心区作为感兴趣区域(ROI)受到部分人群掌心区掌脉成像不清晰以致影响整个识别系统性能。这一问题,本文对手掌上的掌心区、大鱼际区和小鱼际区3个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保护已走过了近二十年的历程。经历了以房地产开发方案为主的改造过程、以历史文化街区为载体的整体修缮保护以及创建社区博物馆的发展阶段。本文
将深度图像和灰度图像相结合,对围绕定轴旋转的三维目标进行了识别与分类。将深度图像作为相位因子,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并用其制成三维定向图,用于三维目标的识别和旋转角度
《月令章句》的撰者在《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三书中记载不同。《隋书·经籍志》作"汉中郎将蔡邕",而《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
基于光学传输理论矩阵,设计制作SiO2和Ti3O5交替生长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DBR)结构作为LED芯片的电流阻挡层,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刻蚀技术在电流阻挡层处形成沟槽结构
南北战争前,美国大部分的黑人作为奴隶生活在南方,各种权利遭受剥夺,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极其有限的。南方重建时期(1863—1877)黑人全面教育时机成熟,各种社会力量在大胆设想的
观音文化宣扬大乘佛教的"平等"实相,建立在平等,关爱与慈悲基础上,体现出了超越对立的宗教情怀,形成了源于佛教而高于佛教的宗教文化结构,满足了人们特别是普通广大民众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