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机密文件的学生高考答题卷,真的能被某些“神通广大”的书商拿到手,进而选编出部分高考满分作文吗?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真的是考生考场写出来的吗?
刘加民这个人,一两年前还名不见经传,很老实地呆在中国还很有点影响力的中学生杂志社做高中版作文的编辑,兢兢业业,对自己的“《中学生》杂志编辑”身份也很满意,“这是个名牌杂志,为之工作有一点点自豪感。”
现在他依然是《中学生》的编辑,只不过他的心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前,他发现图书市场上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竟然大部分是假冒的,因此向媒体爆料,随后被冠以“作文打假第一人”的称谓。
只是,让刘加民失望的是,北京一小撮媒体的曝光并没有让这些造假商贩收敛多少,猫走了老鼠又出来,一年一轮的造假在高考前夕又死灰复燃了。
书商真能拿到高考答题卷?
日前,循着刘加民反映的情况,记者在某著名的教育在线网站上发现了一些署名为“湖北考生”、“河南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考生姓名完全模糊化,就如高考试卷一样颇为神秘。记者致电该版编辑,被告知,这些满分作文并非他们首发,而是出自某出版社。所以“我们不用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而当记者一再询问这些“湖北考生”的身份时,该网站工作人员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记者的“不通窍”:“如果想转载,可以换个思路,说优秀作文不就得了,反正说是满分作文,也没几个读者相信。”待记者进一步询问,出了问题是否由出版商负责时,该工作人员颇恼怒记者的“啰嗦”:“按道理说是这样的,不过能有什么责任?你凭什么说这不是满分作文?你见过高考试卷?”
记者进而致电向该教育网站提供满分作文的出版社,接电话的王编辑告诉记者,“不需要署真实姓名啊!”,在编写这些满分作文时,出版社只起一个牵头的作用,由一些老师向出版社提供作文,而至于老师是怎么得到这些满分作文的,出版社从来不会在意,也不会去考察这些作文是否真的是满分。“出了问题,追究的是这些老师的责任。”
这实在是一种相互遮丑、相互庇护的说法。据专业人士介绍,根本就没有合法渠道可以得到高考卷子。学生高考答题卷属于国家级一级机密,高考阅卷完毕之后,考试院会在3个月内会分类抽取部分样本,供分析命题与调查答题情况使用。6个月内,学生的高考答题卷子就会被销毁。
去年,央视的工作人员曾在北京考试院做过调查,发现去年北京考区宣布有29篇满分作文,但只公布了1篇,即《北京的符号——老舍》。山东、河南、海南等地区并没有出现满分作文,但结果发现,图书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满分作文。显然,这些伪满分作文背后都是书商的暗箱操作。
刘加民透露,署名“××省考生”的作文主要有三个来源:改编别人已发表的短文;拿到考试题目,请学生或者老师写作;将阅卷中心供评卷老师参考使用的一类卷范文修改后冒充满分作文。
据了解,七成以上的假高考满分作文采用第一种方法作弊;将近三成属于第二种情况。而真正来自考场上的高考满分作文几乎没有。
荒唐!造假的请打假的写序
成为“作文打假第一人”之后,刘加民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假如你是书商,投入十多万元做出来一本书,却因为我打假不能上市,赔了钱,你会高兴吗?如果你就是我身边的人,你知道我的下落,会放过我吗?打假太危险了,没有实际效益,出了风头,挨了骂,被扔了黑石头,也是活该的。我就接到过别人的威胁。”
而最富有戏剧性意味的是,在刘加民通过媒体检举了这些高考假满分作文后,一些书商开始感觉“形势紧张”,但又不愿意中止已经基本做成了的项目,于是有书商干脆将已经编辑好的假满分作文图书送到刘加民手上,请他写序言,以证明自己出版的高考满分作文是真的。当刘加民拒绝这个荒唐举动之后,该书商就自己操作,“采用比较含蓄的春秋笔法,在书内的扉页上临时加上一个声明,拐弯抹角表达我证明他的是真货的意思。目前,市面上就可以买到这一套书。”
躲过媒体一时炒作的打假风波之后,到了去年年底,假满分作文又泛滥市场,有些是正规大出版社出版,有些是小出版社发行,内容大致相同,仔细考究,也只不过是相互抄袭而已。刘加民甚至发现,有书商竟然打着贾平凹做主编的大旗出版满分作文图书,书内赫然连网上的恶搞作文都收录进去。
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另外一份学生刊物的编辑则指点记者:“我刊初中版就大量使用假冒满分作文,或者在网络上下载各种稀奇古怪的文章。有时一本杂志八成都是旧东西。你上网搜‘陈某某’三个字,会发现一个约稿函,专门约满分作文稿件。而这个约稿者是我们刊物的特邀副主编。”据这位编辑透露,这位特约副主编多年来一直打着该学生刊物的旗号编造假书。据了解,在高考前的几个月,这些造假的工作就已经布置妥当,高考一结束,马上就在第一时间将造假作文推向市场。
利益链条下的造假风难以遏制
事实上,假高考满分作文的出炉,背后深藏着一条利益链条。书商在这个链条上唱主角,是得利最多的一个环节。利益的另外两端是出版社和枪手。
由于目前中国图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如果没有良好的图书策划能力,各大小出版社的经营状况将会日益困难,所以,靠出卖书号维持生计,已经成了出版界的一个“公开的秘密” 。手头富裕的书商,拿着在出版社购买的书号,就可以组织自己的一班人马,编写自己想出版的内容。
四川一位长期从事出版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文做假非常简单,“在学校搞一个作文竞赛,挑选点好文章出来,再找老师写点评语,一本优秀作文集就出炉了。”书本印刷出来之后,书商可以找当地拥有良好发行渠道的经销商,“高定价,低折扣”把书本交付经销商销售,折扣可以低到销售价的3~4折,让经销商趋之若鹜。而书商出版这样一本书的成本其实极低,除了书本的印刷费、购买刊号费和给经销商的折扣,只需要向提供评语和作文的枪手支付一点稿费,由此可见利润之大。
事实上,这些年来,造假的并不只局限于作文,学生市场相当大,中考、高考模拟题、“密卷”,都是书商和出版社非常眼热的题材。据专业人士透露,著名的湖北黄冈中学考试模拟题,有很多“水分”。由于各省的教材和考试题型不一样,某些不法书商会奔赴各省,请当地老师编写模拟题,然后挂上“黄冈中学著名优秀老师”这样的字样,以吸引学生眼球。
去年,当初次发现假高考满分作文真实内幕后,刘加民愤而向媒体“状告”这些坑害学生和家长的假高考满分作文。在他眼里,这些作文不仅骗取了家长的钱财,對学生也全无益处,因为枪手写出来的作文既没有质量保障,更重要的是书商充分利用了家长和学生的应考心理,无形中助长了应试教育的积弊,而甚少关心作文应该是来自生活的真情感的体现。“学生作文陷入了形式主义泥潭。”刘加民这样感慨。
但这个民间打假人同样很无奈,“没有政府和主管部门参与,打假一阵风就过去了。顶风作案的人卖得更好,因为品种少了,竞争对手少了,不知情的顾客总是很多。”看来,没有出版制度上的根本性整顿,这些造假作文还是会如盗版书一样猖獗成风。
刘加民这个人,一两年前还名不见经传,很老实地呆在中国还很有点影响力的中学生杂志社做高中版作文的编辑,兢兢业业,对自己的“《中学生》杂志编辑”身份也很满意,“这是个名牌杂志,为之工作有一点点自豪感。”

现在他依然是《中学生》的编辑,只不过他的心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年前,他发现图书市场上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竟然大部分是假冒的,因此向媒体爆料,随后被冠以“作文打假第一人”的称谓。
只是,让刘加民失望的是,北京一小撮媒体的曝光并没有让这些造假商贩收敛多少,猫走了老鼠又出来,一年一轮的造假在高考前夕又死灰复燃了。
书商真能拿到高考答题卷?
日前,循着刘加民反映的情况,记者在某著名的教育在线网站上发现了一些署名为“湖北考生”、“河南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考生姓名完全模糊化,就如高考试卷一样颇为神秘。记者致电该版编辑,被告知,这些满分作文并非他们首发,而是出自某出版社。所以“我们不用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
而当记者一再询问这些“湖北考生”的身份时,该网站工作人员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记者的“不通窍”:“如果想转载,可以换个思路,说优秀作文不就得了,反正说是满分作文,也没几个读者相信。”待记者进一步询问,出了问题是否由出版商负责时,该工作人员颇恼怒记者的“啰嗦”:“按道理说是这样的,不过能有什么责任?你凭什么说这不是满分作文?你见过高考试卷?”
记者进而致电向该教育网站提供满分作文的出版社,接电话的王编辑告诉记者,“不需要署真实姓名啊!”,在编写这些满分作文时,出版社只起一个牵头的作用,由一些老师向出版社提供作文,而至于老师是怎么得到这些满分作文的,出版社从来不会在意,也不会去考察这些作文是否真的是满分。“出了问题,追究的是这些老师的责任。”
这实在是一种相互遮丑、相互庇护的说法。据专业人士介绍,根本就没有合法渠道可以得到高考卷子。学生高考答题卷属于国家级一级机密,高考阅卷完毕之后,考试院会在3个月内会分类抽取部分样本,供分析命题与调查答题情况使用。6个月内,学生的高考答题卷子就会被销毁。
去年,央视的工作人员曾在北京考试院做过调查,发现去年北京考区宣布有29篇满分作文,但只公布了1篇,即《北京的符号——老舍》。山东、河南、海南等地区并没有出现满分作文,但结果发现,图书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满分作文。显然,这些伪满分作文背后都是书商的暗箱操作。
刘加民透露,署名“××省考生”的作文主要有三个来源:改编别人已发表的短文;拿到考试题目,请学生或者老师写作;将阅卷中心供评卷老师参考使用的一类卷范文修改后冒充满分作文。
据了解,七成以上的假高考满分作文采用第一种方法作弊;将近三成属于第二种情况。而真正来自考场上的高考满分作文几乎没有。
荒唐!造假的请打假的写序
成为“作文打假第一人”之后,刘加民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戏剧性的变化,“假如你是书商,投入十多万元做出来一本书,却因为我打假不能上市,赔了钱,你会高兴吗?如果你就是我身边的人,你知道我的下落,会放过我吗?打假太危险了,没有实际效益,出了风头,挨了骂,被扔了黑石头,也是活该的。我就接到过别人的威胁。”
而最富有戏剧性意味的是,在刘加民通过媒体检举了这些高考假满分作文后,一些书商开始感觉“形势紧张”,但又不愿意中止已经基本做成了的项目,于是有书商干脆将已经编辑好的假满分作文图书送到刘加民手上,请他写序言,以证明自己出版的高考满分作文是真的。当刘加民拒绝这个荒唐举动之后,该书商就自己操作,“采用比较含蓄的春秋笔法,在书内的扉页上临时加上一个声明,拐弯抹角表达我证明他的是真货的意思。目前,市面上就可以买到这一套书。”
躲过媒体一时炒作的打假风波之后,到了去年年底,假满分作文又泛滥市场,有些是正规大出版社出版,有些是小出版社发行,内容大致相同,仔细考究,也只不过是相互抄袭而已。刘加民甚至发现,有书商竟然打着贾平凹做主编的大旗出版满分作文图书,书内赫然连网上的恶搞作文都收录进去。
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另外一份学生刊物的编辑则指点记者:“我刊初中版就大量使用假冒满分作文,或者在网络上下载各种稀奇古怪的文章。有时一本杂志八成都是旧东西。你上网搜‘陈某某’三个字,会发现一个约稿函,专门约满分作文稿件。而这个约稿者是我们刊物的特邀副主编。”据这位编辑透露,这位特约副主编多年来一直打着该学生刊物的旗号编造假书。据了解,在高考前的几个月,这些造假的工作就已经布置妥当,高考一结束,马上就在第一时间将造假作文推向市场。
利益链条下的造假风难以遏制
事实上,假高考满分作文的出炉,背后深藏着一条利益链条。书商在这个链条上唱主角,是得利最多的一个环节。利益的另外两端是出版社和枪手。
由于目前中国图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如果没有良好的图书策划能力,各大小出版社的经营状况将会日益困难,所以,靠出卖书号维持生计,已经成了出版界的一个“公开的秘密” 。手头富裕的书商,拿着在出版社购买的书号,就可以组织自己的一班人马,编写自己想出版的内容。
四川一位长期从事出版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作文做假非常简单,“在学校搞一个作文竞赛,挑选点好文章出来,再找老师写点评语,一本优秀作文集就出炉了。”书本印刷出来之后,书商可以找当地拥有良好发行渠道的经销商,“高定价,低折扣”把书本交付经销商销售,折扣可以低到销售价的3~4折,让经销商趋之若鹜。而书商出版这样一本书的成本其实极低,除了书本的印刷费、购买刊号费和给经销商的折扣,只需要向提供评语和作文的枪手支付一点稿费,由此可见利润之大。
事实上,这些年来,造假的并不只局限于作文,学生市场相当大,中考、高考模拟题、“密卷”,都是书商和出版社非常眼热的题材。据专业人士透露,著名的湖北黄冈中学考试模拟题,有很多“水分”。由于各省的教材和考试题型不一样,某些不法书商会奔赴各省,请当地老师编写模拟题,然后挂上“黄冈中学著名优秀老师”这样的字样,以吸引学生眼球。
去年,当初次发现假高考满分作文真实内幕后,刘加民愤而向媒体“状告”这些坑害学生和家长的假高考满分作文。在他眼里,这些作文不仅骗取了家长的钱财,對学生也全无益处,因为枪手写出来的作文既没有质量保障,更重要的是书商充分利用了家长和学生的应考心理,无形中助长了应试教育的积弊,而甚少关心作文应该是来自生活的真情感的体现。“学生作文陷入了形式主义泥潭。”刘加民这样感慨。
但这个民间打假人同样很无奈,“没有政府和主管部门参与,打假一阵风就过去了。顶风作案的人卖得更好,因为品种少了,竞争对手少了,不知情的顾客总是很多。”看来,没有出版制度上的根本性整顿,这些造假作文还是会如盗版书一样猖獗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