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路径探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85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科院校作为我国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成长的摇篮,此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直接关乎我国现代化事业接班人的综合素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国内和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功利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两极化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与挑战,必须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同时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工科院校的实际特点紧密结合。
  关键词:新时代;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2.068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关系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工作,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意义重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层次性,针对不同受众的特定,应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分层分级与差异化管理。众所周知,工科院校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和沃土,此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直接关乎我国技术性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质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全新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国际竞争特别是高科技层面的竞争愈发激烈,如何提升工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的一個重要问题。
  1 新时代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意识形态安全的全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不断加大经费支持、颁布一系列相关政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了稳步提升。工科院校作为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专业科学技术人才的光荣使命。近些年来,工科院校不断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高质量人才。尽管工科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并不具有其他综合类院校那样的天然优势,但是工科院校立足自身的特点,本着“就地取材”,“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将自身院校的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还使得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到了稳步提升。
  然而,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坐标之下,既要充分肯定工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的长足进展,也要看到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工科院校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仍存在可以进一步深化的空间,需要正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一方面,当前在工科院校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功利化的现象。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无论是工科院校还是综合类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将就业作为学生培养价值导向的现象,其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生的学习目的变得功利化,特别是在工科院校里更为多见,部分工科院校在“为了就业而学习”和“重理工轻社科”的氛围之下,使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更注重实用性,在他们看来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对于就业帮助不大,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太重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存在着两极化的现象。众所周知,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者,其能否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活动。通过对工科院校特点的归纳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工科院校的生源结构以理工科专业为主,文科专业背景的生源相对较少,所以无论是在生源上来看还是在课程设置抑或是在培养目标上,一定意义上的两极分化倾向在工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方面仍比较突出。实事求是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更加契合工科院校里面的文科生的思维方式和专业知识,因此在这一群体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相对较好。相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讲,其吸引力就会相对文科专业的大学生相对较弱,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较低。
  2 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足的原因探析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面临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面对上述“两个大局”的强烈冲击,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能脱离上述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而真空存在,必然会受到国内外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关闭国门的状况之下实现自身的发展了。因此,我们在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过程中也应该具有全球视角,将国际因素也纳入考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当中来。众所周知,当前中国的迅速崛起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担忧,他们试图通过多种渠道对中国进行“围剿”,这就出现了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大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现象。一些国家利用较为隐秘的文化手段向大学生推广和传播消极的伦理价值,特别是在西方国家的影视作品中,他们通过影视塑造形象的方式来传播西方消极的价值观和伦理观,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此外,部分西方国家还会通过捏造谎言和杜撰新闻的方式抹黑和丑化英雄人物,这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不仅会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产生怀疑和抵触,甚至会使他们不能客观地面对历史。
  二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内部环境的影响。当我们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环境因素时,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外部环境,同时也要看到国内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思想观念多元化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不断富裕起来,我国的国内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转变,特别是在思想文化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势头。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面对多元而又复杂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相互“打架”的情况,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吸收。另一方面,社会负面现象也会消解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这些消极的价值观也在时刻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这些消极的价值观和负面的社会现象会使大学生形成不劳而获、爱慕虚荣以及自私自利的心理,毫无疑问这些负面的价值观是与主流的价值观相悖的,这不仅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功亏一篑,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 提升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针对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实效性亟待进一步增强的现实境遇,通过对其内在原因的分析与解读,我们认为,提升新时代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提高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无论如何都无法脱离实际的环境而“真空”存在。因此,想要提升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在环境这个关键因素上着手。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必须要从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努力。一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们不仅要警惕西方不良價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腐蚀和冲击,同时还要注意国内不良伦理价值对大学生思想的腐蚀;二是从中观层面来看,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针对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较弱的特点,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班级文化建设、宿舍文化建设入手,努力形成引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三是从微观层面来看,要重视家庭环境的建设。家庭作为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第一个环境,因此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家风建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其次,提高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离不开人,强有力的队伍建设是根本保证。一是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仅要有专门的人来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意味着专业性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综合素质提升方面要给与足够的重视;二是要重视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性革命。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最后,提高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要紧密结合工科院校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否被工科大学生所接受不仅取决于工科大学生的专业背景和思维方式,还取决于内容本身。必须要紧密扎根于工科院校的现实实际之上,以工科院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倘若脱离工科院校的具体实际与显著特点,必然会导致其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工科院校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自身办学特色和院校特点之间的关联性。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工科院校的特点形成强烈的耦合关系,真正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出发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增军.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育,2020,(24):64-65.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5:104.
  [3]丁颖.新时代提升开放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策略思考[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4):1-4.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数字信息时代”背景下,国内各高校陆续推行教育信息模式改革,以慕课为代表的学习平台为财经类民办高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双重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与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本文阐述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财经类民办高校中的应用,为我国财经类民办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数字信息时代;民办高校;混合式教学模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对赣州养老旅游产业造成严重冲击,赣州养老旅游供给侧遭遇重大挑战。研究小组基于半结构式主题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剖析后疫情时代赣州养老旅游市场供需两端的动态变化,从发展模式、养老旅游产品创新与营销、旅游企业互助机制建设等方面对后疫情时代赣州养老旅游市场开发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养老旅游;新冠肺炎疫情;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二者的有机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为二者的融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讨论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总结了自媒体时代给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合带来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径,提升红色文化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自媒体;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新商科院校的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化具有必要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补充环节,对课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高等数学课程不仅仅讲授高等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习高等数学的恐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到高等数学,学有所获。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商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商标法》于2019年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其中第四条新增的“不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商标注册申请,应当予以驳回”引起了学界热议。此次修法是为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大量以傍名牌为目的的恶意申请和为转让牟利而大量囤积商标的现象,为规制恶意申请注册商标行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上位法依据。在以往的法律实践中,有关部门曾利用《商标法》“不正当手段”“在先权利”等条款对类似的恶意申请注册商标行为进行规制,对第四条规
摘 要: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既是创新党建工作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又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实现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信息中心实际情况,探索以工作理念、体制机制、IT业务、人才培养、员工服务五个维度为抓手,并结合党员积分制,打造一套与信息中心管理机制相协调的党建工作体系,推进党建工作与IT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更好地确保党组织作用发挥。  关键词:党建工作;业务工作;融合  中图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等技术急剧发展,区块链已开始进入美国法院,跨国间的贸易、投资等越来越便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国家司法实践带来了很多挑战。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效力本身就存在着许多问题,跨境的电子证据取得也受到诸多限制,国内对于域外取得的电子证据缺少相关立法,取证主体、取证方式、证据效力方面都没有明确而全面的规定,使域外电子证据的适用更加困难。本文结合电子证据的域外取证问题、把分析的
摘 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的理性回归,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的重要使命,要将思政教育落实在每一堂专业课程中,《管理会计》作为财会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课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挖掘章节内容涵盖的思政元素,以期为《管理会计》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管理会计》;课程思政;高质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
摘 要:环巢湖地区体育旅游已开发到一定阶段,本文按照人文、自然两方面对环巢湖地区体育旅游资源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环巢湖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关键词:环巢湖;体育旅游;资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3.006   体育旅游是依托旅游资源,以人类的活动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