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背景下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ziy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丽中国”理念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课改理念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在美丽中国背景下,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应发挥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活动加强中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全面树立初中生美丽中国的生态意识与生态价值观念,使其作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发挥应有价值。
  【关键词】美丽中国;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文明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将生态文明建设再一次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通过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通过改变传统生态意识,将其从道德评价拓展到自然界,提升人类道德关怀意识、改变人类道德不良行为。基于此,加强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对美丽中国构想的实现、对推动社会主义生态道德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學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承担着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责。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重要途径,理应成为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定时、定量、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堂教学向学生灌输生态道德相关知识,强化初中生生态道德意识,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态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情感认知,使其掌握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力量知识,从而身体力行,为建设生态文明做出应有贡献。
  一方面,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从强化学生思想意识入手,从基本的学生道德知识、道德行为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美丽中国的思考,使其更加了解美丽中国的内涵与现实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知识与法律法规等知识加以渗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另一方面,教室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尝试设置有关生态道德教育的课程,并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积极、踊跃参与,使其为初中生生态道德水平的提升做出有益贡献。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教育教学、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应加强初中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改变学生思想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首先,应构建校园生态文明育人环境,从校园规划、校园布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合理设计校园建筑,使校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互补。其次,应注重绿色校园建设,不断加强初中校园的绿化车高度,扩大绿色环保盆栽数量,使初中校园成为真正的绿色校园。第三,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等宣传途径,有效开展初中生生态德育教育。学校可以开设生态道德网站,同时,可在校园网上设置相关栏目,并通过手机、qq、微信等途径,发布有关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知识、环保常识等。另外,可聘请有关专家,借助视频聊天、贴吧或论坛等途径,有计划、有目的的吸引学生参与,并与专家一同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初中生道德建设等知识,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的同时,利用现代化宣传手段,拓展活动的影响力,使其成为促进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
  3.在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初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至关重要。此阶段教师关注的重点应在培养学生与自然的情感,为其提供足够与自然接触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这种切身体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美好,进而养成生态道德行为。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增强学生亲身感受、培育学生良好行为的必要途径。因此,初中教师应定期举办亲近自然、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实践活动,以此实现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
  一方面,教师可组织开展以生态道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开展生态文明只是讲座、举办以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为主题的班会或者辩论赛等,大力宣传、推广生态道德知识,使学生可自觉接受生态道德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可在与生态环境相关的节日,例如世界地球日或者植树节等当天,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实践活动,同时,在非节日的时候,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成为生态环保志愿者,通过志愿者的角色,更为深入的了解、体验生态环境,并从身边做起,提升生态环保意识。
  4.小结
  生态道德教育是各个阶段教育中均会涉及到的一门新课程,它是有效解决我国生态问题、改变道德危机现状的有效形式。生态道德是人类生活中类似于空气的必须存在,如何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发展学生生态道德情感、规范学生生态道德行为,将其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例如,通过课堂教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等至关重要。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无法在一朝一夕间取得有效成就,需要初中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孙良英,冯文全.关于“美丽中国”背景下加强生态德育的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5):174-176
  [2]田修胜,胡树祥.建设“美丽中国”诉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2):78-81
  [3]田修胜.“美丽中国”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J].理论月刊,2014(8):139-141
  [4]郭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及意义探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4.32(4):94-96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初中生生态道德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17]GHB2134)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始终贯穿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但往往在教学活动中被弱化或操作不是很合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从多个侧面和多种途径评价学生。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学生也是评价的参与者、评价的主体。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评价。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多元评价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
【摘 要】构建和谐体育课堂,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是确保体育教学向前的重要保证。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探索与学生良性互动的有效举措,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热情。  【关键词】体育教学;和谐课堂;兴趣;策略  与其它文化课程相比,体育课程往往具有双向多边的特点,其教学复杂程度不言而喻。教学中教师只有有效处理好各种教学关系,构建和谐体育课堂,凸显师生良性互动,才能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
目的探讨以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的临床护士工作模式,真正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法将护士站前移,护士应用流动的多功能护理车在病房或病人床边工作,实行小组责任制+个人管床制
【摘 要】新课程高考全国卷直接考查时间或涉及时间信息和时间概念的试题很多。高考复习中运用时间轴不仅方便教师教学,也有助于学生的复习记忆,进一步强化对相关历史知识和历史概念的理解、辩识、掌握,从而提升历史学科复习效果。  【关键词】高考全国卷;时间轴;历史概念;学科复习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对时空观念的考查情况,2013年全国卷36题中有14题,占39%;2014年全国卷36题中有16题,占44%;2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的检测,了解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病变情况,并对好发部位及病变性质作分析。方法对358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