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低载量巨细胞病毒血症抢先治疗时机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d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低载量巨细胞病毒(CMV)血症抢先治疗的时机。

方法

选择2014年9月1日—2015年2月28日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新发低载量CMV血症且不伴明显CMV相关临床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技术检测血浆CMV DNA,每周检测2次,直至移植后3~6个月。CMV DNA>1×103 copies/ml定义为CMV阳性(CMV血症);"低载量"定义为CMV DNA 1×103~5×103 copies/ml。2014年9月1日—10月31日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确认CMV血症后即刻开始抗病毒治疗;2014年11月6日—2015年2月28日的5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初始未行干预。观察两组的病情演变及抗病毒治疗情况。

结果

(1)试验组自行转阴者17例(29.3%)。(2)试验组41例患者先后接受药物干预,26例(44.8%)在第2次CMV检测阳性后接受抗病毒药物干预,其中18例CMV DNA>5×103 copies/ml,8例低载量病例中,合并发热2例,合并膀胱炎2例,无症状者4例;11例(19.0%)患者在第3次CMV检测阳性时开始药物干预,其中5例CMV DNA>5×103 copies/ml,6例低载量病例中,合并发热+腹泻1例,无症状者5例;分别在第4次及第5次CMV检测阳性时开始抗病毒治疗者各2例,CMV DNA均>5×103 copies/ml;需药物干预的这41例患者中,首选更昔洛韦者35例,膦甲酸钠者6例。(3)病程中的中性粒细胞最低值试验组[(1.63±0.41)×109/L]与对照组[(1.58±0.36)×109/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发病1周内CMV DNA>5×103 copies/ml的例数为19例(32.8%),对照组为12例(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MV转阴中位时间为21 d,对照组为18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病程中均未出现进展为CMV病者及CMV相关死亡者。

结论

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低载量CMV血症患者,部分可自行转阴,可避免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毒性而获益;在密切监测CMV载量变化的情况下,适当延迟抢先治疗的启动时机,不延长抗病毒治疗的疗程及增加进展为CMV病的几率。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及手部重度热压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4年10月,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临床修复重度热压伤5例,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6.0 cm×10.0 cm~8.0 cm×15.0 cm,切取股前外侧皮瓣面积8.0 cm×12.0 cm~10.0 cm×18.0 cm,2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供区取中厚皮片植皮。随访内容包括皮瓣外观、质地、两点辨别觉、测量手指及
目的探讨甲皮瓣与带跖骨的第二趾复合组织组合再造拇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6例拇指Ⅴ度缺损的患者,采用甲皮瓣与带跖骨的第二趾骨、关节、肌腱等复合组织组合再造拇指,跖趾关节附近截断跖骨头,跖骨头沿矢状面由背侧向跖侧翻转70°~80°,修整骨折断面后与跖骨重组,重建掌指关节及部分掌骨。6例均获得随访。结果再造拇指6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 24个月。再造拇指外形
期刊
目的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对比我国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不同携带状态的临床特点和预后转归,从而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脊柱关节炎(SpA)智能移动管理系统(SMSP)连续收录2016年4月13日至2017年6月6日在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门诊就诊并确诊的来自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AS患者897例,本研究纳入HLA-B27资料完善的801例患者,分析HLA-B27阳性和阴性
期刊
期刊
为观察肌少症对70岁及以上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对年龄≥70岁的182例CHF患者进行为期至少2年的随访,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肌少症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记录一般临床资料。终点事件为心力衰竭相关事件(HFRE)。结果2组间年龄、体重指数、血红蛋白、B型利钠肽、超敏肌钙蛋白T、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Kaplan-
期刊
患者女性,56岁。因反复发热,右侧腰痛收入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发热伴乏力、咳嗽、偶咳血丝痰。腰痛起病急,双侧肾区叩痛阳性。白细胞16.5×109/L,血红蛋白47 g/L,尿潜血和尿蛋白阳性,肌酐进行性升高至547 μmol/L,红细胞沉降率119 mm/1h,超敏C反应蛋白126.49 ng/ml,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阳性。腹盆CT提示右侧肾周血肿。血管造影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