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z52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了解HBsAg阳性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81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炎及其中14例急性、亚急性暴发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阳性率,比较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组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在结核病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HBsAg阳性者占48%(39/81);急性、亚急性暴发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阳性者占64%(9/14).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较,HBsAg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结论 HBV感染或携带者肝脏更易受到抗结核药物的损害,甚至可引发致死性肝衰竭。

其他文献
目的 以股骨头骨坏死样本的Micro-CT断层图像为基础,对其进行空间结构评估.方法 2003年11月~2005年6月,收集股骨头骨坏死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取出的股骨头样本6个,对样本进行Micro-CT断层扫描,获取股骨头骨坏死样本的计算机三维图像,图像空间分辨率为36μm×36 μm×36 μm.手工选取兴趣区,随后采用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间隙(Tb.Sp)、骨小梁厚度(Tb.T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血清瘦素(LPT)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入选对象的血清瘦素(LPT)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并观察LPT水平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脂肪百分比(%Fat)、内皮素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EH患者血清LPT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ET水平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