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在神经重症并发水液代谢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陕西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tu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神经重症学科的不断发展,临床中发现神经重症的患者常并发有水液代谢障碍,对患者的预后有着较大的影响.长期的西药治疗容易引起肾功能损害、离子紊乱、反跳现象等不良反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注重整体调节,标本兼治,疗效持久,辅助治疗神经重症中并发水液代谢障碍成为热点之一.五苓散最早出自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可用于调节机体水液代谢障碍,为治疗水湿内停的经典方剂.因五苓散利水、利尿作用显著,被称为中医的“利尿剂”,现代研究认为五苓散是一种潜在的广泛用于与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疾病的抗水肿药物,因其多机制、多靶点的治疗特点在改善脑水肿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安全有效、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但五苓散在神经重症并发水液代谢障碍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并不多见.现就五苓散在神经重症中并发水液代谢障碍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气化理论是中医理论之源,气化是宇宙万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是中医“天人相应”和“整体观”的体现,由自然气化、人体气化、药物气化三部分组成,自然气化是自然气候、物候的变化;人体气化是五脏生克制化关系,是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和谐状态;药物气化为中药受自然之气、具有自然之性,以己之偏性调节人体之气的运行.自然气化、人体气化、药物气化也体现了“时间-气候-物候-病候”的理念.人体气化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与五脏关系密切,受自然气化与药物气化的影响.五脏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人体气化得以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在临床应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择时艾灸对虚寒型胃脘痛患者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 90 例虚寒型胃脘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常规治疗)、电子艾灸组(排除 7 :00-9 :00 点的任意时间点)行电子艾灸治疗,及子午流注组(固定 7:00-9:00 点行电子艾灸治疗)各 30 例,探讨实施不同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在总有效率上,子午流注组>电子艾灸组>常规组(P<0.05 ).三组治疗后胃脘疼痛、胃脘痞满、食后腹胀、食欲减退、反胃、反酸、嗳气及恶心呕吐等症候积分显著降低,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
目的:分析调肺汤合解郁攻坚汤治疗肺小结节合并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 80 例肺小结节合并抑郁障碍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40 例予以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 40 例予以调肺汤合解郁攻坚汤治疗,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中医疗效、生存质量、肺功能水平、情绪状态及预后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疗效为 95.00%,比对照组的 77.50%高(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有效率为 97.50%,比对照组的80.00%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第 1 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