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国有建设工程发展迅速,尤其是桥路工程技术。但是,在路桥工程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决策,必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运用路桥工程技术,更加合理的建设工程保护环境。本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路桥建设;工程技术
0.前言
路桥工程建设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国有项目,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产生噪音,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所以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路桥工程技术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简单说明一下。
1.路桥工程技术环境保护的含义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决议。伴随着路桥工程的高速发展,路桥污染、路桥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所以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生活环境不受污染。
路桥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路桥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路桥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路桥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路桥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路桥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路桥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2.路桥工程技术出现的环境问题
2.1噪音污染
施工噪声主要包括运输土石方及其它建筑材料的载重汽车行驶所产生的噪声,对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产生影响;其次,建设施工工地的各种施工机械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对道路沿线两侧居民会有影响。据观测,推土机噪声级78dB-96dB,搅拌机噪声级75dB-88dB,重型载重汽车加速时噪声级可达88dB-93dB,在施工期间对环境可造成较重的影响,有时甚至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2.2空气污染
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另外,由于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使空气质量恶化。对沿线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期间各种车辆和施工机械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要排放大量尾气,而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成分如CO、NOX、HC等,这些有害成分分布在道路两旁的一定地域内,昀终进入大气或土壤中,对环境造成危害。
2.3水土污染
施工现场的土石粉粒、粉煤灰、石灰、水泥等粉状建筑材料中的悬浮物在施工期间由于地表水的冲刷而流失,一部分沉积在工地周围土壤中,而另一部分进入当地河流中,对土壤和河水都会造成污染。某些道路沿线河塘密集,灌渠密布。施工生产生活废污水的随意排放,会使地面水受到污染,甚至污染饮用水源。在桥墩施工中,挖坑排水,会使水质的含泥沙量有所增加。在道路施工工地,每天都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工作和生活,这些施工人员每天都要产生一定量的废水、粪尿及生活垃圾,这些废物总量虽然很少,但如不及时处理,也将造成土壤及环境污染。
3.如何在发展路桥工程技术的基础上保护环境
3.1加强施工图纸设计
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现场的调查工作,充分了解桥址的水文及地址情况,在工业场地布置中依据调查资料结合TRANBBS设计图纸、文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置。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对所确定的建设原则、设计方案、技术措施的深化,为指导施工提供设计图表。在此阶段从适应环境保护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优化平、纵面线形,降低边坡高度。特别是山区公路,应利用地形数据模型和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对平纵横进行精细调整,此项工作是保护环境、降低造价的重要过程,只有设计人员反复推敲,不断思考,精雕细琢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路线。充分重视路基横断面设计,做认真细致的工作,使路基横断面的形式和几何形状与地形、地质、地貌相适应,将公路与环境联系起来,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施工时应尽量合理保护路桥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施工时废方在设计的弃土堆处集中堆置,夯实平整,并将腐殖土覆于其上,以达到美化路容、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施工期间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应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以外,不应再发生其它形式的人为破坏。
3.2加强自然环境的防护工作
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方案与环保问题同时考虑,对易污染环境的施工项目如取土场、弃土场、施工垃圾、钻孔桩泥浆、扬尘、施工噪音等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3.3强化路桥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环保意识
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和铁道部及地方政府对环保的有关规定,开工前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教育,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认识,形成全员过程环保局面,同时对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保协议,并认真执行。严禁全体参建人员乱砍、乱伐、乱捕、乱猎,保护好动植物。通过宣传,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搞好环保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环保是关系到企业信誉和子孙后代的大事,努力做到我公司标书中的环保承诺,使每个职工做到人人明白,个个心中有数。在职工生活区域,做好板报宣传;在工程生产区域,做好大型标语、横幅宣传工作,时时提醒和督促职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需要使技术人员的环保行为贯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内容遍及自然生态和物理环境的各个方面,其思路是保护一切自然状态、地貌、水文和所有生物。
4.结束语
本研究简单论述了路桥工程技术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经济社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希望本研究的建议能够对保护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也促进了桥路工程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轶,黄琦,孙炜.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07(S1).
[2]刘峰,郑垂勇.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初探[J].特区经济,2007(01).
[3]张飞涟,张涛.城镇市政设施投资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06).
【关键词】环境保护;路桥建设;工程技术
0.前言
路桥工程建设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要国有项目,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产生噪音,污染环境,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所以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路桥工程技术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简单说明一下。
1.路桥工程技术环境保护的含义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决议。伴随着路桥工程的高速发展,路桥污染、路桥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所以我们必须保证自己的生活环境不受污染。
路桥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路桥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路桥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路桥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路桥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路桥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路桥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2.路桥工程技术出现的环境问题
2.1噪音污染
施工噪声主要包括运输土石方及其它建筑材料的载重汽车行驶所产生的噪声,对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产生影响;其次,建设施工工地的各种施工机械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对道路沿线两侧居民会有影响。据观测,推土机噪声级78dB-96dB,搅拌机噪声级75dB-88dB,重型载重汽车加速时噪声级可达88dB-93dB,在施工期间对环境可造成较重的影响,有时甚至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
2.2空气污染
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各种混合料拌合、借土开挖及弃土堆放、土石方调运等活动会造成短期内粉尘污染。另外,由于施工期增加大量机械作业的尾气排放,使空气质量恶化。对沿线居民的正常作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期间各种车辆和施工机械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要排放大量尾气,而尾气中含有许多有害成分如CO、NOX、HC等,这些有害成分分布在道路两旁的一定地域内,昀终进入大气或土壤中,对环境造成危害。
2.3水土污染
施工现场的土石粉粒、粉煤灰、石灰、水泥等粉状建筑材料中的悬浮物在施工期间由于地表水的冲刷而流失,一部分沉积在工地周围土壤中,而另一部分进入当地河流中,对土壤和河水都会造成污染。某些道路沿线河塘密集,灌渠密布。施工生产生活废污水的随意排放,会使地面水受到污染,甚至污染饮用水源。在桥墩施工中,挖坑排水,会使水质的含泥沙量有所增加。在道路施工工地,每天都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工作和生活,这些施工人员每天都要产生一定量的废水、粪尿及生活垃圾,这些废物总量虽然很少,但如不及时处理,也将造成土壤及环境污染。
3.如何在发展路桥工程技术的基础上保护环境
3.1加强施工图纸设计
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现场的调查工作,充分了解桥址的水文及地址情况,在工业场地布置中依据调查资料结合TRANBBS设计图纸、文件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布置。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对所确定的建设原则、设计方案、技术措施的深化,为指导施工提供设计图表。在此阶段从适应环境保护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进一步优化平、纵面线形,降低边坡高度。特别是山区公路,应利用地形数据模型和采用先进的设计软件,对平纵横进行精细调整,此项工作是保护环境、降低造价的重要过程,只有设计人员反复推敲,不断思考,精雕细琢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路线。充分重视路基横断面设计,做认真细致的工作,使路基横断面的形式和几何形状与地形、地质、地貌相适应,将公路与环境联系起来,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施工时应尽量合理保护路桥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施工时废方在设计的弃土堆处集中堆置,夯实平整,并将腐殖土覆于其上,以达到美化路容、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施工期间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应严格控制,除了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以外,不应再发生其它形式的人为破坏。
3.2加强自然环境的防护工作
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施工方案与环保问题同时考虑,对易污染环境的施工项目如取土场、弃土场、施工垃圾、钻孔桩泥浆、扬尘、施工噪音等制定具体可行的措施。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
3.3强化路桥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环保意识
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和铁道部及地方政府对环保的有关规定,开工前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教育,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认识,形成全员过程环保局面,同时对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保协议,并认真执行。严禁全体参建人员乱砍、乱伐、乱捕、乱猎,保护好动植物。通过宣传,使广大职工认识到搞好环保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环保是关系到企业信誉和子孙后代的大事,努力做到我公司标书中的环保承诺,使每个职工做到人人明白,个个心中有数。在职工生活区域,做好板报宣传;在工程生产区域,做好大型标语、横幅宣传工作,时时提醒和督促职工爱护环境,保护环境。需要使技术人员的环保行为贯彻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期、施工期及营运期,内容遍及自然生态和物理环境的各个方面,其思路是保护一切自然状态、地貌、水文和所有生物。
4.结束语
本研究简单论述了路桥工程技术中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经济社会的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自然环境的保护,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希望本研究的建议能够对保护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也促进了桥路工程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轶,黄琦,孙炜.公路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及指标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07(S1).
[2]刘峰,郑垂勇.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初探[J].特区经济,2007(01).
[3]张飞涟,张涛.城镇市政设施投资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