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行走的植物

来源 :学苑创造·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jing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美洲有一种奇特的植物:卷柏。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会行走。
  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当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它就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状。由于体轻,只要稍有一点儿风,它就会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地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安居下来。当水分又一次不足,住得不称心如意时,卷柏就会继续“行走”,寻找充足的水源。
  听起来,卷柏与其他树木相比较,会行走是它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带给卷柏的不仅仅是幸运。游走常使它丢了性命——游走的卷柏有的被风吹起挂在树上,渐渐地枯死;有的滚到路上,被路过的车子轧扁;有的被淘气的孩子合在一起当球踢……这些卷柏終究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
  行走本身是卷柏生存的优势,如果它有脑袋可以思考,在搬家的时候注意天时地利,注意权衡得失,那么它一定会成为世界上生命力最旺盛的植物之一。但是,它选择了盲目“搬家”,一点点的不如意就卷起树根换个地方。
  难道卷柏不走就生存不了吗?
  为此,一位植物学家对卷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挡板圈出一片空地,把一株游走的卷柏放在水分最充足处。不久,卷柏便扎根生存下来。几天后,当这处空地水分减少的时候,卷柏便抽出根须,卷起身子准备换地方。但是,实验者并不理会准备游走的卷柏,并隔绝了一切它可能移走的条件。不久,实验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卷柏又重新扎根生存在了那里,并且在反复几次拔根、扎根之后,便再也不搬迁了。实验结果还发现,此时卷柏的根已深深地扎入泥层,而且长势比任何一段时间都好,可能是它发现了扎根越深,水分就越充足。
  素材延伸与运用:
  人生有太多的路要走。盲目地随心而动,随遇而安,也许有片刻的舒适,但最终只能“风过疏竹,雁渡寒潭”,一切归于空寂。如果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不随性妄动,也许会有片刻难熬,但最终收获的,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美好。
  话题拓展:面对困境、适应、脚踏实地、生存之道
其他文献
电影《驴得水》上映后,片中女主角张一曼的扮演者任素汐很快红遍全国。  在电影里,任素汐扮演的张一曼连扇自己耳光的情节,让很多观众看后都大呼心疼,因为每一记耳光都是结结实实打在脸上的。但任素汐在接受采访时却说:“电影中扇耳光的戏拍了三条就过了,不过从2012年开始,我出演话剧《驴得水》200多场,加起来在舞台上一共打了自己1500个耳光。”原来,任素汐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后,就一直活跃在话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