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检测滑膜肉瘤(SS)组织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及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P300在SS双相分化及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0例SS石蜡包埋组织样本,运用RT-PCR方法检测SS的SYT-SSX融合基因亚型;免疫组化检测P300及EMT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①40例SS中[双相型滑膜肉瘤(BSS)30例,单相型滑膜肉瘤(MFSS)10例],37例存在SYT-SSX融合基因(包括SYT-SSX1、SYT-SSX2),其中BSS为90%(27/30)(SYT-SSX1
【机 构】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病理系/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石河子 832000;国家卫健委中亚高发病防治重点实验室,石河子 832000;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病理科,郑州 450000;重庆市江津区中心医院肿瘤科,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检测滑膜肉瘤(SS)组织中组蛋白乙酰转移酶P300及上皮间叶转化(EMT)相关分子的表达,探讨P300在SS双相分化及EMT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0例SS石蜡包埋组织样本,运用RT-PCR方法检测SS的SYT-SSX融合基因亚型;免疫组化检测P300及EMT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①40例SS中[双相型滑膜肉瘤(BSS)30例,单相型滑膜肉瘤(MFSS)10例],37例存在SYT-SSX融合基因(包括SYT-SSX1、SYT-SSX2),其中BSS为90%(27/30)(SYT-SSX166.7%,SYT-SSX233.3%);MFSS为100%(10/10)(SYT-SSX180%,SYT-SSX220%),SS组织学类型与融合基因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95%(38/40)的SS病例表达P300,包括93.3%(28/30)的BSS以及100%(10/10)的MFSS,P300的表达与SS组织学类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P300与SS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转移(P=0.019)和TNM分期(Ⅲ~Ⅳ)(P=0.003)是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④BSS中P300阳性的病例与EMT相关蛋白β-cateni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MFSS中P300阳性的病例与EMT相关蛋白Slug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提示P300与EMT密切相关.结论 P300可能参与SS的双相分化.P300可能参与SS的EMT过程,提示P300在SS的侵袭迁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早期肝细胞癌代谢变化及其与衰老和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以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分为肝硬化组(LC组)、肝硬化肝细胞癌组(CLH组)、早期肝细胞癌组(HCC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采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测量肝细胞代谢物水平,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代谢物水平变化的潜在风险因素.结果 LC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CLH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ALP、葡萄糖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CLH组血清AST、葡
目的 分析感染性眼内炎最终转归至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除术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感染性眼内炎住院患者121例的临床资料,分为眼摘组(包括眼球摘除和眼内容剜除)24例和未眼摘组97例.从年龄、性别、用药史、既往病史、临床表现、白细胞计数、治疗过程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24例眼(19.8%)接受了眼球摘除或眼内容剜除术.眼摘组中角膜溃疡性眼内炎所占比例(33.3%)和内源性眼内炎所占比例(25.0%)大于未眼摘组(1.0%、4.1%)(P<0.001).眼摘组的平均年龄高于未眼摘组的平均年龄(P<0.05
目的 探讨转录活化因子4(ATF4)对肝癌细胞(HCC)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HepG2和Huh7细胞中ATF4和己糖激酶结构域成分1(HKDC1)的蛋白表达;分别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的HCC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测定肝癌细胞系中ATF4、HKDC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敲低ATF4、HKDC1可降低HepG2和Huh7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并诱导其凋亡增加;敲低AT
目的 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方法 采集RA患者在应用99 Tc-MDP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新鲜粪便样本各32例,提取粪便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样本16S rRNA V3-V4区域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中,两组样本间Chao、observed species、Shannon及Simps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组均大于治疗前组.肠道菌群组成及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