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核糖发酵条件的优化与中试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o200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的莽草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发酵生产D-核糖的发酵条件。[方法]以枯草芽孢杆菌CB.sems-10为出发菌株,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培养基配方并利用种子罐和发酵罐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中试试验。[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接种量为10%时,D.核糖产率最高;发酵前期的适宜pH值约为7.2,发酵中后期的适宜pH值在偏酸性范围内;37℃下D-核糖的产率最高;摇床转速为170r/min时,D-核糖的产率最高。极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D-核糖产率的影响依次为:酵母粉〉(NH。),SO4〉玉米糖〉Mn-S
其他文献
以ISI Webof Science为检索工具,选取2007年度SCI收录化学类影响因子排名前30位的期刊作为分析对象。统计并计算2005-2006年其载文量、IF,H指数和相对H指数,并对其IF,H指数及相对
摘 要:小学语文低年级读写教学的实质是将阅读和写字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完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在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抓住这个阶段学生的性格特征,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为他们提供多样的读写训练平台,进而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培养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目标。教师要发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积极作用,改变学生固化的语文学习方式,为他们之后的语文发展打好基础。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探究如何有效培养学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属于重要环节,不但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陶冶情操。但是从课外阅读教学来看,教学实践距离新课改
数学思维是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基础,采用"渗透式"教学法,把数学思维和中学生物学教学有机结合,巧妙应用数学思维,将某些生物学问题的分析进行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从而有效提
目的观察特拉唑嗪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40例EH患者应用特拉唑嗪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测空腹血糖(FSG)及空腹血清胰岛素(FSI),计算胰岛素敏感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与疾病关系.方法 MTT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SAP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