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乐器演奏员的人文修养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lulu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员的职责就是把中国音乐的内在美表现出来。那么,进行二度创作的演奏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笔者试图结合自己的演奏经验和学习体会,谈谈民族乐器演奏员的人文修养,以就教于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及同行专家。
  
  一、民族乐器演奏员应具有扎实的音乐文化修养
  
  表现音乐丰富内涵的器乐演奏员,除了要具备一般音乐工作者的基本修养,掌握音乐基本理论和基本演奏技巧之外,还应具备以下音乐文化素质。
  
  (一)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史
  中国音乐发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中反映劳动、战争、爱情及原始宗教活动的歌舞,整个音乐文化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歌舞音樂为中心,即从原始社会到隋唐时期;第二阶段是以戏曲音乐为中心,即从唐宋时期到鸦片战争前;第三阶段是从鸦片战争直到今天的近现代音乐,大量西方音乐文化融入中国音乐的创作、表演中,促进中国音乐的创新与变革,音乐文化逐步普及到人民大众中,音乐艺术发生了质的变化,在各个领域有了全面发展,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
  中国民族器乐的演奏员只有对上述音乐文化史有广泛深入的了解,才能够总体上把握各个历史时代音乐的总体特征,从而在具体的音乐表演中表现各个历史时代乐曲的深刻历史内涵和文化韵味。
  
  (二)了解中国民族器乐曲的创作、产生背景
  中国传统器乐曲虽然绝大部分是标题音乐,可从其标题中领会其主题思想。但是,如果不认真研究其产生、创作的历史背景,要准确把握其主题思想是不可能的。如华彦钧先生的《二泉映月》,如果演奏者不了解华彦钧先生的身世,也不了解华先生创作演奏此曲的意图,把它演奏成明月当空,清泉静流,万籁俱寂的意境,那不是令人啼笑皆非吗?
  又如民歌体裁《绣荷包》,仅仅汉族民歌也不止一首。山西的《绣荷包》旋律明快、起伏鲜明、抒情大方;四川的《绣荷包》山歌痕迹突出,轻快活泼,天真可爱;云南《绣荷包》旋律委婉动人,回味无穷。民族乐器演奏员若不了解这些地方文化作品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是无法在具体演奏中表现它们细腻的感情色彩和地方音乐特点的。所以,民族器乐演奏员必须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认真研究与传统音乐相关的非音乐要素,尤其是各种传统音乐乐曲创作、产生的背景。
  
  (三)注意研究每一乐曲的主题思想
  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相比较有诸多特征,最典型的就是中国音乐具有模糊性,与西方音乐的确定性、刚性相反。中国音乐不仅有柔性节奏、节拍、柔性速度之说,而且在音高方面,中国音乐体系中大量存在单个音高频率、音色、力度、时间浮动变化的现象。在乐曲主题的表现方面,也普遍存在一首乐曲有多种解释的现象。但变中有不变,柔中有刚。任何一首曲子,不论音乐评论家有多少种注释评论,其基本乐汇、基本乐句与乐章及其结构决定了其基本主题不会变。因而,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员在演奏任何一部民族乐曲之前,都应该用一定的精力钻研音乐表现的主题思想,领会其中每一乐汇、每一乐句的神韵。以笔者演奏的白族器乐曲《白家抒怀》为例,虽然可从其标题领略其主题一二,但要演奏出原作者的细致入微的主题思想,就要研究其曲式结构、旋律音型,想象白族人民丰收之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景象。如果能对白族人民生产生活习惯、风土人情都有所了解,就能表现出其中质朴、乐观的生活气息。
  
  二、民族器乐演奏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
  
  有人说音乐语言是文学语言的夸张,同理,文学语言是音乐语言的直陈。它们各有所长,相互融会贯通,表达人类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文学语言把音乐语言具体化,现实化,生活化;音乐语言把文学语言抽象化,通过音乐的旋律、节奏、节拍、音高等巧妙地表达出来。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从传统器乐曲的名称《汉宫秋月》、《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雁落沙滩》、《潇湘水云》、《梅花三弄》等等曲目中,就可发现它们就是一首诗,一幅画。音乐的内容可以在古诗中表达,古诗的音乐美又可以在古曲中再次闪现,令人心旷神怡或催人泪下。
  由于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学的这种密切联系,中国传统音乐的含蓄美与模糊美在文学中也随处可见。欧阳修在《六一诗话》里引梅尧臣的话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然后为至矣”,推崇含蓄为诗歌创作的最高标准。苏轼为含蓄美感叹:“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姜夔极力提倡“语贵含蓄”,认为:“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千古名篇《琵琶行》中所表现的含蓄美就更可谓千古绝唱了。且看:“……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哪里是诗是词,分明是一首用文学语言表达的时而哀愁悠扬,时而心潮激荡的,扣人心弦的琵琶曲。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音乐与文学是一对孪生姐妹。一名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演奏者要想对中国民族器乐有全面的把握,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乐曲内涵,就必须努力学习中国民族文学,尽可能地了解中国文学的庞大体系,悉心研究中国古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等。
  总而言之,中国民族器乐的演奏员要想理解传统音乐的丰富内涵,把握时代特征,让传统音乐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生机,为人民大众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服务,需要具备的素养很多,如美学修养、政治修养、文化修养等等,限于篇幅不便多论,仅发表几点浅见,诚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斧正。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市中学生评价的方式,经历了从《学生与家庭联系手册》、  《上海市中学生评价手册》,再到《海市中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在学生评价取向上从只追求教育的外在价值到关注教育的内在价值,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甚至否认,到对学生主体的肯定、尊重,是学生评价上的价值回归。文章最后就实现价值回归的现实条件作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生评价 以生为本    一、中学
[摘要]旅游业是许多国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但目前国内优秀旅游业人才仍十分缺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旅游咨询师将为中国旅游业的创新与进一步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崭新的平台,为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从旅游大背景,旅游咨询师的职业资格、职业描述等方面,阐述了旅游咨询师的职业特点及其作用。  [关键词]旅游咨询师 职业资格 职业描述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
[摘要]授受表现是日语中一種比较特殊而又重要的语法现象,它反映出日本文化的特征和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于初学者而言,其繁杂的语法概念很容易导致用法混乱。本文拟就日语授受关系表现同日本社会人际关系及日本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研讨。  [关键词]日本文化 日语语法 授受关系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将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论述英语课堂教学、课外教学以及大学生英语实习和实训活动对学生创造性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学生;创造力    在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今天,让学生学会思考并去创造性的利用所盛装的知识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大学英语教学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