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小游乐园》是大象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是整套教材工程与技术领域的第一个单元,也是低年段对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培养的第二个单元。在本单元中,学生将经历技术学习和工程领域的一些实践活动,如辨别身边常见的材料,认识常见工具,并用简单的工具对材料进行加工。在活动中,学生能通过多種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将通过一系列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科学态度以及技术设计实践能力的发展,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
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学习强调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出发,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活动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习者都应该是设计者、制作者、评价者和改进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围绕技术设计这一核心环节开展活动。强调设计不是空想,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制作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根据情况及时修改和调整原来的设计。为此,工程与技术领域的教材结构基本由任务、设计、制作、评价四部分组成。
教材安排3个课时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以任务驱动统领整个单元,内容设计遵循了整体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其中《滑梯》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作为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第一课,本课选择了学生最为熟悉的滑梯作为载体进行教学,一方面贴近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滑梯制作简单,更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该领域知识的信心。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描述用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本课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光滑的卡纸、粗糙的卡纸、牙膏盒、纸杯、放大镜、剪刀、胶水、美工刀、透明胶带。
教 学 过 程
1.创设情境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玩偶,你最爱的玩偶是什么?
生:玩具小猴。
生:布娃娃。
师:这些玩偶一定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快乐,那么你们有没有关心过它们?有没有想过为它们做点什么或者送一份礼物呢?
生:有。
师:想一想你们的玩偶,它们需要什么呢?
生:我想给我的布娃娃建一个房子,这样它就不用睡在玩具箱里了。
生:我想给我的玩具小猴建一座游乐园,这样我上学去了,它在家就不孤单了。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贴心,你们都很善于关心别人。你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对玩偶,他们是丁丁和当当。他们想拥有一座游乐园,你们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吗?
生:能!
师:游乐园里面有很多游乐设施,比如滑梯、跷跷板、秋千等,今天我们就先做一部小滑梯吧。
生:好!
教学分析:一个好的工程与技术活动,要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科学教育观。创设关心自己的玩偶,为玩偶制作游乐场的情境来导入教学,既蕴含了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又指向整个单元的任务目标。
2.提出任务
师:既然是滑梯,那就要能让丁丁和当当顺利地滑下才行。请大家看一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滑梯图片,再结合自己滑滑梯的经历,想一想,如何建造滑梯才能保证他们能顺利地滑下来?
生:滑梯的滑道要很光滑才行。
生:滑梯要足够高,否则他们就不会往下滑了。
生:不能太高,太高了不安全。
师:是啊,滑梯的滑道不仅要光滑,而且要有一定的倾斜度,同时还要保证滑梯整体比较稳固。
教学分析:确定什么样的目标与怎样确定目标,是工程项目的起点。一般而言,只有既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及能力,又有一定实际意义及生活情趣的工程目标,才能激发学生开展技术活动的兴趣。低年段学生容易兴奋,他们在动手前对目标的认知往往是模糊的,这不利于他们工程思维的建立。为此,在这个环节应明确地提出任务目标,重视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并通过谈话,使他们对要完成的任务有清楚的认知,从而为后续的设计和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设计
师:老师在材料区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待会儿请材料员来领,仔细观察这些材料,然后同伴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些材料的名称和特点。
生:老师,我发现这两张卡纸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摸起来感觉不太一样。
师:老师这里有放大镜,请你们用放大镜再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我发现一张表面很平,另一张表面凹凸不平。
生:哇,原来一张光滑一些,另一张粗糙一些。
生:放大镜真神奇。
生:我会选择用光滑的卡纸做滑梯的滑道,这样才能使丁丁和当当顺利地滑下来。
师:看来大家都有不少发现,现在请同伴之间用这样的语言进行交流,“我先用肉眼观察了光滑的滑道和粗糙的滑道,发现光滑的滑道……粗糙的滑道……再用放大镜观察两种滑道,发现光滑的滑道……粗糙的滑道……”。
(学生相互交流。)
师:选择好你需要的材料后就可以设计你的滑梯了,在设计之前可以参考奇奇的设计方案,并学着在《活动手册》上画出自己的滑梯设计图。
(学生画滑梯设计图。)
师:同学们都画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设计方案一定很精彩。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方案,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是如何选材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
生:大家好,这是我的设计方案,我选择了光滑的卡纸作为滑道,选择了牙膏盒制作滑梯的底座,还选择剪刀和胶水作为工具。
师:你在展示自己设计图的时候还介绍了选择的材料和工具,你的表达很有条理!老师建议你在制作的时候可以将光滑的卡纸用胶水贴在滑道上。
生:我也选择了光滑的卡纸作为滑道,不过底座我选择用纸杯,我觉得把纸杯倒扣过来做底座会更加稳固。 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而且还考虑到滑梯的稳固性。老师建议你将滑道和底座用透明胶粘牢固一些。
教学分析:本环节的教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让学生认识和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材料是学生设计和制作的基礎。不了解可以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后续的设计和制作也就无从谈起。本环节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用语言初步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等信息。二是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利用工具辨别材料,并描述用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三是进行设计,绘制设计草图。由于本单元是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第一个单元,所以只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教材上的样例绘画即可,其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设计是技术与工程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后续的展示交流做准备。
4.制作
师:刚才同学们都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相信你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动手制作了。在开始之前,老师还要给你们一些温馨提示:一是要注意安全,在使用美工刀、剪刀的时候要小心,避免划伤手指,用完后及时将工具收回;二是要相互帮助,这样你不仅会更快、更好地完成作品,还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三是要保持安静,轻声交流。
(学生动手制作。)
教学分析:在技术与工程内容的教学中,若教师指导过于细致,容易限制学生思维,导致作品千篇一律,学生制作时间少,难以按时完成任务;若指导不足,学生在不清楚制作目标及注意事项的情况下,完成的作品质量较差,甚至还会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在本课中,首先强调安全问题,其次强调习惯问题,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帮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评价
师:刚才同学们动手制作的时候都很投入,不少同学还能够相互帮助,希望你们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现在你们一定特别想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生:是的。
师:别着急,工程师一般在完成一件作品之后,会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测评,也就是检查自己的作品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在我们像工程师一样,从功能性、稳固性和美观三个方面,对自己的滑梯进行测试和评价。首先,测试一下丁丁和当当能否顺利地滑下来,这是滑梯最重要的功能;其次,看看自己的滑梯是否足够稳固,也就是是否容易倾倒;最后,从美观的角度进行评价,也就是看看滑梯外观是否漂亮,做工是否细致,比例是否协调。《活动手册》里的评价栏可以帮助你尽快完成这项工作。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
师:刚才同学们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自我评价,虽然我们的作品还不够完美,但没有关系,我们还可以继续对作品进行改进和完善,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出令自己满意的滑梯!
教学分析:评价是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完成作品后十分兴奋,教师调控课堂较为吃力,往往使此环节流于形式。为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像工程师一样对作品进行测评,可以借助活动手册上涂笑脸的方式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有效性。
总
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学习强调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出发,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活动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每一个学习者都应该是设计者、制作者、评价者和改进者。在学习过程中,要围绕技术设计这一核心环节开展活动。强调设计不是空想,要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制作过程中要不断反思,根据情况及时修改和调整原来的设计。为此,工程与技术领域的教材结构基本由任务、设计、制作、评价四部分组成。
教材安排3个课时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以任务驱动统领整个单元,内容设计遵循了整体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其中《滑梯》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作为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第一课,本课选择了学生最为熟悉的滑梯作为载体进行教学,一方面贴近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滑梯制作简单,更容易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该领域知识的信心。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定的本课教学目标是:描述用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使用工具对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本课教学需要准备的材料:光滑的卡纸、粗糙的卡纸、牙膏盒、纸杯、放大镜、剪刀、胶水、美工刀、透明胶带。
教 学 过 程
1.创设情境导入
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玩偶,你最爱的玩偶是什么?
生:玩具小猴。
生:布娃娃。
师:这些玩偶一定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快乐,那么你们有没有关心过它们?有没有想过为它们做点什么或者送一份礼物呢?
生:有。
师:想一想你们的玩偶,它们需要什么呢?
生:我想给我的布娃娃建一个房子,这样它就不用睡在玩具箱里了。
生:我想给我的玩具小猴建一座游乐园,这样我上学去了,它在家就不孤单了。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贴心,你们都很善于关心别人。你看,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对玩偶,他们是丁丁和当当。他们想拥有一座游乐园,你们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吗?
生:能!
师:游乐园里面有很多游乐设施,比如滑梯、跷跷板、秋千等,今天我们就先做一部小滑梯吧。
生:好!
教学分析:一个好的工程与技术活动,要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科学教育观。创设关心自己的玩偶,为玩偶制作游乐场的情境来导入教学,既蕴含了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又指向整个单元的任务目标。
2.提出任务
师:既然是滑梯,那就要能让丁丁和当当顺利地滑下才行。请大家看一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滑梯图片,再结合自己滑滑梯的经历,想一想,如何建造滑梯才能保证他们能顺利地滑下来?
生:滑梯的滑道要很光滑才行。
生:滑梯要足够高,否则他们就不会往下滑了。
生:不能太高,太高了不安全。
师:是啊,滑梯的滑道不仅要光滑,而且要有一定的倾斜度,同时还要保证滑梯整体比较稳固。
教学分析:确定什么样的目标与怎样确定目标,是工程项目的起点。一般而言,只有既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及能力,又有一定实际意义及生活情趣的工程目标,才能激发学生开展技术活动的兴趣。低年段学生容易兴奋,他们在动手前对目标的认知往往是模糊的,这不利于他们工程思维的建立。为此,在这个环节应明确地提出任务目标,重视引导学生的研究方向,并通过谈话,使他们对要完成的任务有清楚的认知,从而为后续的设计和制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设计
师:老师在材料区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待会儿请材料员来领,仔细观察这些材料,然后同伴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些材料的名称和特点。
生:老师,我发现这两张卡纸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摸起来感觉不太一样。
师:老师这里有放大镜,请你们用放大镜再仔细观察一下,看看它们有什么区别。
生:我发现一张表面很平,另一张表面凹凸不平。
生:哇,原来一张光滑一些,另一张粗糙一些。
生:放大镜真神奇。
生:我会选择用光滑的卡纸做滑梯的滑道,这样才能使丁丁和当当顺利地滑下来。
师:看来大家都有不少发现,现在请同伴之间用这样的语言进行交流,“我先用肉眼观察了光滑的滑道和粗糙的滑道,发现光滑的滑道……粗糙的滑道……再用放大镜观察两种滑道,发现光滑的滑道……粗糙的滑道……”。
(学生相互交流。)
师:选择好你需要的材料后就可以设计你的滑梯了,在设计之前可以参考奇奇的设计方案,并学着在《活动手册》上画出自己的滑梯设计图。
(学生画滑梯设计图。)
师:同学们都画得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设计方案一定很精彩。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方案,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是如何选材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设计?
生:大家好,这是我的设计方案,我选择了光滑的卡纸作为滑道,选择了牙膏盒制作滑梯的底座,还选择剪刀和胶水作为工具。
师:你在展示自己设计图的时候还介绍了选择的材料和工具,你的表达很有条理!老师建议你在制作的时候可以将光滑的卡纸用胶水贴在滑道上。
生:我也选择了光滑的卡纸作为滑道,不过底座我选择用纸杯,我觉得把纸杯倒扣过来做底座会更加稳固。 师:你的想法很有创意,而且还考虑到滑梯的稳固性。老师建议你将滑道和底座用透明胶粘牢固一些。
教学分析:本环节的教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让学生认识和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材料是学生设计和制作的基礎。不了解可以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后续的设计和制作也就无从谈起。本环节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用语言初步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等信息。二是选择合适的材料,包括利用工具辨别材料,并描述用肉眼观察和简单仪器观察的不同。三是进行设计,绘制设计草图。由于本单元是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第一个单元,所以只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教材上的样例绘画即可,其目的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设计是技术与工程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后续的展示交流做准备。
4.制作
师:刚才同学们都展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相信你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动手制作了。在开始之前,老师还要给你们一些温馨提示:一是要注意安全,在使用美工刀、剪刀的时候要小心,避免划伤手指,用完后及时将工具收回;二是要相互帮助,这样你不仅会更快、更好地完成作品,还能体验到合作的乐趣;三是要保持安静,轻声交流。
(学生动手制作。)
教学分析:在技术与工程内容的教学中,若教师指导过于细致,容易限制学生思维,导致作品千篇一律,学生制作时间少,难以按时完成任务;若指导不足,学生在不清楚制作目标及注意事项的情况下,完成的作品质量较差,甚至还会出现安全问题。因此,在本课中,首先强调安全问题,其次强调习惯问题,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帮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评价
师:刚才同学们动手制作的时候都很投入,不少同学还能够相互帮助,希望你们保持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现在你们一定特别想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生:是的。
师:别着急,工程师一般在完成一件作品之后,会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测评,也就是检查自己的作品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在我们像工程师一样,从功能性、稳固性和美观三个方面,对自己的滑梯进行测试和评价。首先,测试一下丁丁和当当能否顺利地滑下来,这是滑梯最重要的功能;其次,看看自己的滑梯是否足够稳固,也就是是否容易倾倒;最后,从美观的角度进行评价,也就是看看滑梯外观是否漂亮,做工是否细致,比例是否协调。《活动手册》里的评价栏可以帮助你尽快完成这项工作。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
师:刚才同学们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自我评价,虽然我们的作品还不够完美,但没有关系,我们还可以继续对作品进行改进和完善,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出令自己满意的滑梯!
教学分析:评价是技术与工程领域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完成作品后十分兴奋,教师调控课堂较为吃力,往往使此环节流于形式。为此,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像工程师一样对作品进行测评,可以借助活动手册上涂笑脸的方式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有效性。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