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o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高压氧和纳洛酮的作用。方法:70例用高压氧联合纳烙酮治疗和68例单纯纳洛酮治疗的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的70例病例中治愈67例,后遗症3例,治愈率95.7%;68例单纯纳洛酮治疗的病人治愈56例,后遗症8例,死亡4例,治愈率82.3%。结论:高压氧联合纳烙酮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纳洛酮治疗。
  【关键词】高压氧;纳洛酮;一氧化碳中毒
  【中图分类号】R45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06-1
  
  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9年1月,采用高压氧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病人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治疗组7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男43例,女27例;年龄12-83岁,平均38.8岁;入院时处于深昏迷2例,浅昏迷6例,神志清者62例。另取1996年至2001年1月中用纳洛酮治疗的CO中毒病人68例作为对造组,两组病人病情无显著差异。
  1.2中毒原因烧煤取暖45例,煤气中毒15例,汽车尾气中毒5例,使用液化石油热水器5例。
  1.3并发症抽搐5例,中毒性脑水肿4例,心律失常10例,心电图ST-T改变12例,应激性溃疡3例,呼吸循环衰竭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1.4诊断标准有吸入较高浓度CO的接触史,急性发生的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血液COHb及时测定的结果(COHb>50%),按照国家诊断标准(GB8781-88)可作出诊断。
  1.5治疗方法
  1.5.1一般治疗两组病人均积极纠正缺氧,用激素及20%甘露醇防止脑水肿,适当应用能量合剂,并积极治疗并发症。
  1.5.2高压氧治疗治疗组病人采用高压氧治疗,用密闭式中型加压舱,用压缩净化空气加压至2个绝对大气压,病人在舱内吸纯氧时间40min,然后经阶段性减压出舱,每次治疗时间85min。中毒早期两到三天每日治疗两次。轻者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重者三个疗程。
  1.5.3纳洛酮治疗两组病人均给与纳洛酮治疗。纳洛酮2mg加入5%葡萄糖250mg中静滴,每日一次。
  1.6疗效判定标准按照1998年中国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无后遗症及并发症;好转:症状消失,体征基本消失或遗留某些后遗症。
  1.7统计学方法两组病人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组别 例数 后遗症 死亡 治愈 治愈率
  治疗组 70 3 0 67 95.7%
  对照组 68 8 4 56 82.3%
  P <0.01 <0.01 <0.01
  
  由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后遗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
  3讨论
  急性CO中毒对人体各个器官均有损害,但因中枢神经系统对能量代谢需求最高,对缺氧最为敏感,所以大脑损害最为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与中毒时间、浓度及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急性CO中度在病理学上表现为脑血管痉挛,后转为麻痹,血管内壁肿胀,脑循环障碍,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导致脑水肿、局灶性软化灶、坏死或皮层下白质广泛脱髓鞘改变。发生大脑皮层白质广泛脱髓鞘时,可产生精神症状,在急性期昏迷苏醒后經历2~30天假愈期后方出现,称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2]。治疗急性CO中毒的关键是纠正缺氧及防治脑水肿。目前治疗急性CO中毒最为有效的措施为高压氧,因为在2个大气压下,碳氧血红蛋白迅速解离,并加快CO的排出,使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的携氧能力,同时高压氧使脑血管收缩,脑组织含氧量增加,促进脑苏醒,加快神经系统功能恢复[2]。所以,高压氧治疗CO中毒具有一快(清醒恢复快)、二高(治愈率高,总有效率高)、三少(并发症少,中毒性脑水肿少,死亡少)的优点。高压氧治疗的注意事项:(1)高压氧治疗无法替代药物治疗,故应重视综合治疗以取得最佳疗效;(2)已脱离现场较久而未进行高压氧治疗者,为防止中毒性脑病仍应积极采用高压氧治疗,而不宜轻易放弃;(3)高压氧治疗前应明确诊断鉴别诊断及又无并发症,如高血压老年病人CO中毒后易发生脑出血,进仓加压会导致严重后果,故应加以警惕;(4)伴有其他有害气体同时中毒者,仍应进行充分的高压氧治疗;(5)对于重度CO中毒、深昏迷、年老体弱者,应给予充分的高压氧治疗(20~30次以上),以防止中毒性脑病的发生。
  急性CO中毒时,全身严重缺氧,尤其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所以大脑首先受损,而且损害最重,脑内β—内啡肽大量释放,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而产生脑血流降低、抑制神经活动等广泛的神经病理反应。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的强拮抗剂,可阻断内啡肽的作用,能迅速逆转内啡肽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起到催醒的作用。同时纳洛酮具有解除呼吸抑制、稳定血压、保护缺血心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的作用[3]。本治疗组中,我们体会到高压氧和纳洛酮联合应用,对急性CO中毒的病人具有苏醒早、中毒症状消失快,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及病死率等优点,而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晓雯.一氧化碳中毒[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2003,1:61.
  [2] 王岩.高压氧舱抢救重度一氧化碳中毒30例临床观察[J].中国急救医学,1999,4:242.
  [3] 李奇林,许兆忠,刘斌.纳洛酮在急诊急救中应用现状[J].临床荟萃,2000,15:708.
其他文献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病人的重要阵地,工作所突出的特点是就是一个“急”字,就诊的患者大我发病快,時间紧迫,病种复杂,需在短时间内分秒必争,全力以赴给予及时的诊救及处理。急诊护士常常在这种高风险性不稳定性和无规律性的强度工作下,工作压力日趋增高严重的影响了护士的身心健康,现将急诊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及调节方法综述如下
证明了直接扩频信号短时傅立叶谱的周期性,利用自适应滤波器提取周期,根据周期的有无来判断是否存在扩频信号的发送.经过计算机仿真,表明这种方法可用于直扩信号的侦察.
随着护理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护患纠纷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問题摆在了我们面前。作者对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患纠纷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探讨了防范措施。
【摘要】:目的:探索肾移植术后输尿管支架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我院486例肾移植患者中8例术后输尿管支架管结石致支架管无法拔出者,采用枸橼酸盐和碱化尿液对8例移植肾尿酸结石患者进行溶石治疗,2例保守治疗1月后仍无法拔出,采用经皮肾镜手术拔出输尿管支架管。结果:6例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一月后结石基本消失。支架管顺利拔出,2例保守治疗无效者经皮肾镜手术拔出支架管。结论:肾移植术后输尿管支架管结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肠癌的发病率男女均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排在恶性肿瘤致死因素的第四位。大肠癌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而发病危险因素主要集中于饮食、遗传和生活方式方面。大肠癌的症状较隐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不易发现,注重对症状人群的大肠镜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变,以免误诊或漏诊。本文结合1例升结肠
基于正侧视合成孔径雷达对点目标的回波冲激响应模型,运用三步法在原始回波信号直接对应的时域和频域中详细地分析和推导了Chirp-Scaling算法中的方位向傅立叶变换,给出了泰
【摘要】:循证医学(EBM)是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它是利用已经获得最新的、最好的证据来指导临床医生对病人做出安全,经济,有效地处理决策,通过对循证医学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治疗和分析,阐述循证医学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以及循证医学实践推广中存在问题。  【关键词】:循证医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149-2  
给出了作战融合系统的主要构成对象的定义、作战系统的系统框图及运作过程,分析了天气和地形对作战融合系统效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作战融合系统效能分析方法和过程.
导出了在一定精度下高斯型函数积分近似表达式,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网络具有良好的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BF网络方法以实现对高斯型函数积分.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