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问题 引领数学教学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g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尽快地摆脱厌学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听课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数学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课堂提问,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使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从而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同时,在提问中,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提问,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呢?
  趣味性的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对新鲜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的:“今天老师要跟你们进行一场计算比赛。”学生一听比赛而且对象还是老师,一个个既兴奋又激动,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黑板上的题,而且准确,谁就获胜。”教师的话刚落地,学生们都大声地喊着“好,没问题。”他们可能想我们这么多人还算不过老师一人吗,因此,显得信心十足。黑板上出了两道计算题:25×78×4 ;139×125×8。学生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开始计算,学生还没有算完,教师已经说出答案了。学生们都用一种疑惑的眼神看着教师,好像不相信教师会算得这么快。“我之所以算得快,是因为我有两件法宝。”学生一听法宝,立马来了兴趣。“什么法宝呢?”“想知道我的法宝是什么吗?”教师的这一趣味性的提问,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老师有什么法宝呢?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教师的“法宝”,为学生学习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后,可以让学生用教师传授的“法宝”再次对这两道题进行简便运算,体会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简便运算中的应用。通过设计一个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发了学生对运算定律的探究,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逻辑性的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即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逻辑思维。只有符合學生认知特点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一步步地进入教师预设的学习环节中,并且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像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设计问题的:1.把平行四边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下,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3.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4.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吗?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具有逻辑性,还具有启迪性。
  在教师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很快就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若教师设计的问题具有随意性,想到哪问到哪,就会使学生的思维出现混乱、思路受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设计具有逻辑性的问题,才能疏通学生的思路,使之更条理化、明朗化。这点也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心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合理地设计出数学问题。
  灵活性的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是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一种良好的手段。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教师要设计灵活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思考问题,进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创新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联想空间。像在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分数的应用题”的教学中,遇到这样一道分数乘法的应用题:鸡有36只,鸭比鸡多1/2,求鸭的数量?学生的计算结果是:36×(1 1/2)=54(只)。学生觉得这道题好像已经没有探究意义了,其实这时候教师若能仔细认真地研究此题,则正好可以利用此题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你还有别的方法吗?”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议论起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经过讨论,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利用份数解决,鸡的数量看作是2份,则鸭的数量就是3份,鸡的数量是36只,也就是说2份是36只,则每份就是36÷2=18(只),那么,鸭的3份就是18×3=54(只),他的话刚说完,教室里立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为这位学生新颖独特的见解鼓掌。正是因为教师的这一问,带动了学生积极地思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缸水”,要想提高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教师必须高瞻远瞩,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想学生所不能想,灵活地设计问题。
  结语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需求,探索数学问题的设计,提出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具有趣味性、逻辑性、灵活性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数学问题对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尤其在农村,由于务工人员的大量外出,造成留守儿童的队伍日益壮大。因此,留守儿童问题成了当今社会一个严重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严重。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给留守儿童自身甚至整个社会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其父母不在身边,由其爷爷奶奶或者亲属抚养、照看的儿童。很显然,这类儿童最缺少的就是父母的爱,然而他们最需要的恰恰是父母的爱。虽然爷爷奶奶也非常
期刊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数学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日常生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并且掌握数学知识,最终将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它可以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并且掌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本文就“生活
期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与此同时,我国小学的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能够更好地开展小学教学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小学教育中,语文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如今大部分学校和教师都已经意识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很多措施提升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但是如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直接影响到小学
期刊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同时,也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当今语文学科已不仅仅是学生的基础学科、工具性学科,也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教育的启蒙学科。语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关键要抓“四个点”。  创新的凭借点:挖掘创新因素  教材是师生们的教学之本,是专家经过多年试验逐步完善审定而编订出来的。涵盖的知识
期刊
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面对新时期、新局面,体现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的“部编本”语文新教材则更显得意义非凡。而这一切的实现,则需要从教育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学生抓起,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让课堂精彩纷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课堂的魅力。  课堂教学技能具体可分为导课、提问、讲解、结课、多媒体技能等,这些技能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并
期刊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写字应作为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但应试教育现象的存在和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使写字教学在我校语文教学中不尽人意。针对我们钟楼小学中年级学生写字过程中不规范、姿势不正确等问题的实际情况,为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探索。  小学生书写习惯存在的主要问题  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目前小学生书写习惯存在的问题调查问卷》,对我校80名小学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与此
期刊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临床以咳嗽与喘憋同时发生为特点。中医称本病为肺炎喘嗽。多数病例发生于冬季及初春。导师认为,毛细支气管炎多以邪毒与痰互结
预习是提高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课标要求,针对各年级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前预习目标,以便于教师上课时能够更加巧妙地把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贯穿在课堂教学中。那么,如何设计好预习课?笔者认为只要把握住以下“四度”,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理论性坡度  根据小学语文课标要求,着眼于课程教学目标,从理论的高度出发,引导学生客观地把握课文的灵魂和精髓,实现知识的构建,起到“纲举目张”的作
期刊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推动、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教学中的情境教學就是把作者蕴涵在课文中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学生通过想象把文字化成想象的画境,并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导入到画境中,从而与作者的情感进行沟通,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情感的陶冶,并使情感得到升华。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情并茂的名篇佳作,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如何去挖掘,真正做到既“传道”又“激情”,我的体会是可以从以下三个
期刊
目的:探究疣状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以期为建立和完善疣状胃炎规范化中医辨证治疗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方法:本研究收集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