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观察微动力负压应用于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创面的治疗效果。
方法2016年1月—2018年8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外科收治6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负压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3.9±1.6)岁,烧伤总面积为(5.5±2.2)%体表总面积(TBSA)]和常规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3.8±1.7)岁,烧伤总面积为(5.8±1.6)%TBSA],每组32例。2组患儿入院后即行简单清创,之后负压组患儿采用微动力负压治疗,每3~5天更换1次负压材料;常规组患儿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行换药处理,隔日换药1次。于伤后14、21 d,对2组患儿行创面大体观察,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创面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并计算细菌阳性检出率。记录需要手术植皮的例数并计算手术植皮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于创面愈合后3、6、12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价瘢痕形成情况。对数据行χ2检验、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1)伤后14 d,负压组患儿创面坏死组织全部被清除,分泌物较少,大部分创面已开始上皮化;常规组患儿大部分创面坏死组织被清除,分泌物多于负压组,创面愈合面积小于负压组。伤后21 d,负压组患儿大部分创面已愈合,分泌物较少;常规组患儿创面愈合面积明显小于负压组,分泌物多于负压组。(2)伤后14、21 d,负压组患儿创面愈合率[(49.8±3.3)%、(95.8±2.4)%]均明显高于常规组[(40.0±3.2)%、(75.3±2.5)%],t=11.899、33.461,P<0.01。(3)伤后14、21 d,负压组患儿创面细菌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χ2=6.275、5.741,P<0.05)。(4)负压组患儿手术植皮率明显低于常规组(χ2=5.333,P<0.05)。(5)负压组患儿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3.9±2.3)d,明显短于常规组的(27.9±1.8)d(t=-7.806,P<0.01)。(6)创面愈合后3、6、12个月,负压组患儿VSS评分分别为(6.9±1.8)、(5.6±1.4)、(3.4±1.5)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9.0±1.5)、(7.4±2.0)、(5.7±1.6)分(t=- 4.987、-4.127、-5.988,P<0.01)。
结论应用微动力负压治疗小面积深Ⅱ度烧伤患儿较常规换药可明显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感染率和手术植皮率,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改善创面愈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