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张隽、小苏
【新闻背景】
2009年“快女”的最大赢家是谁?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在十进七中淘汰的“曾轶可”。这个长相平凡、拥有走调绵羊音的女孩,如今却成了娱乐界当红的歌唱一姐,成了90后拥护爱戴的新一代偶像。
支持曾轶可的人们,认为曾轶可的优势就在于,曾轶可代表了90后看问题的角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根偶像”——这样唱歌水平的女孩,身边到处都是,然而正是这样的亲近感却让90后发现她就是他们这代人的“眼睛”。比如我们觉得流星很美好,但曾轶可不觉得,她觉得流星是多余的,不多余干吗陨落啊?就这么简单的逻辑,但从前就没人这样写。听曾轶可的歌,我们会觉得,咦?其实我曾经也这么想过,但没想清楚,被她提醒了。
反对曾轶可,多数是80后的人,他们怎么都无法理解这样走调的绵羊音如何能让“可爱多”(曾轶可的粉丝)痴狂到那样的程度。
其实,又何止一个曾轶可,台湾当红的偶像也是“快乐走音小伙子”卢广仲,甚至在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十大影响全美娱乐圈的人物中,草根明星“苏珊大妈”名列前五……这些不得不让如今的媒体重新去发现、去审视90后偶像的新标准,到底在90后的心中,什么样的明星才称得上是心中的偶像?
“挺曾派”发言:
【曾轶可:“可爱多”与你一起“不介意”】
出镜女孩:路晓雨,19岁北京师范大学大一学生
曾轶可百度贴吧版主之一
出镜理由:2010年2月13日除夕夜,尽管央视春晚并没有曾轶可的节目,然而中国观众却评价曾轶可为“春晚”最热门的人物,因为其中两个节目都以嘲讽的态度提到了曾轶可的“狮子座”和“绵羊音”。当夜,曾轶可的百度贴吧就“炸了”,“可爱多”愤怒,纷纷发帖抵制春晚,并要求央视与冯巩等在晚会上开涮曾轶可的人公开道歉。然而在众多愤怒的声音中,北京“可爱多”——90后的路晓雨却一直保持着一份清醒,她不停地在贴吧中劝解歌迷,希望大家像曾轶可一样“淡定”,甚至在《新京报》发表了一篇小文《经历春晚,做一群淡定的“可爱多”》,她说,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可爱多”就要坦然接受和承认一切非议,和曾轶可一起学会“不介意”。
请看路晓雨的“可爱多”历程故事:
2009年6月9日高考结束那一天晚上,我第一次看了“快乐女声”,第一次认识了曾轶可。曾轶可的歌声,实在让我很吃惊,这能算唱歌吗?底气不足、颤抖绵羊音、走调……几乎所有唱歌的大忌,她全犯了。我愤愤不平,这样的女孩居然可以进入围赛?
可是周五那一天,一切都突然改变了。那晚的快乐大本营,刚好是十八个快女一起上节目。我一眼注意到了头发一边翘的小女生,羞涩地藏在一群人里,字幕出现“曾轶可”。是她,我不由饶有兴趣,只见曾轶可一把吉他,轻轻哼唱起了一首《最天使》。“最好的那个天使,我最熟悉的字是你的名字……”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心里的闷热在曾轶可的歌声中一点点稀释,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似乎悄悄苏醒了,一字一句,打动着我的心,特别是当那句“最恨你那么就都不来见我一次”出现时,我的鼻子酸了,电视里的曾轶可,模糊起来。
曾轶可的歌,让我想起了五岁的自己,还有那只再也牵不到的手,想起那个最疼自己的人,悄然在自己的生命里消失,不留下一点痕迹。
那一刻,我不再纠结曾轶可唱歌跑调,我发现自己突然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她就像一个天使,用最平凡的声音唱出了每个90后孩子的心声。这一点,没有一个歌手做到过。我在网上下载了《最天使》、《狮子座》,反反复复地听。空闲的时候,我把“快女”比赛的视频,通通看了一遍,我逐渐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迷恋曾轶可,她没有艳丽的外表、天籁的声音,但是,也正是这些,以及那能深入90后心灵的歌词,征服了我们。
2009年9月,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大学轻松的学业,让我有了更多时间做好“可爱多”。没课的时候,我便在网上杂志上报纸上查阅一切关于曾轶可的消息,曾轶可的百度贴吧也被我设置成了主页。我热爱曾轶可,只要看到论坛上有人攻击曾轶可,一页页满是咒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词不堪入目,我的心就像吞下刀片般疼痛。那一刻,我决定,自己一定要保护这个有才华有个性的女生!我向百度贴吧的吧主申请了多次,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成了另外一名吧主。此后,只要我看到有侮辱性的帖子,都会拼命般尽快删除,生怕迟一点,就会让曾轶可这个努力比赛的孩子受到铺天盖地的咒骂。
2009年10月的一个周末,我和朋友们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那晚有一个综艺节目,曾轶可会参加。随着节目的进行,我越来越愤怒。节目主持人肆无忌惮地用奇怪的方式学曾轶可的“绵羊音”,场上观众不停地发出哄笑声,我不停地拨节目的热线电话,我想告诉大家:“你们这是对人的取笑和侮辱。”节目的高潮处,主持人拉着曾轶可问:“你怎么看我们学的‘绵羊音’?”屏幕上曾轶可依然风轻云淡,浅浅地笑:“大家抓的点很准,都很好。”还在拨电话的我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的心隐隐地疼。深夜,我还在贴吧里游荡,一次次地刷新自己的帖子,为曾轶可抱不平。零点时,一条站内短信“叮”的一声进来,点开,我惊讶地发现,短信的署名方居然是“曾轶可”!我激动万分,曾轶可在短信里说:“谢谢你长期以来对我的关注,其实,我很感谢这个节目组,给了我与歌迷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其他的并不重要。”
看着这条短信,我久久难以平静,长期以来我都以曾轶可的保护者自居,但曾轶可的短信却让我明白自己的做法或许并不是曾轶可期待的。
2009年12月底,曾轶可在北京召开新专辑《Forever Road》的发布会,我幸运地被选中作为北京地区的歌迷代表与曾轶可直接对话。现场交流环节,我拿着话筒紧张地问曾轶可:“为什么你会征服这么多90后孩子的心?”曾轶可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我想,大概是因为我离大家的心最近。”
2010年2月13日除夕夜,央视春晚中有两个节目都以嘲讽的态度提到了曾轶可。晚会还没结束,网上已经被“可爱多”和“黑可爱多”两派炸翻了,“可爱多”要求央视春晚必须对随意嘲讽曾轶可给予一个说法,可“黑可爱多”则认为,曾轶可这一奇怪的娱乐现象,已经引起了全国的重视,连续两个节目讽刺她,不得不说明她确实是2009年中国娱乐界的一个败笔。
百度贴吧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作为吧主之一,我非常焦急,我觉得在这样的白热化情况下,冷静的文字也许可以引起大家注意。于是,除夕夜我写了一个帖子,详细描写了自己成为“可爱多”的心路历程,帖子的最后我说:“对于现在的吵,我并不想说谁对谁错,我想说:我们争,是因为我们真的很在乎。我们吵,是因为我们觉得可以做得更好。虽然我们年龄普遍偏小,不可否认不够成熟,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学会淡定与坚强,不要再纠结看不看春晚,我们要学会在不打扰别人的同时兑现自己心里的那个誓言。”
没想到,我的帖子竟然真的引起了很多“可爱多”和“黑可爱多”的关注,争论也平息了很多,不少“可爱多”给我发站内短信,说:做一名自信、淡定的可爱多才是真正爱曾轶可的表现。
“倒曾派”发言:
【90后可以无知,但不能没有耻辱感】
出镜男孩:李黎明,男,28岁,北京某外企主管
“倒曾旗手”,多次组织“倒曾”活动
2009年夏天,我身边基本所有的人都讨厌上了一个女孩,她便是曾轶可。
【新闻背景】
2009年“快女”的最大赢家是谁?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在十进七中淘汰的“曾轶可”。这个长相平凡、拥有走调绵羊音的女孩,如今却成了娱乐界当红的歌唱一姐,成了90后拥护爱戴的新一代偶像。
支持曾轶可的人们,认为曾轶可的优势就在于,曾轶可代表了90后看问题的角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草根偶像”——这样唱歌水平的女孩,身边到处都是,然而正是这样的亲近感却让90后发现她就是他们这代人的“眼睛”。比如我们觉得流星很美好,但曾轶可不觉得,她觉得流星是多余的,不多余干吗陨落啊?就这么简单的逻辑,但从前就没人这样写。听曾轶可的歌,我们会觉得,咦?其实我曾经也这么想过,但没想清楚,被她提醒了。
反对曾轶可,多数是80后的人,他们怎么都无法理解这样走调的绵羊音如何能让“可爱多”(曾轶可的粉丝)痴狂到那样的程度。
其实,又何止一个曾轶可,台湾当红的偶像也是“快乐走音小伙子”卢广仲,甚至在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十大影响全美娱乐圈的人物中,草根明星“苏珊大妈”名列前五……这些不得不让如今的媒体重新去发现、去审视90后偶像的新标准,到底在90后的心中,什么样的明星才称得上是心中的偶像?
“挺曾派”发言:
【曾轶可:“可爱多”与你一起“不介意”】
出镜女孩:路晓雨,19岁北京师范大学大一学生
曾轶可百度贴吧版主之一
出镜理由:2010年2月13日除夕夜,尽管央视春晚并没有曾轶可的节目,然而中国观众却评价曾轶可为“春晚”最热门的人物,因为其中两个节目都以嘲讽的态度提到了曾轶可的“狮子座”和“绵羊音”。当夜,曾轶可的百度贴吧就“炸了”,“可爱多”愤怒,纷纷发帖抵制春晚,并要求央视与冯巩等在晚会上开涮曾轶可的人公开道歉。然而在众多愤怒的声音中,北京“可爱多”——90后的路晓雨却一直保持着一份清醒,她不停地在贴吧中劝解歌迷,希望大家像曾轶可一样“淡定”,甚至在《新京报》发表了一篇小文《经历春晚,做一群淡定的“可爱多”》,她说,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可爱多”就要坦然接受和承认一切非议,和曾轶可一起学会“不介意”。
请看路晓雨的“可爱多”历程故事:
2009年6月9日高考结束那一天晚上,我第一次看了“快乐女声”,第一次认识了曾轶可。曾轶可的歌声,实在让我很吃惊,这能算唱歌吗?底气不足、颤抖绵羊音、走调……几乎所有唱歌的大忌,她全犯了。我愤愤不平,这样的女孩居然可以进入围赛?
可是周五那一天,一切都突然改变了。那晚的快乐大本营,刚好是十八个快女一起上节目。我一眼注意到了头发一边翘的小女生,羞涩地藏在一群人里,字幕出现“曾轶可”。是她,我不由饶有兴趣,只见曾轶可一把吉他,轻轻哼唱起了一首《最天使》。“最好的那个天使,我最熟悉的字是你的名字……”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心里的闷热在曾轶可的歌声中一点点稀释,内心深处的某个地方似乎悄悄苏醒了,一字一句,打动着我的心,特别是当那句“最恨你那么就都不来见我一次”出现时,我的鼻子酸了,电视里的曾轶可,模糊起来。
曾轶可的歌,让我想起了五岁的自己,还有那只再也牵不到的手,想起那个最疼自己的人,悄然在自己的生命里消失,不留下一点痕迹。
那一刻,我不再纠结曾轶可唱歌跑调,我发现自己突然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她就像一个天使,用最平凡的声音唱出了每个90后孩子的心声。这一点,没有一个歌手做到过。我在网上下载了《最天使》、《狮子座》,反反复复地听。空闲的时候,我把“快女”比赛的视频,通通看了一遍,我逐渐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会迷恋曾轶可,她没有艳丽的外表、天籁的声音,但是,也正是这些,以及那能深入90后心灵的歌词,征服了我们。
2009年9月,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系,大学轻松的学业,让我有了更多时间做好“可爱多”。没课的时候,我便在网上杂志上报纸上查阅一切关于曾轶可的消息,曾轶可的百度贴吧也被我设置成了主页。我热爱曾轶可,只要看到论坛上有人攻击曾轶可,一页页满是咒骂,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词不堪入目,我的心就像吞下刀片般疼痛。那一刻,我决定,自己一定要保护这个有才华有个性的女生!我向百度贴吧的吧主申请了多次,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成了另外一名吧主。此后,只要我看到有侮辱性的帖子,都会拼命般尽快删除,生怕迟一点,就会让曾轶可这个努力比赛的孩子受到铺天盖地的咒骂。
2009年10月的一个周末,我和朋友们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那晚有一个综艺节目,曾轶可会参加。随着节目的进行,我越来越愤怒。节目主持人肆无忌惮地用奇怪的方式学曾轶可的“绵羊音”,场上观众不停地发出哄笑声,我不停地拨节目的热线电话,我想告诉大家:“你们这是对人的取笑和侮辱。”节目的高潮处,主持人拉着曾轶可问:“你怎么看我们学的‘绵羊音’?”屏幕上曾轶可依然风轻云淡,浅浅地笑:“大家抓的点很准,都很好。”还在拨电话的我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我的心隐隐地疼。深夜,我还在贴吧里游荡,一次次地刷新自己的帖子,为曾轶可抱不平。零点时,一条站内短信“叮”的一声进来,点开,我惊讶地发现,短信的署名方居然是“曾轶可”!我激动万分,曾轶可在短信里说:“谢谢你长期以来对我的关注,其实,我很感谢这个节目组,给了我与歌迷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其他的并不重要。”
看着这条短信,我久久难以平静,长期以来我都以曾轶可的保护者自居,但曾轶可的短信却让我明白自己的做法或许并不是曾轶可期待的。
2009年12月底,曾轶可在北京召开新专辑《Forever Road》的发布会,我幸运地被选中作为北京地区的歌迷代表与曾轶可直接对话。现场交流环节,我拿着话筒紧张地问曾轶可:“为什么你会征服这么多90后孩子的心?”曾轶可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我想,大概是因为我离大家的心最近。”
2010年2月13日除夕夜,央视春晚中有两个节目都以嘲讽的态度提到了曾轶可。晚会还没结束,网上已经被“可爱多”和“黑可爱多”两派炸翻了,“可爱多”要求央视春晚必须对随意嘲讽曾轶可给予一个说法,可“黑可爱多”则认为,曾轶可这一奇怪的娱乐现象,已经引起了全国的重视,连续两个节目讽刺她,不得不说明她确实是2009年中国娱乐界的一个败笔。
百度贴吧的火药味越来越浓,作为吧主之一,我非常焦急,我觉得在这样的白热化情况下,冷静的文字也许可以引起大家注意。于是,除夕夜我写了一个帖子,详细描写了自己成为“可爱多”的心路历程,帖子的最后我说:“对于现在的吵,我并不想说谁对谁错,我想说:我们争,是因为我们真的很在乎。我们吵,是因为我们觉得可以做得更好。虽然我们年龄普遍偏小,不可否认不够成熟,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学会淡定与坚强,不要再纠结看不看春晚,我们要学会在不打扰别人的同时兑现自己心里的那个誓言。”
没想到,我的帖子竟然真的引起了很多“可爱多”和“黑可爱多”的关注,争论也平息了很多,不少“可爱多”给我发站内短信,说:做一名自信、淡定的可爱多才是真正爱曾轶可的表现。
“倒曾派”发言:
【90后可以无知,但不能没有耻辱感】
出镜男孩:李黎明,男,28岁,北京某外企主管
“倒曾旗手”,多次组织“倒曾”活动
2009年夏天,我身边基本所有的人都讨厌上了一个女孩,她便是曾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