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30例、中型组24例、重型组16例,根据预后状况将患者分为好转组51例和恶化组19例;另选取同时期来医院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对上述所有人员进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检测,统计不同病情严重程度、不同预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对照组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状况。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型组患者IgA、IgM、IgG水平与中型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轻型组患者IgA、IgM、Ig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患者IgA、IgM、IgG水平与好转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gA、IgM、Ig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预后状况越差,IgA、IgM、IgG水平越高。因此临床可采取免疫球蛋白水平进行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价,辅助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