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熏陶中快乐成长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kaka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1月17、18日两天,第二届“苏派名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高中组在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进行。高中数学由四位名师上课,他(她)们是: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殷伟康;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副校长谈雅琴;江苏省沙洲高级中学副校长、苏州市名教师瞿高海;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校长、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陈江辉。四位老师先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自己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等,然后就给我们听课老师、学生奉献了一份各具特色的精神大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用一个词“熏陶”概括这四堂课。
  一、在操作活动中熏陶
  美国的杜威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活动课程的相关图式: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数学教学就在于使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逐步理解数学概念、定理等等,使得学生能够将新知识同化、建构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进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这四节课中,殷老师的课更加突出了动手操作的作用,殷老师讲的是正弦函数的图像(第一课时),他采用的是“五步”目标教学法(创设情境,预设目标;自主探究,尝试目标;意义建构,生成目标;应用感悟,深化目标;归纳总结,内化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都是采用让学生操作、探讨、感悟、纠错这些活动,理解正弦函数图像的几何作法,进而提炼出“五点作图法”。每一个步骤又都是在问题的引领下带领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渐渐在这些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知识、新方法。瞿高海老师在《瞬时变化率导数》这节课中作出曲线的切线,陈江辉老师在《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一课中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感受、体验。
  二、在数学文化中熏陶
  数学课程,应当是引导学生重复人类数学发现的过程:实现数学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的课程。谈老师正是依据这一教育理念开始《数系的扩充》这一课的,谈老师从数学自身和社会实践需要两个方面带领学生经历了数系的一步一步的扩充过程,让学生体会数系扩充的每一步都充满着艰辛。学生从《九章算术》中领略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这个无理数的发现到被接受,感悟到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从卡尔丹问题的合理猜想到牛顿的虚数单位符号的确立,体会到人类勇于探索不断前进的创新精神;在“你想要进一步了解复数的什么知识?”的问题中,将学生带进了无限的未来。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学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熏陶,学生的精神得到了升华。瞿高海老师在《瞬时变化率导数》这节课中介绍了切线的发展历史,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在新观念、新方法中得到发展的。
  三、在探究开放中熏陶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必须靠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有意识地加以培养。瞿高海老师在带领学生应用新方法求切线时,经历了“割线逼近切线”、“局部以直代曲”的过程。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类比的方法得到了导数的概念;陈江辉老师在课前的充分准备下,高屋建瓴地带领同学们进行自主探究,先探究正弦函数的整体性质,再局部研究函数的图像,进而深入研究新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来,还要带着问题出去,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可以说,陈校长这节课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探索,给我们听课老师作出了很好的示范。学生在他们的引导下完成了一次探索发现之旅。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绝对不应该急功近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四位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在他们的课上。学生初步了解了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经历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到创造的激情,形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培养了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
其他文献
做一株幸福的芦苇  愿我的存在成为你们最美好的校园记忆  用最美的姿态站起来  回味失败  “但是这条鱼在乎啊”  成为我自己  “特立独行”的长辫子老师  路过心情  投入地爱一次  守望教育:用爱看见儿童  阅读给教师带来好心情  漫·慢·曼  我是谁  我的安分与不安分  做一个洒脱、自由而快乐的教师  那一树一树的花开  心干净了,才能来当老师  推开那扇心窗远远地望  致我最亲爱的小“敌
如何在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架构平衡的桥梁,进行训练,让学生从课文这个范本中学会表达、学会语言运用,打造真正的高效课堂?我们同年部老师循着这个目标,在教学《爱之链》一课时做了一些尝试。  和许多老师一样,初读《爱之链》我们也觉得文章情节简单,通俗易懂,浅显易教。但细细品读,就会发觉此文构思巧妙,谋篇布局不落俗套,情节跌宕起伏,是一篇细腻之处见大手笔的好文章,更是指导学生习作仿写的范文。文章对于人物的
“十里青山半入城”,虞山峰峦回环,树木葱郁,山间小溪流淌,林中鸟儿啼鸣,每一株树、每一块石无论大小,配合得当,精神饱满,有气质,有韵味。山不高,却以她江南山水特有的柔美和灵气滋养了一方人,历史和文化在这里绵延和传承。  走上校长岗位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如何管理一所学校,或者说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学校管理的基本价值?我一直在思索着,寻找着。这或许可以从中医疗法中得到启示。中医疗法从整体上内在地看待人体。通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发的前提条件是课程资源的挖掘、利用和优化配置,同时这也是关系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层次、质量和效果等的根本性问题。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挖掘了区域智力资源、文化资源、政府资源等,并对其进行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成全学生成长。  【关键词】课程开发;智力资源;文化资源;政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性质”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它们是互补的、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两者必须整合发展。因此,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功能上要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理念、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取向、需要和愿望,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新意识。  一、探究自我学习:发挥学生自主评价的杠杆作用  根据《新课标》修订的牛津中小学英语教材
【摘要】好的管理需要好的文化,太仓市实验小学的草根文化催生并影响了适切的“草根化管理”。基于草根文化的管理智慧就是学校管理团队培植好的发展环境,搭建多样的发展平台,协商共同成长的“游戏规则”,充分发挥每一位草根教师的自主性、内生性,并形成合力,抱团发展,协力培养学生。  【关键词】草根文化;教育管理;管理智慧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
其实,大部分课文后练习,都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完成。因此,课文后练习更应该是老师课堂教学时认真思考的内容。  1、在课堂上分步完成基础性的课文后练习,进行及时检测。  《陶校长的演讲》一课中,课文后练习3“读一读,抄一抄,再听写”是对于词语教学的要求,我将其在两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分解完成。“读一读,抄一抄”在第一课时中结合练习2“用钢笔描红、临写”作为词语教学加以落实,在第二课时的开始进行词语听写
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给普通高中学校开展“基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管理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赋予了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实施国家与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和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并为学校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  江苏于2005年秋季整体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为了指导学校正确、科学地开展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管理,2004年初教育厅就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专家研究小组,
本刊记者:马局长你好!教育发展,最终是为了培养好每一个孩子。在洪泽的许多学校,我们都为孩子们快乐的笑脸所感动,这应该是洪泽县“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的成果。请问,你们为什么会提出这样一个理念?  马斌: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更多地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而忽视了人的个性发展,这与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是不相适应的。真正的教育,应是社会和个体双赢的教育,固有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必须转型。《国家中长期
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带领学生完成文本解读。文本的情趣要素与生活情趣是相辅相成,甚至互为镜像与因果。然而,文本反映的是人类的心灵史,生活表现的却是进行时。由于时代文化的变迁,儿童阅历和文本作者的阅历也存在差异,文本情趣要素与儿童已知的生活情趣之间并不完全是一一对应的,有赖于教者的智慧创造,搭一座情趣迁移之桥,唤醒儿童的生活积累,才能通过语文教学来启迪灵性、发展智慧,抵达涵泳于文本情趣的境界。  1.活动